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有一个邓子昌,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一路就来到了兖州。住在小破庙里,抄写文书册子为生。晚年的时候,别人都返乡离开,只剩下邓子昌一个。
一日清晨,有一女子来到寺庙烧香拜访,然后离开;第二日,依然如故。
一日,天还没有亮,邓子昌挑灯读书,女子也来的更早。
邓子昌有些纳闷,问:“为什这么早就来了?”
女子答:“天亮人太多,不如凌晨安静。来的太早又怕你在休息,刚才看到灯亮,猜测你应该起床了,所以进来。”
邓子昌眉毛一动,笑着说:“寺庙只有我一人,你住在这里就不用来回奔波!”
女子看了他一眼,说:“寺中没有人,那么你就是鬼了?”
邓子昌一看有意思,就拉着她的手想亲密一下。
女子就淡淡的说道:“在佛祖前面怎么能这样!你连房子都没有,还想吃天鹅肉。”邓子昌还是不放弃,讨好女子。
女子不耐烦,就说:“从这里出去三十里有一个村子,村中有六七个小孩没有先生,你过去找李大富,可以得到私塾先生的工作。你再说自己拖家带口,让他给你一间屋子,我便给你做饭,这才是长远的打算。”
邓子昌又担心被人发现,自己拐骗女子。
女子说:“不会的,我姓房,叫娇娇。这里没有亲戚,以前住在舅舅家,你怕什么?”邓子昌十分开心,于是辞别女子,去那个村子找到李大富,果然得到了私塾先生的工作,还有一间屋子。
返回前和李大富约定,过年前带家人过去。
邓子昌返回寺庙,和朋友告别,还借了一匹马。女子等在路边,他下马给女子骑,自己拉着马走。
到了村中,开始新的生活,二人相处融洽,琴瑟和谐,过了六七年,也没有追查逃跑的人。
忽然女子怀孕,并生了一个儿子,邓子昌故乡的妻子没有生育,现在得到一个孩子,特别开心,取名小宝。有一日,女子对他说:“我们这样毕竟不是真的夫妻,我就要离去,怎么好生了这个累赘的东西。”
邓子昌大惊,问道:“也是这几年运气好,赚了一些钱,我们可以返乡,离开这里的。”
女子说:“多谢你的心意,我是不可能伺候你的妻子,仰人鼻息,给别人做奶妈,我和小孩都很可怜。”
邓子昌就说老家的妻子不是那种人,你不要这么想,女子也不说话。
过了一个月,邓子昌就辞去了私塾先生,谋划和李大富儿子学习经商。就告诉女子:“我也思考了教书没有前途,想赚大钱还是要做生意,现在学习做生意,到时候发达了回去。”女子也不说话。
夜里,女子抱着孩子,邓子昌大惊,问她去哪。
女子说:“我要走了。”邓子昌就追,但是门还没有开,就消失不见。
邓子昌大惊,屋子除了自己空无一人,不需怀疑女子就是鬼怪,他也不敢告诉别人,就说是回娘家去了。
本来一开始,邓子昌离家游学,和妻子杨氏约定的是一年时间,但实际漂泊数年了无音讯,人们都以为他死了。
家中兄弟看大嫂也没有孩子,就劝杨氏改嫁。杨氏不同意,最后说好三年期限,每日织布为生。
有一天傍晚,杨氏关门休息,忽然来了一个女子,怀中抱了一个婴儿,对她说:“我从娘家回来,不巧天晚,知道姐姐一个人住,想借住一晚。”
杨氏请她进屋,进屋一看,女子刚好二十出头,长得很漂亮。
杨氏和她同眠,一起照顾孩子,小孩子很可爱,白的好像瓜瓤。感叹道:“我前夫唯独没有孩子。”
女子就说自己带着孩子太累,如果留给姐姐怎么样。
杨氏说:“先不说你不忍心送我,即便送给我,我也没有奶{水哺育他。”
女子说:“这不是问题,我一开始也没有,就找到一个药方,服用之后很有效,现在还保留着,你也尝试用一下。”取出一个小包,放在窗台上,杨氏也没有当真,就休息了,半夜醒来一看女子已不知去向。
白天,小孩大哭,杨氏又没有东西喂养小孩,不得已就服用了那一包药,不一会儿就真的有奶{流出,不到一年,小孩又白又胖,能咿咿呀呀的说话了,杨氏喜欢的不得了。
也不再想改嫁的事情,不过每日照顾小孩不能工作,家中日子越来越困难了。
一天,女子忽然返回。杨氏担心她来要孩子,就先质问她为何不辞而别 ,又诉说自己抚养孩子的辛苦。
女子笑着说:“姐姐不讲道理,你养的艰难,我就可以不要孩子了吗?”于是把孩子抱在怀中,小孩大哭。
女子说:“现在孩子也不认我,除非你拿百金交换,我们立个字据。”
杨氏信以为真,但是自己没有一分钱。
女子就笑,说:“姐姐不要担心,我来就是为了这个孩子,知道姐姐抚养孩子没有钱,所以我筹借了十金送给姐姐。”
杨氏又担心以后她会拿着字据要孩子,就不接收。
女子把金子放在床上,转身离去。杨氏抱着孩子追了一路,女子也没有回头。
既然得到了金子,也帮杨氏改善了生活,又过了三年,邓子昌做生意归来,发了大财。回家看到孩子,就问妻子谁家的孩子。
妻子说了来龙去脉,又问叫什么名字,回答:“小宝。”邓子昌大惊,又问妻子当时的时间,果然是自己和女子分别的那一晚。
邓子昌就告诉妻子,自己和房娇娇的事情,夫妻抚养孩子十分幸福,不过房娇娇再没有出现。
篇后语:这一篇出自是蒲松龄《聊斋志异》中《房文淑》一篇。
文|艾尚读书
欢迎点击关注,点赞收藏,文章每日持续更新
聊斋解读见仁见智,如有歧误,敬请雅正。
对读者说的话:
笔者是一名文学爱好者,现将自己看到的有意思,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学故事分享出来,在这些传统文学中,留其精华,去其糟粕。
主要挖掘一些古代明清小说,涉及题材有志怪,传说,爱情,励志小故事,比如《聊斋志异》《三言二拍》等等,传播正能量,劝人为善的优秀故事,最后感谢大家花费三五分钟时间的阅读,如果您有独特的见解和观点,欢迎留言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