此人戴手铐走完长征,开国大典前夕,毛主席见到他问:你是哪一个

绿蚁新醅 2024-12-19 16:52:11

朱光作为革命历史中的传奇人物,曾在广州起义中奋勇抗敌,参与长征时被开除党籍,佩戴手铐走过艰难险阻的长征路。他是红军中的“江南才子”,是一位深受毛泽东赏识的才俊。朱光在党史与军史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他曾在多个重要岗位上任职,包括担任广州市市长。在开国大典前夕,毛主席关切地询问为何朱光不来看自己,那么朱光与毛主席的关系究竟有着怎样的深远影响?

1906年朱光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乃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后代。尽管身世显赫,朱光的童年却充满了艰辛与不幸。他在7岁时失去了母亲,年仅11岁便失去了父亲,孤苦无依。家庭变故使得朱光早年经历了多次辍学,直到后期才重新回到小学继续求学。尽管早期生活坎坷,朱光凭借坚韧的意志和聪慧的头脑,很快展现出过人的才华。朱光学识广博,且能左右手同时书写,常让人惊叹不已。

1926年,朱光考入广西省立第二高级中学,成绩出类拔萃,尤其在艺术和文字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学校的校长朱锡昂对他极为器重,并将其视为自己的接班人。朱锡昂在学术上对朱光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也向他传播了共产主义思想。在朱锡昂的引导下,朱光逐步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开始展露出领导才能。正是因为在思想上早早觉醒,朱光在不久后就加入了中国共青团。

在加入共青团后,朱光迅速崭露头角,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和革命热情,他积极参与了多次社会运动和革命活动。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朱光作为共青团广州市委的一员,积极投身到反抗暴政的起义中。他带领着200多名团员,参与了广州起义。

起义失败后,朱光经过一番辗转,终于摆脱了追捕的困境。逃亡过程中,他先后前往香港、广西等地,最终抵达上海。在上海,朱光借助自己在艺术方面的才能,加入了“上海艺术剧社”,并积极开展革命宣传工作。上海艺术剧社是一个文化交流平台,更是一个地下革命组织,旨在借助戏剧艺术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动员更多的青年加入革命行列。朱光的艺术才华和革命热情使他迅速在社团中占据了重要位置,他为剧社设计了剧目,亲自参与演出,甚至提出为毛主席表演莎士比亚的《奥赛罗》。

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宣告成立。面对新生政权的百废待兴,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制度成了紧迫任务,其中发行货币,取代国民党政权流通的法币,是当时最为紧迫的一项工作。朱光,再次成为这项任务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参与了货币的设计工作,担负起雕刻钞票印板的重任。

货币设计工作极其繁琐且要求精细,不容一丝马虎。朱光和同伴们日夜不休地修改设计稿,几乎没有停歇的时间。每一个细节、每一笔都必须反复斟酌,力求完美。为了既体现革命的精神,又保证钞票不易被伪造,朱光和他的团队精心挑选了许多富有象征意义的图案,最终定下了以“工农兵”为主题的图案,并加上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革命口号,充分表达了当时革命力量的雄心壮志。

这些钞票在当时苏区内流通,成为民众日常交易的重要工具,它们的设计和理念也为后世传承了无数精神财富,成为了苏区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象征。在这段艰辛的革命旅程中,朱光并未因一时的成就而停步。1934年中央红军决定长征,向着陕北进发。朱光也在这股波涛般的红军大潮中,开始了他生命中最为曲折和艰难的旅程。

长征前夕,朱光遭遇了人生的一个重大挫折。在小河口会议上,他曾支持过曾中生等人提出的“左倾”错误路线,这一立场为他招致了极大的政治风险,险些被组织开除。考虑到朱光在早期革命中的重要贡献,组织决定给他一次“戴罪立功”的机会。于是,朱光带着沉重的政治负担,和红军一同踏上了长征之路。

这段历史留下了朱光一生最为刻骨铭心的记忆。在艰难的行军中,他的双手被铐,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进,每一步都如同踩在刀尖上,双手的铁链不断磨砺着他细嫩的皮肤,鲜血顺着手腕渗出,却没有一声呻吟。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他作为“戴罪”的身份,使得他在队伍中显得格外孤立。部分同志因担心他的政治错误而疏远他,甚至怀疑他是否还值得信任。朱光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打破人们的偏见,重建信任。

于是朱光在长征路上找到了自己的方式,用不懈的工作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每当行军结束,其他同志都在休息时,他却立刻投入到为红军书写宣传标语的任务中。朱光以其出色的书法才能,把革命口号写得气吞万里,笔触有力而激昂,“打倒国民党反动派”“工农武装割据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被写在每一面墙壁上、每一棵树干上,甚至一些无意中发现的岩石上。

在一次经过一个偏僻村庄时,朱光接到任务,要在村口写下一条标语。这个村庄的百姓从未见过红军,心中充满了疑虑和戒备。朱光深知,这一幅标语,将影响到红军与村民之间的关系。经过深思熟虑,他写下了“共产党就是要帮助穷人”几个大字。

朱光的坚韧和才能最终得到了同志们的认可。有一次红军遭遇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情况十分危急。朱光主动请求为部队提供支援,他用手绘的地形图帮助红军成功突破敌军封锁。

长征途中,朱光经历了数不尽的困难和挑战。在翻越大雪山时,天气极其严寒,许多战士体力不支,有的甚至倒在了冰雪中。就在大家快要放弃的时候,朱光注意到一名年轻战士已接近极限,他毫不犹豫地上前,用被铐住的双手搀扶着他,一步步坚定地向前走。两个人相互扶持,艰难地跨越了被称为“死亡之山”的雪山。

随着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35年10月朱光的“戴罪立功”期终于结束。当铁铐从他手上解开的一刻,朱光不禁眼泛泪光。这一年的长征经历,已经将他从一个年轻的革命者锤炼成了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在陕北,朱光恢复了党籍,并被任命为八路军的宣传委员,继续投身到革命事业中。

1949年新中国终于宣告成立,经过多年的战斗与奋争,人民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和平曙光。在这历史性的时刻,朱光从长春市长的岗位上被调往广州,担负起新的职责。启程前往广州的途中,朱光决定顺道拜访当年一同并肩作战的领导和老朋友们,特别是毛主席。他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中南海,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喜悦。

当他步入毛主席的住处时,未曾开口,便见到了熟悉的毛主席的身影。看到这久违的面容,朱光心中涌上了一股莫名的感动,没等他说话,毛主席便微笑着迎上前:“你是哪一个?”毛主席的声音带着一丝温暖的亲切。

朱光也笑着回应:“主席,您可真是忘不了我朱光吧!毕竟我还没有给您演《奥赛罗》那一出戏呢!”这句话让气氛瞬间轻松起来,毛主席露出了会心的微笑。朱德元帅也在一旁笑了,朱光感到无比温馨和亲切。那一刻过去的种种艰难与挑战仿佛都烟消云散,他们在胜利的果实中得以重逢,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两人相对而坐,回忆着当年一起奋斗的日子,笑声和话语间充满了亲情与信任。在短短的叙旧时光里,朱光不禁对毛主席的书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四周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朱光看着那些书本,内心生出深深的敬佩与渴望,他不由自主地感叹:“主席,您居然有这么多书,真让人羡慕。

毛主席笑了笑,语带调侃地问道:“这次来,你是不是又想抢我的书啦?”朱光连忙摆手,笑答道:“怎敢,怎敢,主席,这些书对我来说就像是宝贝一样,我能拥有一本便心满意足。”毛主席的大度和幽默让朱光感到无比亲近,仿佛两人早已是心有灵犀的老朋友。

时光匆匆,两人不知不觉已度过了不少时光。临别时毛主席拿起笔,写下了一首诗,赠给朱光。诗中毛主席鼓励朱光,要时刻铭记责任,务必全力以赴,在广州的工作中更好地团结人民,发挥其政治与智慧的优势,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光感激地收下了毛主席的赠言,深知这可不是一份诗词,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告别后,朱光继续踏上了前往广州的旅程。这次与毛主席的重逢,成为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记忆,也让他在未来的工作中,始终牢记着毛主席的期望和嘱托。

在广州工作的十多年里,朱光从未忘记毛主席对他的教诲。他始终恪守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秉持着清廉的原则,努力改造广州这座城市。在他的领导下,广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朱光并没有因为职务的变化而松懈,反而更加脚踏实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治理工作中。

在广州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不光要推动经济发展,还得改善人民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文化事业的振兴中,竭尽全力解决民生问题,尤其关注贫困地区的改善。在他的努力下,广州的社会秩序逐渐恢复,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广州也逐渐从战火中的废墟中复苏。

朱光的为民服务精神深得民心,广州人民纷纷称赞他是为民务实的好领导。虽然职务不断变化,但朱光始终保持一颗谦虚务实的心,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认真细致,不计个人得失。他在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亲自走访基层,倾听百姓的声音,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在这段时光里,朱光不仅完成了毛主席交给他的任务,也通过自己实际的行动,成为了广州的“开拓者”。

1959年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以及广州解放十周年,朱光心潮澎湃,文思泉涌,创作了《珠江之歌》等五十多首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光在广州的工作愈发繁忙。他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日以继夜地投入到城市建设和治理中。长期的高强度工作使他的身体逐渐透支,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朱光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将个人的健康置于次要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69年朱光在合肥因长期劳累和身体不支,最终与世长辞。这个消息传来,整个广州乃至全国的党政军民都为之震惊和悲痛。

朱光的离世,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一位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与崇高。他的事迹和精神,成为后人学习和铭记的榜样。在广州他留下的不仅是城市的变迁和发展的足迹,更有那一首首激励人心的歌曲,和无数为人民幸福辛勤工作的回忆。朱光的一生,正如他所创作的《珠江之歌》,充满了对祖国的深情厚意和对人民的无限关怀。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0 阅读:0

绿蚁新醅

简介:绿蚁新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