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送心]
【前言】
革命年代,风云激荡,三个出身各异的青年,因参军而相遇,因理想而结盟,他们在战火纷飞中并肩作战,生死与共,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结为异姓兄弟。
谁曾想,几经沧桑,时过境迁,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又有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人成为普通铁匠,一人回乡务农,一人却成为了共和国领袖。
尽管身份天差地别,但那份纯真的兄弟之情,却从未改变,是什么让他们的友谊历久弥新?
【革命的火种】
1891年冬,湖南大冶县一个名叫朱其升的12岁男孩,开始了他在铁匠铺里的学徒生涯。
那一年,家境贫寒的父母无力供他继续念书,只得将他送到当地的一家打铁铺,拜师学艺,希望儿子长大后能有一技之长,不致饿死。
可好景不长,师傅家中遭遇变故,生意一落千丈,再也无力养活朱其升,无奈之下,18岁的朱其升只得离开师门,开始了四处流浪、打零工的生活。
一个偶然的机会,朱其升听说官府正在招收新军,心想当兵总比颠沛流离要强,说不定还能混口饭吃,于是便怀揣一颗从军报国的赤子之心,来到了新军大营。
初入军营的朱其升,被分配到一个班里,认识了班长彭友胜,两人都是地地道道的穷苦出身,不谙世事,性格耿直,一见如故,很快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大批进步青年学生奔赴革命洪流,一位名叫毛泽东的青年也慕名前来投军,希望能为革命事业出一份力。
然而,部队有规定,新兵入伍必须经过两位现役士兵担保,年轻气盛的毛主席据理力争,希望通融一二,却被驻守门口的哨兵拒之门外。
就在毛主席焦虑万分之际,朱其升和彭友胜恰巧路过,两人见这位书生气质的年轻人对参军如此执着,便上前询问缘由。
得知实情后,朱彭二人当即表示愿意为毛主席做担保人,于是,在朱彭二人的引荐下,毛主席得以实现参军梦想,成为朱其升所在班的一名普通士兵。
朱其升发现,这个名叫毛主席的青年与众不同,他对马列主义理论颇有研究,常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讲解革命道理。
不识几个字的朱其升,也在毛主席的悉心教导下,学会了五十多个字,三个人情投意合,很快结下了深厚友谊。
战火纷飞的年代,朱其升、彭友胜、毛泽东这三位异姓兄弟并肩战斗,出生入死,一次紧急行军途中,身患重病的毛主席走不动道,朱其升就一路背着他,硬是跟上了大部队。
敌人追击时,三人藏在一条臭水沟里,靠着一根吸饱了水的毛巾,维持了三天三夜的生命……
他们三人的情谊,被人们称为“红色”版的刘关张,然而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随着辛亥革命的结束,毛主席所在的部队面临着解散的命运。
自此,三兄弟各奔东西,朱其升重操旧业,开了一间铁匠铺;彭友胜则回家当农民,继续他的戎马生涯;而毛主席,则回到了故乡韶山,在一所小学教书。
40年光阴飞逝,尘封的历史渐渐远去,当年的热血誓言,也仿佛成了泛黄的陈年旧事,三兄弟重逢无期,就此天各一方。
时光无情,岁月却并未冲淡他们彼此的情谊,在各自艰难的生活中,朱彭二人常常思念着当年的三弟,只是,他们不知道,这位“润芝”究竟身在何方,是福是祸。
直到新中国成立,《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上,赫然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他们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原来,这就是当年与自己同枕共眠、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啊!
此时此刻,两位久经沧桑的兄长内心涌动着的,究竟是怎样的惊喜与感慨?他们是否还能与阔别已久的三弟重逢?
【血泪交织的革命年代】
硝烟散尽,和平年代终于来临,可对于朱其升和彭友胜来说,命运却并没有眷顾他们,朱其升辛辛苦苦开了一间小铁匠铺,却因生意惨淡,家中经常是柴米油盐都短缺。
彭友胜本想继续从军报国,无奈身体多病,不得不返乡务农,日日面朝黄土背朝天,曾经指点江山的革命理想,如今看来是那样的遥不可及。
两人虽然常常挂念毛主席,却怎么也无法与他取得联系,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朱其升的命运轨迹。
那一年,朱其升的邻居家添置了一张新的装饰画,画中人赫然正是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主席!朱其升凝视画像许久,豁然开朗,原来,这位主席不正是自己曾经的三弟“润芝”吗?
他激动地喊出了毛主席的乳名,把邻居们都吓了一跳,可他们又怎会相信,一个区区铁匠,竟敢自称是国家主席的结拜兄弟呢?
朱其升鼓起勇气,让一位识字的邻居代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长信,诉说了自己的身份,表达了对主席的思念之情,信写好后,朱其升满怀忐忑地投入了邮筒,不知这封信最终能否送到主席手中。
让朱其升没有想到的是,区区一介铁匠的来信,竟然真的引起了主席的高度重视,毛主席当即给朱其升回了一封亲笔信,信中除了关怀问候,还特意附上了200万元(旧币,折合现在的200元)作为创业基金。
朱其升的故事不胫而走,成为当地的美谈,他的铁匠铺也因此声名大噪,生意蒸蒸日上。
而与此同时,彭友胜也收到了毛主席的来信和慰问,三兄弟虽不能相见,但通过书信往来,仿佛再次回到了当年并肩战斗的岁月。
三兄弟的命运,在沧桑巨变后,又将何去何从?
【信笺传情,万里衷肠 】
毛主席的信,让久居僻壤的彭友胜深受鼓舞,他决定回馈乡里,发挥余热,彭友胜和朱其升商量后,拿出主席资助的钱,修建了一条政府一直想修而没有启动的简易公路。
此举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朱彭二人也成了当地的模范人物,消息传到毛主席那里,他十分欣慰,再次复信鼓励二人要发扬革命传统,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
自此之后,朱其升和彭友胜隔三差五就给毛主席写信汇报工作,倾诉衷肠,而百忙之中的毛主席,也是只要一有空,就亲笔给两位兄长回信,嘘寒问暖。
但朱其升的内心,始终有一个遗憾,那就是,他和彭友胜都还没能与毛主席见上一面,当面叙叙旧情,诉诉衷肠。
他在给毛主席的信中婉转提到想见一面,这封信,他一连写了三天,才敢投递,他生怕言辞冒犯了主席,又怕主席公务繁忙,无暇顾及,
出乎意料的是,朱其升很快就收到了毛主席的回信,然而阔别40年的三兄弟,重逢之日还要多久?又将以怎样的方式,表达那份埋藏心底的悠悠岁月?
【阔别重逢,岁月如歌】
1952年10月,一列火车缓缓驶入北京站,半个世纪前,朱其升只是一介贫苦铁匠,做梦也不敢奢望有朝一日能踏上京城的土地,而如今,他即将以"主席兄长"的身份,与阔别40年的毛润芝重逢。
中南海红墙高耸,古朴庄严,朱其升跟随工作人员,来到一座名为"怀仁堂"的院落,推开厚重的大门,一位身着灰色军装的男子笑吟吟地站在堂前。
定睛一看,赫然正是毛主席!岁月的洗礼并没有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痕迹,依稀可见当年那个风华正茂的毛润芝。
毛主席快步上前,给了朱其升一个大大的拥抱,那熟悉的音容笑貌,仿佛一下子拉近了40年的时空距离,朱其升热泪盈眶,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朱其升上下打量着毛主席,感慨万千,兄弟二人寒暄一番,毛主席引着朱其升在怀仁堂落座,一盏清茶,二人就聊开了。
从韶山冲的沧桑巨变,到全国各地的建设发展;从朱其升铺子的兴隆,到彭友胜的耕耘不辍,话题不断。
毛主席告诉朱其升,其实他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关注着两位兄长的生活状况,只是因为公务繁忙,抽不出时间去看望,十分愧疚。
兄弟二人又回忆起当年在部队的点点滴滴,聊了整整一天,直到华灯初上,才依依惜别,毛主席吩咐工作人员,一定要妥善安排朱其升在京的食宿,要宾至如归。
告别之际,毛主席竟然递给朱其升一个红色信封,朱其升疑惑地打开一看,里面装着整整500万元现金。
在京城小住一月有余,朱其升在毛主席的安排下,参观游览了新中国的大好河山,他看到百业兴旺,民富国强,作为一名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兵,内心无比振奋,临行前,朱其升再次向毛主席表达了感激和敬仰之情。
回到家乡,朱其升将毛主席赠予的资金,投入到扩建铁匠铺的事业中,他还资助乡亲修缮房屋,开设义学,带动村民脱贫致富,朱其升的事迹,成为全国工人阶级学习的楷模。
岁月如歌,峥嵘岁月铭记三位异姓兄弟的革命情谊,他们从贫苦出身,携手打天下,胼手胝足建新功,哪怕天各一方,职位殊途,那份刻骨铭心的同志之谊,始终恒久绵长。
【结语】
尽管岁月变迁,时过境迁,三人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但那份纯真质朴的兄弟之情,却穿越时光的阻隔,牢牢系在彼此心间。
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无论前路多么崎岖,只要怀揣信仰,坚守友谊,终会创造奇迹,书写不朽的传奇。
【参考信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毛泽东的辉煌人生和未了心愿》
三湘都市报 《光复之城》
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2018年12月20日 《毛泽东的第一次从军生活》
警苑心语2021-03-01 《「党史天天学」睡在毛泽东下铺的副班长写信求职,毛泽东暖心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