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导演新作上映后,争议不断。他的一句“冲我来,别碰我叔和我婶”(指演员和主创团队),却意外地引发了更多讨论。这句看似保护团队的声明,为何反而招致了网友的质疑?
陆川将批评比作“泥浆浴”,并表示会在泥潭里种出更好的荷花。这种积极的态度值得肯定,但问题在于,他似乎将批评的矛头理解为指向演员和主创,而实际上,大部分批评的声音集中在他的导演水平上。这种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他的回应显得有些“错位”,甚至被解读为一种自我标榜的“伟大和有担当”。
这种“错位”感源于何处?或许可以从创作责任的边界来探讨。一部电影的诞生,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导演、编剧、演员、主创团队等都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导演作为整个项目的核心,最终需要为影片的整体质量负责。观众的评价,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最终都会聚焦在导演身上。这是导演角色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其必须承担的责任。
陆川的回应,试图将演员和主创团队从批评的“火力”中保护起来,体现了他对团队的关爱和责任感。然而,这种保护姿态,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创作责任的边界。观众批评导演的执导水平,并非针对演员的表演或主创团队的工作,而是对影片整体质量的评价。将这些批评解读为对团队的攻击,反而显得有些过度解读,甚至有转移矛盾之嫌。
更深层次来看,陆川的回应也反映了当下电影创作与观众互动方式的变化。在社交媒体时代,导演与观众的距离被拉近,互动更加频繁。导演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观众的反馈,并及时做出回应。然而,这种互动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导演需要更加谨慎地处理与观众的关系,避免过度解读或过度反应,才能更好地引导舆论,促进良性互动。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陆川的“泥浆浴”比喻,也揭示了电影创作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洗礼”。一部电影从创作到上映,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质疑。导演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才能承受住这些压力,并在批评中不断成长。正如“爱之深,责之切”的道理一样,观众的批评,往往源于对电影的期待和热爱。导演应该认真倾听这些批评的声音,从中汲取营养,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导演需要正视批评,承担责任,并将其转化为创作的动力,才能在“泥潭”中种出更加美丽的“荷花”。 观众也应该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人身攻击,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电影评论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电影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