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72年,陈老总的追悼会在北京召开,毛主席不顾病体,也来到了这里,在环视一圈后,发现了一副“特别”的挽联,看过后立刻吩咐身边的人:“一定要找到他。”
这副挽联究竟有何玄机,为何毛主席看过后,要找写他的人呢?
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
在毛主席的一番细问之下,才从周恩来那里知道这副挽联是张伯驹所写。
张伯驹的名字,可能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是只要提起民国四公子,没有人不知道他们几个的名号,而张伯驹就是四公子之一。
1898年,张伯驹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说起来他自幼就天资聪颖,是人尽皆知的“神童”,小时候的他酷爱读书,稍稍努力,他的才学就超越了大多数的同龄人。
1916年,他考入了袁世凯手下的骑兵科,还在各个军阀手底下当过兵,任过职,在军中的生活,并没有让张伯驹感觉到救国救民的氛围,反而军阀中的陋习让他不堪忍受,所以他狠心退出了军界,踏上了另一条路。
后来,他因为文采风流,还与张学良几人成为至交,并称民国四大公子,期间,国民党仍不死心劝他出来为官,但都被张伯驹一一拒绝,因为这不是张伯驹想要的。
他一门心思的全铺在了收藏古画上,别看张伯驹之前没有接触过鉴宝这一行,但是他知道的书画知识可不比单纯的文人墨客少。
1931年,张伯驹偶然中得知传世之宝《照夜白》图流入洋人手中,他痛心疾首,数次上书政府,要他们收购下来,这可是我们国家的宝物。
但是没想到遭到了当局的拒绝,心灰意冷的他就去求文物商贩,不要将我国的东西卖给洋人,可惜没有人听他的。
1937年,日军进犯中华大地,他们烧杀抢掠,买不到就抢,张伯驹听说后,为了以防万一,他将收藏的古书字画都缝在了棉被中。
但还是架不住有人动心思,国民党中的一个汉奸师长直接绑架了他,要他交出所有宝物,还恐吓勒索其家人,没有300万就撕票。
张伯驹面对生死的考验,仍旧没有动过变卖字画的心思,他咬牙坚持,心想要命一条,拿去便是。
但其家人还是为了他四处奔走,最后以几十万大洋,才赎回了张伯驹,从此,张伯驹更加小心谨慎。
为了安全,他带着一家人逃亡西安,那时候省政府熊斌是他的老朋友,后来又换成了蒋介石的人祝绍周,祝绍周常常拉着他应酬,参加活动,话里话外都是要他参加国民党的意思。
甚至有一次,蒋经国来了,要他作陪,张伯驹虽然人到了,但是从未给过他们一个好脸色,气的蒋经国大骂道:“他是什么人,竟然有如此大的架子!”
散尽家财护宝
后来,抗战胜利了,张伯驹又回到了北平,他一边谋生计,一边保护国宝,就算是散尽了家产,都不后悔。
其实,在和平解放北平时,张伯驹也是出了一份力,他为了保护古城不受炮火的侵袭,竭尽全力促成和谈。
他利用自己与傅作义、邓宝珊的关系,每每劝说傅作义开城投降,再加上其女儿傅冬菊的努力,最终和平解放北平。
1956年,张伯驹夫妇决定将多年以来收藏的国宝,全部捐给国家,那时候张伯驹夫妻二人的生活过得拮据不堪,但从未动过这些价值连城的古字画。
他们将所有的文物都无偿捐赠,文化部长沈雁冰亲自签发了褒奖状,以表示对他们的大力赞扬。
其中最珍贵的两幅作品当属《游春图》和《平复帖》,当初在收《游春图》时,是他以240两黄金谈下的;《平复帖》更是以其夫人变卖所有首饰,筹得了4万大洋,才拿下。
现在张伯驹就这么无私的全部捐出,足见张伯驹先生的大义。
后来,陈毅知道后,还亲自叫张伯驹面叙,又是一番肯定和赞扬,一番细谈之下,才知道彼此的兴趣爱好相投,所以就结成了知交好友。
有时候,陈毅还经常请张伯驹来家中做客,二人相谈甚欢,直到1971年,陈毅和张伯驹再次见面,临走前,陈毅将收藏多年的大理石围棋送给了张伯驹。
殊不知这一次的见面,成了最后的生死诀别,直到去世,张伯驹都没有再见过陈毅。
一副挽联送行
1972年,陈毅病逝在北京,因为之前的事情,张伯驹一家穷困潦倒,自己的身体也不太行,想去参加追悼会都没有力气了。
所以就写了一副挽联,送到了追悼会上,而毛泽东一下就被这副挽联吸引了,他一边看,一边点头称赞。
毛泽东一开始并不知道是谁所写,但是看得出来,在众多歌颂陈毅的挽联中,只有这一副别出心裁,不仅深深的表达了作者对陈毅的崇敬之情,更是概括了陈毅一生的战绩。
在得到张茜的回答后,得知是张伯驹所写,不禁让毛主席回想起当年他所赠的《上阳台》。
1953年,张伯驹知道毛泽东酷爱书法和名家字帖,就想着把自己珍藏的书法真迹送给毛泽东,也就是李白的《上阳台》。
毛泽东收到后,十分喜欢,还回信给张伯驹,感谢他的美意,最后毛泽东欣赏了几天后,还是将这幅字帖送到了故宫博物院收藏。
回想起之前的种种,仿佛还在昨日,只是现在已经是物是人非,张茜见毛主席打听张伯驹,心中记挂着陈毅的嘱咐,就说张伯驹现在在北京,没有工作和户口。
毛主席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随即指示周恩来为他安排了一份工作,成了中央文史馆馆员。
结语
1982年,病逝在北京,享年85岁,张伯驹先生走完了他这传奇的一生。
谁又能想到,一个出身官宦家庭的子弟,会成为爱国护宝的传奇人物,如果没有他散尽家财,或许很多国宝至今还会流落在外,向张伯驹先生的大义致敬!
参考资料:张伯驹悲歌哭陈毅---党史博览
倾家护宝功臣张伯驹传奇人生---文史春秋
一副对联改变张伯驹的命运--文史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