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很多女子“卖身葬父”,怎么不自己挖坑埋了?原因让人无奈

树人闲谈 2024-03-30 16:42:32

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出现女子“卖身葬父”的情节。在一片冰天雪地之中,一位身披孝服的年轻女子跪在路边,身边躺着已经亡故的父亲。她哭哭啼啼地请求过往的老爷们行行好心,把自己买回家去,好安葬自己的父亲。

这样的场景当真是令读者伤心闻者落泪,可很多人也会产生一种疑惑。将自己卖给他人为奴,代表着从此以后丧失自由,一生只能听从别人的使唤,这显然是一个非常沉重的代价。如果只是为了安葬父母,为什么不自己随便找个地方挖个坑埋了呢?真实的原因让人无奈。

按照现代人的想法,古代社会人口稀少,很多地方都是人迹罕迹的荒郊野岭。如果长辈去世了,而自己家里又穷的没有土地安葬的话,随便拉到某个荒郊野外埋了不就行了。

如果真的这样想,那就大错特错了。古代那些荒芜的土地看似无主,实际上每一片荒地都有主人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如果没有经过官府的允许而私自将长辈葬进去的话,如果被官府发现是会受到严厉惩罚的。

而且,如果子女不举行葬礼就将长辈埋掉的话,在古代被视为不孝。可古代的葬礼又很复杂,并非仅仅是有没有地的问题,礼仪方面也要花费很多的钱。

比如元朝末年,朱元璋的家乡濠州发生了旱灾,由于饿死的人太多,后来又爆发了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在是十几天内先后去世。由于朱元璋家贫,连一块能够安葬父母的土地都没有,所以只能和二哥抱着父母的遗体痛哭。

如果朱元璋是女子,那么这个时候就该轮到他“卖身葬父了”。可谁让他是男子呢?在封建时代,男子是一个家族延续香火的关键,不到迫不得已时是不会出卖自己的。再说,朱元璋一个男子,就算他想卖了自己,一时间恐怕也是难以寻到买主。

后来,还是同村一个名叫刘继祖的地主看两兄弟实在可怜,就将自家闲置的一小块地给了朱元璋,让他得以安葬自己的父母。

虽然坟地的事情解决了,可由于朱元璋家很穷,连买棺材的钱都拿不出来,更没有钱给父母举办葬礼,所以只能用一张破草席将父母草草安葬。在父母入土为安后,为了能够继续活下去,朱元璋就和二哥分道扬镳,各自出门闯荡去了。

千百年来,“卖身葬父”作为宣传孝道的典型案例,一直受到人们的热烈赞扬。按照封建礼法的观念,这种行为是非常值得鼓励的,是孝道的具体表现。再者,古代流行厚葬,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贵,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来安葬先人,这就导致葬礼的花费必然是不小的。

当然,古代不同阶层所举办的葬礼,其花费也是有很大差距的。不过,正所谓富有富的办法,穷有穷的办法,无论如何,该花的部分是不能少的。陪葬品就不说了,这个是大户人家才有能力做的。但是像死者身上穿的殓服、葬具、敲锣打鼓举办仪式的花费,还有伙食方面的费用,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现代人普遍认为,与其死后风光大葬,反倒不如生前的时候多表表孝心。但是古人却不这样认为,古人认为葬礼举办的越隆重,排场越大,就表示子孙越孝顺。因此,古代很多家庭在长辈去世后,不顾自己的财力限制,甚至变卖家中资产或者借贷给长辈举办隆重葬礼。

其实,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很多地方的葬礼都还是这个样子,讲究所谓的风光大葬。后来在各级部门的引导下,这种不良风气才慢慢减缓。如今人们都普遍认为,生前尽孝好过死后风光大葬,这才是孝道真正该有的样子。

古时候女子“卖身葬父”所得的钱,除了一小部分用来买坟地之外,大部分都花在了葬礼上面了。由于葬礼在古代具有庄严性,又是孝道的表现,所以古人是不可能挖个坑就将先人给埋了的。当然,真要到了饿殍遍地那种情况,很多人连自身生命都无法保障,自然也就无暇顾及先人的葬礼了。

1 阅读:63

树人闲谈

简介: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带领大家探寻其中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