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真像传言说的那样,强过李世民百倍?

深情段落 2023-08-07 15:21:09

在各种影视作品里,李世民的形象总是偏向正面,而与之相反的是唐朝开国太子李建成,他在剧中的形象总是引人诟病。

开国太子

但也有人反过来支持李建成,认为他比弑兄篡位的李世民要强过百倍;抛去这些个人喜好不谈,历史上真实的李建成,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

李建成(589年~626年),字毗沙门,是唐高祖李渊的嫡长子

但起先李渊并无造反的心思,毕竟隋文帝曾优待过他,自己要是造反便显得忘恩负义。只是当时全国各地都在农民起义,而隋朝的内部矛盾也即将到达顶峰。

公元613年六月,李渊因为遭到隋炀帝的猜忌面临着被拘捕的风险(后隋炀帝又收回惩罚)。于是,

在身边众多人的劝告之下,李渊最终下定决心反隋

大业十三年(617年),李渊结交了各路豪杰,壮大了自己的人脉,但是这一举动难免会被隋炀帝发觉,再继续下去恐怕只会引发对方的怀疑。

于是李渊只能将此重任交给自己的儿子李建成,自己则整天寻欢作乐,做出一副自甘堕落的样子来迷惑隋炀帝。

李建成受令在河东一带结交能人志士,而李渊后在晋阳起兵。

李建成随后回到李渊身边,和李世民一起协助父亲统兵,准备攻打长安城。

在此过程中,李建成和李世民参与了两次重要战役,史书上多记载了李世民在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而李建成的功劳则被一笔带过,甚至根本不提

当然,原因也是李世民篡位成为皇帝的后话了。

同年,攻下长安后李渊拥护隋炀帝的孙子杨侑为帝,隋炀帝则被动变成了太上皇。之后李渊做了大丞相,封为唐王。

618年,隋炀帝被杀,杨侑被逼禅位给李渊。自此唐朝正式建立,李渊成为唐朝的开国皇帝,而其嫡长子李建成自然而然地坐上了开国太子的位子

统兵做人之道

在起兵期间,李建成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从他对士兵的要求里也能看出他的统兵之道和做人原则。

当时李建成和李世民统领的军队多是招募来的义军,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李建成便明确地立下了军法;

此外,他们的粮食不多,路途中很难保证不会有士兵抢夺或偷窃百姓的粮食,李建成提前向他们说明,不管是什么东西,都要付钱之后才可取,切忌任意掠夺

虽然身为首领,但李建成并没有给自己特权,

凡是吃穿用度,皆与普通将士相同,如果得到了食物或酒水,也不会独占

除此之外,李建成也十分宽容大度,不会滥杀无辜

百姓们对李建成印象好,也愿意投奔他,除了郡丞高德儒。结果西河郡司法书佐朱知瑾主动投诚,放李建成进城并生擒了高德儒。

李建成将高德儒杀了之后,赦免了西河城内的其他无辜人员

明争暗斗

当上太子之后,李建成也没有闲下来

次年,李建成负责镇守蒲州,以防突厥来袭;而李世民则被派去讨伐王世充。

兄弟二人虽然都在保家卫国,但总体来说,李世民在前线的时间要更多一些,一来李建成作为太子,人身安全需要更加注意,另一来李世民的军事才华确实毋庸置疑。

在这段时间里,李世民立下了不少战功,在李渊心中的地位也大幅上升,身为太子的李建成感到了藏在暗中的威胁。

武德五年,李建成在大臣魏征的建议下主动请战征讨刘黑闼,主要是因为李世民的军功那时已超过了李建成的功绩

虽然二人表面上兄友弟恭,一片祥和,但实际上却暗潮涌动

玄武门事变

因为兄弟二人的夺权之争,秦王府和东宫的关系一直不好。

武德七年(624年),李世民设计造谣太子李建成图谋造反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的影响越来越大。

李建成忧心忡忡,建议李渊将李世民手下的能人驱逐出府,二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李世民的幕僚见此状催促李世民尽早夺权

但论军力来说,李建成方的势力远远超过了李世民,甚至达到了对方的三倍,并且齐王李元吉也站在李建成一边。如果硬来,很大几率会谋反不成而惨死。

因此,李世民选择了一个冒险的方法,正是历史上记载的玄武门之变

武德九年的六月四日,李世民率领能将秦琼、尉迟恭等人埋伏在玄武门处,等到李建成经过时趁机将其杀害。李建成躲闪不及,就这样惨死在箭下。

东宫人员得知此事赶去攻打秦王府,结果看到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一时斗志全失。危机解除后,

李世民痛下杀手,将李建成的五个儿子全部处死

李渊得知消息后,无奈之下只能立李世民为太子。李世民于同年的九月四日正式即位。

贞观二年(628年),

李世民追封为李建成为息王,这也表示他不认同李建成的太子身份,

否则就是承认自己谋反,要为天下人所不齿,即使天下百姓都清楚,他也想在历史上为自己留个好名声。

因此,他命史官抹黑李建成的形象,以此来显示自己取代李建成成为太子是合理之举,但后世人还是能从史料里发现真相

结语

李世民当上皇帝后,历史再次重演,他的两个儿子也掀起了太子之争的风波,那时的李世民才能体会到父亲李渊当时的心情。为了表明自己尊重嫡长子的太子身份,李世民于贞观十六年追赠李建成为皇太子。

0 阅读:10
深情段落

深情段落

人生的成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