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罗以东45公里的荒漠中,埃及新行政首都正拔地而起。这座规划占地700平方公里的新城,承载着埃及政府缓解开罗人口压力、重塑国家形象的雄心,却也因设计理念与社会现实的割裂引发诸多争议。
摄影师约翰·布拉斯伯格(Johan Blasberg)用镜头记录下了这座城市的超现实图景——空旷的仪式性空间、高耸的现代主义建筑,以及隐藏在宏伟蓝图背后的政治隐喻。
作为埃及“2030愿景”的核心项目,新行政首都自2015年启动以来,已建成总统府、议会大厦、非洲最大清真寺、非洲第一高楼等标志性建筑。
城市以一条数公里长的中轴线为骨架,南端矗立着可容纳数万人的大清真寺,北侧则延伸至占地广阔的人民公园与总统府建筑群。轴线中央的巨型广场被现代主义风格的门廊环绕,议会大厦的三尖形设计直接俯瞰这一核心区域,参议院则隐于其后。
然而,这座计划容纳600万人口的城市,却因“非人性化”的设计饱受质疑,城市的设计尤为不适合步行。摄影师约翰·布拉斯伯格在探访时感叹:“步行几乎是一种折磨,缺乏遮荫的设计在日均35℃的高温下堪称荒谬。”从人民公园一端步行至另一端需耗时近一小时,空旷的尺度让人倍感渺小。
新首都金融区内,非洲第一高楼“标志塔”(Iconic Tower)与9.3万座位的体育场彰显着经济雄心;新城中的建筑,其巨型混凝土结构、锐利的几何线条与宗教符号的结合,被布拉斯伯格概括为“新法老主义与未来主义的混搭”。他描述道:“建筑散发着野兽派的力量感,宛如科幻电影《沙丘》中的场景。”
这种风格既呼应了埃及历史中的集权传统,又试图通过现代技术展现国家崛起的姿态,但过度的象征性却让空间显得冰冷而疏离。
截止目前,尽管主要政府建筑已竣工,新行政首都仍是一座“半空之城”。金融区入驻率低,住宅项目多为富人群体制订,普通市民的迁移意愿尚未被激发。这座耗资数百亿美元的新都,要真正替代开罗成为国家心脏,仍需较长时日。
本文所有照片均由Johan Blasberg拍摄
老框
光秃秃的,阳光灿烂啊……
用户18xxx39 回复 04-01 17:37
给你图纸只管建设
惊弓之鸟 回复 04-02 07:36
煞笔?中国只是按图施工,关鸟事
夜风
只有中国能建设如此壮观,小编就是嫉妒
56446894
牛逼
鱼1
那地方非常干旱,要是水源问题不好解决,也住不了人,最后不过是一座空城死城。
老K
整齐划一看着像兔子设计的,兔子这些年什么都突飞猛进,唯独这理工直男的审美是几十年如一日
夜月晨风
一股西方酸酸的味道
一一
第一个图片真像聊城大学的大门
改名字不是我习惯妹纸
还钱
77
很漂亮。
用户10xxx39
政府办公过去后,其他人自然就过去了,用得着你在这瞎操哪门子心?难不成你是房东?
悠悠
带节奏的文章,不是无知而是坏。
一个人的坚守
以前看文章,埃及人上班时间挺人性
惊弓之鸟
仅仅因为中国建设[得瑟]
传叔
海边漫步
神TMD三大白天步行[抠鼻]
DD
多布置点固定遮阳装置就行了
高处不胜寒
很漂亮,设计的很好,不像国内杂乱无章,曲折没有规划
天翼you
老城区的拥挤与烟火,新城区的恢宏与寂然,只能说各有千秋。
晨钟
拿钱,走人。
程序正义就是正义本身
居然还有清真寺,这属于贪污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