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业中,通信运营商几乎是最先提出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之一。几年下来,这些数字化转型的措施给运营商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变化:企业的内部治理、业务发展方式甚至主营内容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即便如此,对于不少局外人和刚入行的新人来说,如何理解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仍然是个有点疑惑的问题。
理解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是全面了解基础通信行业发展的一个窗口,也是类比了解其他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经典案例。
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内部,主要针对传统业务发展的流程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是扩展业务发展内容,跟上行业发展的趋势加大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IT及ICT方向的投入和业务发展。
1.流程与工具的数字化、智能化
时光一晃,经过2G、3G时代的爆发式增长后,通信行业很快进入到了4G、5G时代。这个时期,个人及企业的基本通信需求已基本满足,运营商之间开始进入产品同质化的激烈价格竞争时代。
与此同时,由于宏观方面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运营商传统通信业务的发展增长空间也肉眼可见的在缩小。传统、粗放型以营收为增长目标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精细化的运营发展成为必然。
于是,在原本已有的一系列信息化支撑手段和方法外,运营商加大了对业务流程数字化运营、业务发展支撑工具智能化升级和替代的步伐。在这方面,联通在2018年推动新成立的广州软研院是个典型举措。
联通集团的软件研究院原本由哈尔滨、济南两个个分部构成,它的主要职责是研发各种数字化的业务支撑系统,为业务发展提供各种IT工具。
2016年后,由于传统业务发展增长乏力,加之业务发展手段和方式存在传统、落后的问题。联通一方面在内部不断强化数字化管理和治理的方法,一方面尽量将一些可数字化、智能化实现的业务转为线上受理和承载,以降本增效。在此背景下,新增成立了联通集团软件研究院广州分院。
软研院的主要职责简单理解就是研发各种数字化、智能化的业务支撑系统(BSS、CBSS及其他线上支撑工具等)。这些数字化的平台和工具的使用可以使业务受理流程用数字化、智能化替代诸多人工、线下流程和操作,由此可有效降低业务发展方面的人力、物力成本。
此外,大量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和工具的运用使得在进行业务分析和运营管理时更科学和高效,大大提高了公司管理水平,使得精细化运营管理成为可能。
与此类似,移动、电信也都有类似的举措和方法。运营商对内的数字化转型大大提升了公司内部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运营管理水平,企业实现降本增效,人员实现减负增值。
2.加大对云计算等新业务模块的投入和发展力度
进入4G、5G时代,传统通信行业发展出现与IT融合的发展趋势。大数据、云计算等IT、ICT业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运营商的业务发展范畴中。
另一方面,由于人口发展红利日渐消失的,传统通信业务市场的日趋饱和,运营商也亟需拓展新的业务增长点。
在行业发展趋势和现实环境两大背景下,运营商很快将云计算、大数据等IT及相关的ICT业务列为自身重点发展方向。尤其是在2020年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和应用在疫情环境下被证实是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能力和要素。
以中国电信为例,2021年集团财报显示电信全年营收共计4342亿元,其中云计算、大数据等产业数字化收入达989亿元,同比增长19.4%,是所有业务模块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产业数字化业务已成为中国电信营收增长的主要来源。
对内进行生产工具和管理手段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替换,对外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程度,寻求更强的产品与服务能力,这就是运营商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理解了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后就很容易理解其他行业也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数字化转型。比如当下热门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它们一方面在企业内部中进行生产、研发工具的数智化升级,主要核心业务系统纷纷上云,建设专用的汽车云等;另一方面在产品打造和研发中纷纷把当下比较成熟的智能驾驶、语音识别等智能技术应用到新产品上,以谋求更强的产品竞争力。
看懂、理解了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也就基本明白了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方式和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