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文化圈":一站式链接推动高品质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诗画浙江游浙里 2023-10-16 20:43:10

“浙江省博物馆之江新馆太火爆了,我想带俩孩子去参观,一直预约不上,请问还有哪种方式可以预约?”假日期间,杭州市民章女士把这一信息发到朋友圈,没想到立马就有了回复。“打开手机‘浙里文化圈’APP,点击观展频道,找到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点击候补预约或参与摇号,每天下午5点公布结果。”章女士很快就预约到观展名额,“真是太方便了。”

开展文化活动99.67万场,图书借阅10.05万册次,入馆预约428.98万人次,注册并激活“文化惠民码”近405.55万人……自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浙里文化圈”应用于2022年10月上线以来,注册用户已达508万,点击量达3540万余次。如今,浙江城乡居民看书、逛展、观演、学艺,只要动动手指,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就能实现触手可及。

让公共文化供给可感可得可见

浙江省率全国之先提出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并列入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不仅让“15分钟”成为一个时间考量刻度,更成为衡量文化生活获得感的检验标准。想看书,又不想出门去图书馆,咋办?市民林先生用的是“浙里文化圈”的“看书”频道的“信阅”功能。每到周三、周四的时候,他就打开“看书”查找自己喜欢的书籍,在线下单,支付2元至3元不等的特惠快递费,周末便可收到快递上门的图书。“浙里文化圈”的通借通还、快递到家服务,让市民可足不出户在线借阅全省公共图书馆近300万册藏书,还可享受免借书证、免押金、跨区域的借阅服务。书看完了,可自由选择快递还书、到图书馆还书,使阅读更便捷轻松。

在“浙里文化圈”各个板块中,打开率最高的是“艺培”。市民徐女士说,她每周末都要打开“浙里文化圈”,播放事先订阅的网络艺术培训课程给女儿观看学习。“艺培”板块汇集了数千堂全省各文化馆名师培训课程,市民可随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免费搜索观看。“请您看演出”板块利用浙江省属剧团剧院演出的戏票资源,每周三发布预约报名信息,每周四定时摇号,每次都吸引数百到上千人报名预约。

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作为“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的服务端,“浙里文化圈”着眼于构建“24小时不打烊”的在线文化空间,打造“看书、观展、演出、艺培、文脉、雅集、知礼”七大场景,提供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的一体化服务,激活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潜能,促进公共文化网络向基层延伸,打通了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市民只要点击“浙里文化圈”平台的任何一个内容,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公共文化设施、文化活动、艺术普及课程、文艺社团及志愿服务活动精准呈现、一目了然。“周末空闲时间,想到家旁边的文化空间走走看看,参与一些自己喜欢的文化活动,以前不知道到哪找信息,现在上‘浙里文化圈’查找一下,就都有了。”家住西湖区的市民张女士说。

新型“文化风景线”遍地开花

“浙里文化圈”整合全省线下行政区域数据、人口基础数据、国土资源数据,建立了“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资源库”,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社区周边的新型文化空间实施精准供给。2023年至今,全省新增城市书房250家、文化驿站137家。许多社区居民反映,出门逛街休闲,时不时就会遇见不一样的“文化风景线”。

目前,浙江省已建成“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11730个,覆盖村(社区)1.18万个,整合设施(空间)9.18万个,集合文艺社团5.6万个和文化志愿组织2.53万个,已全部进驻“浙里文化圈”应用小程序。近日,“钱塘—江山”文化走亲文艺演出在浙江省江山市贺村镇溪淤村登场,爱热闹的村民王爱娟自然不会错过。“在‘浙里文化圈’上点击预约,就可看到精彩的晚会,太方便了!”王爱娟说。

徐继宏 鲁方平

0 阅读:1
诗画浙江游浙里

诗画浙江游浙里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省市县一体化”全媒体传播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