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缺位20个月兴业银行曲折“换帅”

达摩财经 2021-04-26 23:11:58

股份行中的老大无疑是市值之王招商银行,以13000多亿市值、超过8万亿资产稳坐股份行龙头位置。紧随其后的就是兴业银行。

上月底,兴业银行公布了2020年成绩单。兴业银行全年营收首次突破2000亿元,达到2031亿,同比增长12.04%;其中息差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当年利息收入1435亿,占比达到70.6%,同比增速达到17.36%;而非利息收入596亿,同比增幅仅有1.02%,在总营收中占比不升反降,同比下滑3.2个百分点降至29.4%。

从盈利能力来看,过去一年,兴业银行归母净利达到666亿,同比增1.15%,增速明显弱于营收增速。兴业银行平均总资产收益率0.9%,同比减少0.06个百分点,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6%,同比增加1.4个百分点。

对比全部9家上市股份行,兴业银行稳坐第二梯队头把交椅。

从规模来看,2020年末,兴业银行总资产达到78940亿,仅次于招商银行(83614亿)和浦发银行(79502亿)。

从业绩来看,2020年兴业银行是唯二实现2000亿营收的股份行;666亿归母净利也紧随招商银行(973亿)之后。

从资产成色来看,2020年末,兴业银行的不良率位于低位区,仅高于招商银行(1.07%)和平安银行(1.18%);拨备覆盖率达到218.83%,是唯二超过200%的上市股份行。

但兴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上的优势不那么明显。2020年末,兴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3.47%、10.85%和9.33%。除未披露年报数据的华夏银行外,分别在上市股股份行中位列第4、第5和第3。

相比资本充足率上的略微逊色,兴业银行更为严峻的是内控问题。

3月18日,北京金融法院正式成立。设立当天,北京金融法院受理了“1号案”,并在线上召开了“1号案”庭前会议,兴业银行作为大连机床超短融违约事件的主承销商,成为这一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的被告之一。

这起案件还要追溯到2016年8月,彼时大连机床发行了一笔5亿元的超短融债券“16大机床SCP001”,但因到期不能偿还本息,大连机床在2018年被裁定破产重组,这笔债券也由此违约至今。在此之前,同样由大连机床发行的另外5亿元规模超短融债券“16大机床SCP002”就被曝触发交叉违约,或面临提前到期兑付。

这两笔债券的主承销商都是兴业银行。在此前已有债券违约的情况下,兴业银行作为发行人与投资人之间的桥梁却丝毫未能提前察觉,因此被债权人告上法庭,要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而在去年轰轰烈烈的永煤债违约中,兴业银行同样作为主承销商被查。今年1月,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自律处分信息,兴业银行作为永煤债券主承销商,因未能充分保证尽职调查质量、未对受限货币资金异常情况保持足够的职业怀疑以及在煤控股DFI项目上尽调不规范,被予以通报批评。

银保监消保局发布的《关于2020年第四季度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每千万个人客户投诉量指标上,兴业银行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华夏银行。

有观点认为,兴业银行近年层出不绝的内控问题,与其董事长职位空悬多时有关。掌舵人迟迟不定,不仅对经营和投资者信心产生影响,而且董事长之位近20个月空缺,行内人事冻结,部门人事调整已经停滞许久。不过这种局面似乎将迎来转机。

“空降”董事长

兴业银行近期最引人关注的是,空缺了近20个月的董事长一职终于有了明确的接任人选。

兴业银行上一任董事长是高建平,其于2019年9月退休。彼时,时任行长陶以平、曾任兴业银行副行长的福建金融局局长薛鹤峰都是热门的讨论人选。

此前,董事长空缺期间,兴业银行现行长陶以平临时负责兴业银行全面工作。去年12月底,福建省委组织部也下发了陶以平的任前公示函,称其“拟转任重要岗位”。

四个多月过去了,兴业银行董事长之位仍未迎来官宣。近日,有报道称,兴业银行董事长人选面临改弦易辙,将由中管干部、现任建行副行长吕家进“空降”。

值得注意的是,五年前,陶以平也是“空降”兴业银行行长一职。

现年52岁的吕家进早年在邮政系统工作,曾先后担任河南和辽宁邮政局副局局长、国家邮政局邮政储汇副局长、邮储银行副行长及行长,亲历邮储银行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2019年1月,吕家进离开邮储银行,调任交通银行副行长,次年7月再调任建行副行长,主要分管零售业务。

本次从国有大行副行长调任到股份行董事长,在级别上其实有些低就。不过,兴业银行薪酬水平明显要高于建设银行。

兴业银行原董事长2014年年薪逾300万,2018年限薪后定为105万,而四大行行长、副行长的年薪均被限定在60万-70万。

经历了高管更替风波后,兴业银行自身定位、战略是否能够保留,是市场关注的重点。

在高建平时期,兴业银行凭借同业模式错位竞争,高速发展因此有“同业之王”的称号。但随着金融监管趋紧,兴业银行的同业模式被拉下刹车闸,监管对同业存款做出限制,转而加大信贷投放。

值得注意的是, 2020年的疫情让银行业“all in 零售”的趋势有所放缓,各大银行均重拾对公业务:被封为“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近年来一直在布局对公业务,中信银行着重“精准对公”,平安银行也再提对公业务。在这种抢占对公业务的竞争中,兴业银行表现得有些迟钝。

2020年,兴业银行全年3867亿元贷款净额中,公司贷款净额2251亿元,同比增长13%,占兴业银行全年贷款净额比重58.2%,同比下滑1.3个百分点;个人贷款净额1714亿元,同比增长18.3%,占兴业银行全年贷款净额的比重43.23%,同比增加1.11个百分点。

兴业银行对公贷款行业占比增幅最明显的是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但增幅也仅有0.77个百分点和0.69个百分点。这两个行业的不良率分别为0.41%和0.92%,低于兴业银行的整体不良率。这意味着,兴业银行如果能加大在这两个行业的贷款比重,对于不良率改善还会有明显增益。

不过,吕家进在建行负责零售业务,未来是否会继续增强兴业银行的零售属性还需要时间来验证。

0 阅读: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