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养牛,为什么我们的养牛成本比巴西阿根廷高出40%

祥冬看趣 2025-04-03 03:09:43

在全球牛肉产业格局中,巴西与阿根廷凭借卓越的产业模式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国内的养牛户几乎在亏本养牛。国内牛肉价格之前一直居高不下,现在还好降了不少,就是不知这样的日子还能维持多久。

现在传出,我们对进口的巴西阿根廷的牛肉还没有谈好,主要是他们的牛肉已经影响了我们的养牛户,导致国内养牛户都在亏本,有些已经退出了养殖市场。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国内牛肉市场。

巴西与阿根廷拥有广袤无垠的天然牧场,巴西牧场面积占国土一半,阿根廷草原同样辽阔。这些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牧草资源极为丰富,极其适合养牛。牛群能够实现低成本放养,极大程度依赖天然草场,那么,饲料的用料就可以减少,养牛的成本自然就少很多。据测算,巴西肉牛养殖成本约10.87元/斤,阿根廷的养牛成本也在进一步压缩。

反观中国,虽地域辽阔,但适宜大规模天然放养的优质牧场资源相对稀缺。多数养殖户依赖人工种植饲料,由于草料的不足,只能购买饲料,现在的饲料价格可不便宜,由于饲料成本居高不下,养牛的成本自然就降不下来。据测算,中国养殖户公牛养殖成本达14元/斤,母牛也需10元/斤,成本劣势明显。而且,中国畜牧业发展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的瓶颈,进一步限制了大规模天然牧场的建设与发展。

巴西和阿根廷普遍推行养殖采用大规模的机器养殖,从育种、屠宰到加工构建起完整且成熟的产业链。作为巴西全球最大的牛肉加工企业,通过集中采购饲料、广泛应用自动化设备,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生产效率显著提升。这种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模式,使得产品在质量稳定性和成本控制方面具有强大竞争力。

在中国,虽然近年来规模化养殖有所发展,但仍存在大量分散的散户养殖。散户养殖模式下,养殖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难以实现集中采购和大规模机械化作业,导致人工成本相对较高。同时,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紧密,从养殖到加工的协同效应未能充分发挥,影响了整体产业效益。

这几年如果没有巴西阿根廷的低价牛肉进入国内市场,我们的牛肉价格还不知贵到哪里呢。还记得50元的牛肉么?在过年时候甚至高达70元一斤,一般人怎么能买得起?现在市场新鲜的牛肉差不多是30多元一斤,比之前便宜了不少。

通过与巴西、阿根廷牛肉产业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牛肉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牧场资源和生产模式等方面的挑战。然而,这也为中国牛肉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借鉴两国经验,优化养殖模式,整合产业链,有望推动中国牛肉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0 阅读:0
祥冬看趣

祥冬看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