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的风评为什么这么差?他被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史说新读 2023-10-17 14:29:05

如果要问有史以来人们最反感的皇帝是哪一个,汉高祖刘邦肯定会被高频率的选中,网络上的黑粉直接将他喷成了一个抛妻弃子、分父肉羹的无赖小人。

诚然刘邦身上确实有这样那样的一些黑点,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更何况对于一个帝王而言,李世民弑兄囚父也不妨碍他成为帝王典范,在后世拥有崇高的地位。人们为什么独独对刘邦如此苛求呢?

很多人会说,之所以讨厌刘邦,是因为司马迁的书。

《史记》中确实记载了刘老太公曾骂刘邦是“无赖子”,但这里的“无赖”并非指人品——流氓好色,而是说刘邦不读书,游手好闲,不从事农业生产。

无赖,其实也就是不安分,也可说是胸怀大志。而这也正是刘邦能够起于微末,却能成就霸王之基的原因所在。

须知,乱世之中,老实人填沟壑,无赖之人反而能成事,这是历史反复证明了的。

就像刘邦的兄长老实本分,勤劳苦干,得老太公所喜,面对巡游天下威风凛凛的秦始皇却只能诚惶诚恐,匍匐于地,而不安分的刘季则敢口出狂言“大丈夫当如此也”!

就像另一个“无赖”陈涉说:“苟富贵,勿相忘”,“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不是“无赖”少年,安能如此?

与之相反,太史公在《高祖本纪》中至少有两次提到刘邦是“忠厚长者”。

一次是楚怀王决定派兵西进关中时:“今项羽僄悍,今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

巨鹿之战前夕,章邯屡屡击败各路反秦义军,楚怀王计划兵分两路:一路救援赵国,一路攻击秦国本土。但敌强我弱,众人对秦国的势力感到畏惧,在对敌策略上都认为应该采取宽大为怀的政策,于是怀王说出了上面的一番话。

另外一次是刘邦西过高阳,郦食其主动来投时说:“诸将过此者多,吾视沛公大人长者。”

由此来看,至少是在当时的士大夫诸侯心目中,刘邦是一忠厚长者的形象。

而实际的情况也是如此,早年的刘备欠了一大堆酒债,基本上就是充大爷请客用的,目的在于施惠于人,这种做法固然有慨他人之慨的嫌疑,但他并没有恶意。

而一旦捅了娄子,刘邦也是很愿意自责的。像押运民工进京劳役,一出发就发生了大批逃亡,刘邦就把剩下来没跑的也给放了。

另外,刘邦还有一点特质最为可贵,那就是从谏如流。韩信请封“假齐王”,刘邦认为这是赤裸裸的挟兵自重,不肯,陈平在桌子底下踢了一脚,他立马改口,要封就封真齐王。

别人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立即就能得到刘邦的重视重用。韩信就不用说了,在未拜帅之前,仅是项羽的执戟郎,而且受过胯下之辱,更没有独立带兵打过仗,就因为萧何的力荐,就让他成了三军统帅,试问有几人敢这么做。

《孙子兵法》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刘邦之所以能胜项羽,一个很关键性的原因就在于他懂得分利,让大家觉得跟着他能够吃肉过好日子。

刘邦讨伐卢绾时曾下过这样一道诏令:燕国六百石之官,不追随叛军者,爵位升一级;追随卢绾而能醒悟者,不仅不予追究,也赏赐爵位一级。于是,刚开打,燕国官吏、军士便纷纷倒戈,向刘邦投降。

事后,有人向刘邦提出质疑,前线将士有功当赏,而降下者无功受禄,恐天下不服亦。对此刘邦的解释是: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非人主所为也!

正如王陵所说,刘邦“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但刘邦“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项羽则“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所以失天下。

而司马迁对刘邦也甚为推崇,说他是古今第一大圣。

然王迹之兴,起于闾巷,合从讨伐,轶于三代。乡秦之禁,适足以资贤者为驱除难耳,故奋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不王?此乃传之所谓大圣乎?岂非天哉?岂非天哉?非大圣孰能当此受命而帝者乎?

——《秦楚之际月表序》

所以,对刘邦深恶痛绝的首要原因并非是因为司马迁的书,而是要归咎于国人一贯的读书不认真,看书时没抓住要害,以偏概全,只看小节不看大节。

当然,造成刘邦人人喊打的根源与司马迁那些记录在案的“不良记录”也有一定关系。

比如说刘邦喜欢结交社会闲散朋友,欠账不还,且好酒贪色,比如说刘邦脸皮厚,喜好大言不惭。吕公请客吃饭,他身无分文却在贺柬上手书“贺钱万”,还毫不谦让的做了宴会的第一嘉宾。

特别是他踢子女下车的记录更是被人不耻,不过细想一下,这件事摊到其他人身上就一定能做得很好嘛?未必。当今社会,手持利刃的歹徒敢于大庭广众之下调戏妇女甚至调戏自己的亲友,也没见有多少人敢于出面制止。刘邦为逃命扔下子女不管,也是一种人之常情。

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本性,能舍生取义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如果说刘邦不够英雄应该是没有一点问题,但就此说刘邦卑鄙无耻就有点过了。

还有人说是因为刘邦与项羽作战的成绩太差,强化了人们对其无能的认同感。尤其是项羽常常被后人认为脑子不太好使,连霸王这样的一根筋都打不过,你就只能更弱鸡了。

实际上,项羽根本不是一根筋,其才华之高应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刘邦打不过项羽,实在是因为项羽的才气,为刘所不及。但放眼当时,也只有刘能与项抗一膀子,其他人还都不够这个斤两。

尽管刘邦的本事不如项羽大,但也不是轻易就可以被打发的。彭城之战确实是刘邦的一生之耻,当时的他确实有点得意忘形,日日置酒高会,欢呼畅饮,结果被项羽自晨至午,一战而定。不过此战应该考虑到汉军虽多,却是乌合之众,大部分都是诸侯之兵的客观因素。况且张良和韩信也在刘邦身边。不是刘邦弱,只是项羽的勇力太出色了。

而且,彭城大败后,刘邦不仅能以自身为饵不断逗弄项羽,在荥阳与其死瞌两年多(当时有句行话叫做智勇俱困,说的就是刘项相持不下,形成僵局),而且还能分出兵力让韩信、曹参兵分两路北上,攻取燕赵之地,最终实现逆风翻盘,可见刘邦在军事上的高明之处。

另外,刘邦干皇帝七年,龙椅坐得并不安稳,他登基第一年,便有臧荼之叛,直到临死之前,刘邦还在讨伐卢绾,而期间陈豨与韩王信之叛,更是绵延数年。除韩信、彭越被吕雉干掉,卢绾之叛,刘邦卧病在床,不能带兵征讨之外,其余异姓王谋反,他都要御驾亲征,短短七年,陈豨、臧荼、英布、韩王信、张敖如秋风扫落叶般被先后平定,足见刘邦的军事水平,特别是其中的灭陈豨,英布两战,刘邦的统帅作用显露无疑,要知道这时他身边可没有韩信和张良。

英布谋反前曾说了这么一句话:“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馀不足畏也。”故遂反。在英布眼中,韩信和彭越是他最忌惮的两个人,但是这两个人已死,而刘邦已经年老,不能亲征,“故遂反”。这说明什么,说明在英布看来,刘邦亲征的作用与韩彭二人带兵是一样的,都为英布所畏惧。

既然刘邦军事上这么厉害,为什么给人的感觉却很弱,这不能不提到刘邦给自己挖的坑,那句对汉三杰的点评——“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这句点评太经典了,经典得太深入人心了,给天下所有人,包括刘邦自己都下套了。

但是大家忽略了他后面的一句——“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经常把一句口头禅挂在嘴边:“如之奈何?”乍一看,一个想得天下的人,天天对着一帮能人问“这可怎么办?”显得很无能,但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资治通鉴·卷八》曾提到过张良教授刘邦《太公兵法》一事:“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留不去。”

从张良的评价来看,他认为刘邦很有学习兵法的天赋,属于“天授的才能”,而其他人则听不明白,“皆不省”,可见刘邦并不是不懂兵法,只是作为一个卓越的政治家,真正需要的是把握大方向,至于具体的兵法谋略,多听听,多问问,天下智慧就尽归所用了,何必以比天下人都聪明的方式包打天下?

这就是所谓的劳力者治于人而劳心者治人。

看人挑担不吃力,事非经过不知难。没打过天下的人,评价打天下的人,很难说到点子上去。刘邦的问题也是这样。同为开国皇帝的后赵高祖石勒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奴隶出身、建后赵统一北方,敢与韩信彭越争勇斗狠,与刘秀比高低的家伙,愿意在刘邦面前低下高贵的头颅,足见刘邦的本事之大。

实际上不仅历代统治者对刘邦的评价甚高,百姓对于这位高祖皇帝也不乏崇敬,从汉朝以降,直到元代,刘邦在民间的香火始终很盛,元代以前的皇帝通常都要功封八个先人,他们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再加上个刘邦。历代统治者都自觉或不自觉的以刘邦为参照为楷模,来验证自己的统治是否得人心。

刘邦又不是他们的老祖宗,凭什么要供奉他?原因很简单,因为刘邦所做的那些事对人民是有利的,他的拨乱反正,使社会生活走上正轨,使百姓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他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代表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这样给百姓好处的人,自然会得到百姓的怀念。

那么刘邦又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黑化的呢?

遍观史书,刘邦的黑化起于南北朝,兴于元朝。

最初损害刘邦形象的,当属魏晋时人阮籍。阮籍过广武战场有言:“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可能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骂刘邦的言语。

虽然后人如李白、苏轼都曾为此为刘邦正言,如李太白登临广武战场,其诗云:“沈湎呼竖子,狂言非至公。”直斥阮籍之语为狂言。苏东坡也在《广武叹》中说:阮籍所称竖子,非指沛公,而是指他同时代的达官贵人。

但是语言的魔力就是如此之大,自从阮籍开了骂刘邦之先河,打响了发难的第一枪,后人就开始带着有色眼镜去审视刘邦,怎么看都像是一个痞子,无赖,特别是无赖这个词还是从刘邦的老父嘴里说出来的。于是“无赖”就由无业游民的意思逐渐引申出了品行不端的含义。

不过阮籍虽然说得脍炙人口,但还不是对刘邦形象影响最大者,对刘邦形象损害最大的是元代的雎景臣。

雎景臣在他的代表作元曲《高祖还乡》中,用插科打诨的方式将刘邦贬得一钱不值。

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的几个恶搞片段:

二煞:你身须姓刘,你妻须姓吕。把你两家儿根脚从头数。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曾在俺庄东住,也曾与我喂牛切草,拽坝扶锄。

一煞:春采了桑,冬借了俺粟,零支了米麦无重数。换田契强秤了麻三秤,还酒债偷量了豆几斛。有甚糊涂处?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道刘三,谁肯把你揪捽住,白甚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

雎景臣虽然说得俏皮,但用意却极为险恶。刘邦的功业他不说,只是拿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糗事抖露出来,还不管真实性如何?这就像是一个普通的村民看到原先也是自己一拨子的人,一家伙当上了皇帝,感觉非常不爽,便出来一吐胸中恶气,而天下这样仇富、心里不平衡的人何其多也,雎景臣就是抓住了大众的这种心理。

此曲自打问世就好评如潮,现在甚至被选入了高中课本。于是,刘邦的形象就慢慢的变得不再那么高大上了。

以上是刘邦风评变差的过程,那么他被黑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

小编认为原因有二:

第一就是刘邦得罪了文人。

读书人中普遍存在对刘邦的厌恶情绪,这不仅是因为他不读书,是个大老粗,还在于他们认为刘邦从骨子里就厌恶知识分子。

史书中刘邦也确实留下了许多轻视知识分子的不良记录,比如他遇儒生,不仅大骂腐儒,还“辄解衣冠,溲溺其中”,直接往腐儒帽子里撒尿。比如大骂陆贾“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等等。

至于刘邦为何对读书人看不上眼,小编认为,可能是,某些不懂事的读书人特别烦人,提供不了什么有益的知识也就罢了,还一个劲的自说自话,不仅耽误功夫,还损害脑细胞。刘邦可能被他们逼急了,才出此绝招,让他们知难而退。于是乎,如此不给面子的刘邦,就给人留下了“慢而少礼”的印象。

得罪文人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读书人同气相求,后世的苏定方为此被贬成了一个无耻小人,明武宗的应州大捷成了斩俘十几人的小仗,一个小动物园豹房也成了万人唾骂的“淫窟”。刘邦能够在几百年之后才开始出现恶评,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第二是因为爱项羽所以恨刘邦。

因为太史公的那句力能举鼎,霸王别姬,不知道有多少人成了项羽的粉丝,而胜利者刘邦自然就成了这些人所黑的对象。

人们有多爱项羽就有多恨刘邦。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下,田秉锷先生为刘邦梳理出的“遗产”二十条:

1、他给华夏族群留下一个“汉”的文化符号。

2、他给国人留下了“尚赤”的传统。

秦二世元年,刘邦于沛县起义,“祭蚩尤于庭,而衅鼓旗,帜皆赤。”又据《史记·封禅书》记载,高祖微时,曾斩蛇(白帝子),故被称为“赤帝子”。汉元年刘邦入关灭秦,“因以十月为岁首,而色尚赤”。秦朝尚黑,汉朝建,服制尚黄,但至文帝时,服又尚赤,旗帜则一直红到底。

3、他留给后世一个祭孔尊儒的政教传统。

平英布之乱后,刘邦回沛县宴父老乡亲,此后又带伤北上曲阜,以“太牢”之礼祭孔子,开后世帝王祭孔及封爵孔氏之先河。

4、他留给后世一个民族和亲政策。

汉八年,刘敬献和亲之策,建议汉朝廷选皇室公主远嫁匈奴。汉九年,刘邦选皇室女嫁匈奴单于,民族和亲政策正式启动。此后汉隋唐等大一统王朝都有和亲以利胡汉和好的政策。

5、他留给国人一个重农政策。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历代王朝开国之初几乎都借鉴了汉朝罢兵归田、与民生息的农耕政策。

6、他留给国人一个低税制。

从汉初的十一之税、十五一之税,到文帝景帝时的三十一之税,创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税制低谷。低税制藏富于民,是为善政。

7、他留下一个“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

刘邦称帝后,听太公家令言,尊太公为“太上皇”,以彰显孝道。后来,汉朝皇帝皆以“孝”字追谥,如孝惠、孝文、孝景、孝武等。

8、他开创了一个“三公”分权的政府。

汉初,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权鼎立,各有分工,皇帝垂拱而治。

9、汉朝留下一个人口大国。

汉初,中国人口一千万多一点,经二百年休养生息,至西汉末汉平帝时,中国人口第一次超过五千万。汉朝将中国缔造成一个人口大国,刘邦功莫大焉。

10、他留下一首千古绝唱《大风歌》,留下一座歌风台,留下一座泗水亭。

11、他留下一幅手提三尺剑、马上取天下的英雄画像。

人们习惯于将他与项羽比,好像少了些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其实,纵看两千年,在皇帝群体中他是亲临战争第一线次数最多、受伤最重而又从不轻言退的马上帝王。去世前半年,他还以六十二岁的伤残之躯,亲征悍将英布,再次于两军阵前受伤,带伤看乡亲,带伤祭孔子,都是千里跋涉。这样的英雄气概,历史上绝无仅有。

12、他留下一个平民变革自身命运的梦想。

论起家之难,刘邦历史前三,朱洪武一口锅,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他也只是三尺剑。刘邦起义前为秦沛县泗水亭长,四十八岁,副科级干部,放在今天已不能提拔正科级。七年反秦灭楚的战争,让他做了皇帝。这为后世一切有志者树立了建大功立大业的人生榜样。

13、他留下了一个最为明智的遗嘱。

即以“遗嘱”而论,在帝王圈子里,他的遗嘱也是最明智的。先预言萧何为相,再预言萧何死而曹参继为相,复预言曹参死而王陵、陈平共同为相。验之历史,分毫不爽。吕后等再问王、陈二人后安排,刘邦发脾气,说自己也不知道。这是何等的清醒。

当然,十三条之后还有若干条,这里就不再详述了。

这么多遗产出自一个人人以为其无赖、流氓之人,本身就足以证明对于刘邦的恶评毫无道理。

1 阅读:95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