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会和婆婆因为孩子的事情闹得如此不愉快。自从宝宝出生后,婆婆就搬来和我们一起住,说是帮忙照顾孩子。起初,我感激她的付出,但渐渐地,我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婆婆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对我指手画脚,从喂奶到换尿布,她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每当我按照自己的方式照顾宝宝时,她总是皱着眉头,甚至直接打断我,说:“你这样不对,我来。”我开始感到压力,仿佛我不是孩子的妈妈,而是一个局外人。
最让我无法忍受的是,婆婆总是试图“抢走”宝宝。每当宝宝哭闹时,她总是第一个冲过去,抱起宝宝,嘴里还念叨着:“奶奶在这儿,奶奶抱。”而我,只能站在一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别人怀里。那种无力感和挫败感让我几乎崩溃。
有一次,宝宝发烧了,我决定带他去医院。婆婆却坚持要用她的“土方法”给宝宝退烧,说什么医院里的医生不懂,只会给孩子打针吃药。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妈,这是我的孩子,我有权利决定怎么照顾他!”婆婆愣住了,随后冷冷地说:“你年轻,不懂事,我是为了孩子好。”
那晚,我躺在床上,眼泪止不住地流。我该怎么办?我不想和婆婆闹僵,但我也不想失去作为母亲的权利。我试图和丈夫沟通,但他总是敷衍了事,说:“妈是过来人,听她的没错。”我感到孤立无援,仿佛在这个家里,我成了一个外人。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我太敏感了?是不是我真的做错了?但每当我看到宝宝在婆婆怀里笑得那么开心,我的心又像被针扎一样疼。我该怎么办?我该如何在婆婆的“关爱”和自己的母亲身份之间找到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