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浜》这出戏我们都熟悉,这出戏位列“八大样板戏”之一,因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戏曲界就开始创排革命现代戏了,而这出戏的原型是沪剧《芦荡火种》,后来北京京剧团也是改编创排了同名的京剧剧目,当时北京京剧团这出戏也叫《芦荡火种》,而《沙家浜》这一名字还是后来改的。
《沙家浜》这出戏之中有两个主要角色,分别是“郭建光”和“阿庆嫂”,而其中“郭建光”一角儿一直都是谭元寿先生饰演的,而“阿庆嫂”一角则经历了张君秋、赵燕侠、刘秀荣、洪雪飞等多位扮演者,因此也有一句话,那就是铁打的“郭建光”,流水的“阿庆嫂”。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其实在最初的版本当中,无论是沪剧版本的《芦荡火种》还是最初京剧版本的《芦荡火种》当中的主角都是“阿庆嫂”,而“郭建光”相比较属于是次要角色。
后来北京京剧团又不断修改《沙家浜》的最终版本也形成了,而主角也发生了变化,那就是主要人物从“阿庆嫂”变成了“郭建光”。
而“郭建光”一直的扮演者都是谭元寿老师,他当时是在北京京剧团任职,并且在当时他属于是年轻一代的演员,也就是和赵燕侠、李世济、马长礼、高宝贤他们属于是同一辈的演员。
其实“郭建光”这一角色我认为应该是文武老生,因为其中有很多动作都是要有武生功底的,而谭元寿先生曾经在“富连成”科班学艺,要知道“富连成”科班之内培养出了许多的名角儿,例如马连良、裘盛戎、谭富英、袁世海等等,他们都曾经在富连成科班学艺,就是梅兰芳、周信芳都曾经在富连成科班深造过。
而谭元寿老师曾经在富连成科班学艺,也是在这一时期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他还是谭富英先生的儿子,要知道从谭志道开始到谭元寿已经是第五代人传承京剧艺术了,并且谭鑫培和谭富英两位都是大师级人物。
谭富英先生对于谭元寿十分看重,不仅仅传授了他谭派的表演,还请来了李少春先生教授他文武老生艺术,可以说在谭元寿先生的艺术当中李少春先生的文武老生艺术占有的比重很大。
谭元寿先生在《沙家浜》中饰演“郭建光”一角其中就有很多文武老生的艺术特点,这一角色干脆利落充满精气神,可以说他是最经典的“郭建光”。
后来很多京剧演员也饰演过“郭建光”这一角色,例如谭元寿先生的儿子谭孝曾、孙子谭正岩都饰演过这一角色,但是不得不说都不是特别成功,而我认为最缺乏的不是表演技巧,而是在唱腔上流派特点太过于明显了,在表演上缺乏一些精气神。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