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患者的长寿密码:血管通路养护的7个魔鬼细节

千儿康康 2025-03-28 14:24:51

对于透析患者而言,血管通路堪称生命线,其状况直接关系到透析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寿命。

悉心养护血管通路,需关注以下 7 个常常被忽视的魔鬼细节。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无论是动静脉内瘘还是中心静脉置管,穿刺部位的清洁至关重要。透析前,患者应使用清水清洁手臂或置管周围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透析后,穿刺部位 24 小时内避免沾水,以防感染。若穿刺处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异常,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例如,动静脉内瘘患者透析后穿刺点若有渗血,不要随意擦拭,应按压止血后及时就医处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避免受压:睡眠时不要压迫内瘘侧肢体,避免穿紧袖口的衣服或佩戴过紧的手表、首饰等。对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避免长时间低头、弯腰等动作,防止导管受压、扭曲。乘坐交通工具时,也要注意避免内瘘侧肢体受到挤压碰撞。比如,乘坐公交车时,不要将内瘘侧手臂倚靠在车窗或扶手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预防血栓形成:高凝状态是透析患者血管通路血栓形成的常见原因。患者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凝血功能。日常生活中,适当增加活动量,如散步、握拳运动等,促进血液循环。若发现内瘘处震颤减弱或消失、置管处回血不畅等,可能提示血栓形成,需及时就医。例如,动静脉内瘘患者每天可进行数次握拳 - 松拳动作,每次 10 - 15 分钟,以增强血管弹性和血流速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谨慎测量血压和抽血:透析患者应避免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抽血,防止压力刺激和穿刺损伤血管。医护人员在操作时,也应严格遵循规范,选择非内瘘侧肢体进行相关操作。若因特殊情况必须在内瘘侧肢体测量血压或抽血,需密切观察内瘘情况,操作后加强护理。比如,特殊情况下在内瘘侧肢体抽血后,要延长按压时间,并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正确穿刺技术:透析护士的穿刺技术对血管通路的寿命影响很大。患者应尽量选择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护士进行穿刺。采用绳梯式穿刺法或区域穿刺法,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减少血管损伤。若穿刺过程中出现疼痛异常、穿刺困难等情况,不要强行穿刺,应调整穿刺方法或更换穿刺部位。例如,绳梯式穿刺法可使穿刺点均匀分布在内瘘血管上,避免局部血管过度损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注意保暖: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内瘘的血液循环。透析患者要注意内瘘侧肢体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可佩戴手套。避免将内瘘侧肢体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如避免直接接触冷水。例如,冬季外出时,可在内瘘侧手臂套上保暖袖套。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定期评估和维护: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血管通路的超声检查,评估血管的通畅情况、内瘘的成熟度等。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对内瘘进行扩张、修复等操作。同时,患者要积极配合医生的随访,按时复诊,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血管通路的潜在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透析患者牢记并做好这 7 个血管通路养护的魔鬼细节,能够有效延长血管通路的使用寿命,提高透析质量,为长寿奠定坚实基础。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医学诊断、治疗依据或指导建议。请您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切勿盲目用药或治疗,如遇病情变化或感觉任何不适,建议您及时向专业人士求助,可线上咨询医生,或者去线下医疗机构就诊。

个人健康是美德,传播健康是功德~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哦~

想要获得更多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知识可在评论区或私信中进行咨询~

0 阅读:202
千儿康康

千儿康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