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住了十几年的房子,突然被邻居打了一个洞,还扬言要让她赶快搬家,不搬家就给她清出去,现在是什么年代,竟然还会发生抢占别人房屋的事情,简直是无视法律。
可随着这件事曝光,大家才发现这件事另有隐情,看似“强硬”的邻居并不是为非作歹之人,看似受委屈的住户,实际上也是一个不讲理的人,那么在这件事上,究竟是谁对谁错呢?
卧室的大洞
2018年,山东刘女士突然发现位于阁楼的卧室,竟然被邻居直接打了一个洞,这让刘女士十分的害怕,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她选择找来记者,希望可以通过记者来曝光这件事,让她的邻居不要再“欺负”她。
当记者了解到整件事的经过后,也开始同情刘女士的遭遇,因为刘女士的邻居看起来真的是太恶毒了,不仅在没有通知刘女士的情况下,直接砸穿了刘女士家卧室的墙,甚至还叫来了十几个人,威胁刘女士直接让她把卧室的东西搬走,不然就要直接给她清理掉。
这哪里是邻居啊,妥妥是黑社会,难道如此目无法纪的事情就没有人管了吗?身为记者,自然就要带来正义,于是记者便和刘女士一起找到了邻居,可谁知在刘女士和邻居争吵的过程中,记者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刘女士仿佛隐瞒了一些事。
在两人见面后立刻就发生了争吵,而刘女士的邻居同样十分的生气,她一直在愤怒的说:“这个阁楼又不是你一个人的,你凭什么霸占着”。
分明是刘女士的邻居砸穿了她的墙,想要霸占刘女士的卧室,现在怎么成了刘女士霸占别人的地方呢?至于刘女士说的邻居找来十几个人威胁她,好像也存在一定的编造成分,这是刘女士的邻居生气的原因。
那么这件事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眼看事情越来越僵,记者只能选择了报警,而警察也通过联系当地的开发商,才让这件事进行了还原,原来刘女士所谓的“自己家”的卧室,还真的不是她一个人的。
阁楼的归属
原来刘女士家属于这栋楼的顶层,根据建筑设计,顶楼是可以附赠阁楼的,这算是顶楼的福利之一,但这个阁楼可不是刘女士一个人的,阁楼属于公共区域,由刘女士和邻居两家人共同拥有。
根据开发商的反馈,在建造的时候也没有明确规定阁楼究竟是属于哪一个住户的,原则上来说属于两个用户共同拥有。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在这个小区中,每一栋楼都有一个阁楼,也就是说刘女士和邻居的情况,其实在每一栋楼中都存在,那么其他住户为何没有爆发这么大的矛盾呢?
因为其他楼的住户早就商讨过阁楼的面积如何划分,一开始大家肯定有所争吵,但经过协商后,很快就有了方案,如果两个住户都想要这个阁楼,那很简单,一家一半的面积就可以了,谁也不要多谁也不要少,有的住户之间甚至还在阁楼设计了一个小窗口,两家住户可以直接通过小窗口聊天或者一起吃饭什么的,非常的友好。
如果其中一家对阁楼没有需求,那么另一个住户可以做出一定的经济补偿,然后将阁楼完全纳入自己家的面积当中,在这种情况下,两家住户也很少发生矛盾,甚至有可能因为这次沟通成为了很好的朋友。
简单来说,因为阁楼问题发生争吵甚至砸墙的情况,在这个小区中也是第一次出现,那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难道刘女士装修阁楼的时候,两家人没有商量好吗?这就要说到两人矛盾的来演了。
原来刘女士的邻居一开始并不是住在这里的,而是将这个房子租了出去,简单来说,刘女士的邻居并不知道阁楼的情况。
而与此同时,刘女士在买到这个房子的第一时间,就来到了阁楼,因为她在购买房子的时候,就是看上了顶层加阁楼的面积才决定购买的,于是在装修的时候,就默认整个阁楼都是自己的,所以便直接装修入住了,这一住就是十多年的时间。
到了今年,刘女士的邻居要回来装修自己住,此时她也发现了阁楼的存在,因此她对刘女士提出,让刘女士将一半的阁楼腾出来,两家人一家一半,可谁知刘女士却表示,这个阁楼她已经住了十几年的时间,这是她的房间,不会让出来一半。
接下来,刘女士的邻居又多次找到了她,可刘女士干脆不出门,不见面,无奈之下,她的邻居只能选择用强硬的方式来“夺回”属于自己的阁楼,这让刘女士开始着急了,这才联系到了记者,希望能够解决这件事。
可事实上,刘女士想要的不是解决这件事,而是继续占用整个阁楼而已,因此她不但态度十分的强硬,拒绝和邻居沟通,还表示要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这件事,至于她的邻居,自然不会忍气吞声,而是要“奉陪到底”。
那么这件事究竟是谁对谁错呢?这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阁楼的归属权究竟是什么情况,其次就是刘女士的态度问题,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最终的结果大概率是刘女士败诉。
解决问题需要的还是态度
无论是在开发商的建设图纸还是其他方面,都可以看出这个阁楼地区是两家顶楼住户所共有的,属于“公共区域”,任何一家用户都不能直接全部占用,这就像是楼道一样,是整个楼的用户共同使用的,任何一家住户都不能强行占用。
通过记者的走访也可以看出,所有的顶楼住户都曾对阁楼的问题进行过协商,也就是说整个小区内只有刘女士一家是占用整个阁楼,且没有和邻居协商过的人,仅仅从这一点来说,刘女士大概率就会败诉。
而在态度方面,刘女士的态度是邻居强行砸穿墙的主要原因,刘女士在遇到问题后不但没有协商,还一直保持着的不理会的态度,这完全不是商量事情的做法,难道不面对就可以解决问题吗?当然是不行的。
如果说刘女士在对待这件事情的时候,和邻居进行积极的沟通,双方很容易达成一致,甚至邻居也愿意出一笔费用,帮助刘女士将阁楼进行重新装修,或者说刘女士的装修不动,给邻居提供一笔补偿费用,但刘女士摆出这个态度,这件事就不是那么容易解决了。
首先,刘女士在没有和邻居协商的基础上占用了整个阁楼,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行为,刘女士的邻居完全可以对刘女士提出赔偿要求,并且有极大可能获得胜诉,毕竟占用多年是事实,没有提前沟通也是事实。
对于公共区域被占用的情况,一般来说都会判定被占用的一方获得胜诉,甚至刘女士的邻居还可以要求刘女士将阁楼恢复原样,这不仅仅需要刘女士再次付出重新装修的费用,还要付出拆除的费用,甚至对拆除过程中造成的破损还需要进行修复,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其次,刘女士拒绝沟通的行为本身就不是一个合理的现象,在这个态度下,刘女士的邻居只要不作出一些过于出格的行为,都不算是侵权,例如砸墙这件事,刘女士所建造的墙,在公关区域中,其实严格来说属于违建,任何人都有拆除违建的权力,且不需要提供经济补偿。
其实这起案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是会有些“聪明人”想要霸占一些公共区域,并且美其名曰:“我只使用了我的那片公共区域”,对于这种情况,法律上目前并没有十分有效的管理方式,很多人即使选择报警或者找社区都和难进行解决。
因此不少网友开始反其道而行之,既然是公共区域,那么我也占用我的那一半不就好了,也有的网友会直接扔掉或者拆除公共区域中的所有违建,虽然这种行为在法律上不提倡,但确实是对待违建最好的解决办法。
就像是刘女士的邻居所做的事情,就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解决方式,既然可以逼迫始终不出面的刘女士出面,还可以让刘女士主动提起上诉,用法律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法律真的判定让刘女士腾出那一半公共区域,刘女士的邻居应该不会介意来“帮忙”。
结语:总有人说现代社会充满了戾气,可实际上这是因为“不讲规矩”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在寻找有效解决方式无果后,才会选择以暴制暴,但事实证明,这种方式有的时候才是最有效的。
这也告诉我们,在遇到别人侵害我们利益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果断出击,不能任由别人一直欺压我们,这样才能保护我们自己的利益和财产不受侵害,而法律,永远会站在被伤害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