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月14日凌晨,从广州站出发的乘客坐上张贴有“福”字窗花的首趟春运列车。
2025年1月14日凌晨0时21分,随着广州至娄底的K6526次列车缓缓驶出站台,2025年广铁集团首趟春运列车顺利发出,为期40天的2025年春运正式拉开帷幕。据悉,今年春运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有望突破5.1亿人次,日均1275万人次,较去年春运增长5.5%。从1月14日至2月22日,40天内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将达90亿人次。

在广州站候车大厅候车的乘客倚靠在座椅上刷手机。

广州站候车大厅的大屏上显示着即将开行的春运列车状态信息。

从广州站开往湖南娄底的K6526次列车是2025年广州站开出的首趟春运列车,乘客当中有非洲裔人士的身影。
南方周末从广铁集团了解到,2025年春运集团预计发送旅客7450万人次,同比增长298.1万人次,增幅4.2%。其中,节前发送3075万人次,增长4.6%;节后发送4375万人次,增长3.9%。节前学生流、务工流、探亲流、旅游流等多股客流交织出行,预计发送客流最高峰出现在1月25日,计划发送旅客227万人次,同比增长2.6%。节后返岗流、探亲流、旅游流等客流叠加,预计2月3日达到发送客流最高峰,计划发送旅客232万人次,同比增长5.4%。⼴东⾼铁运⼒投放⽐例由2024年的85.5%提升⾄87.3%,节前出省能⼒⼤幅增加,计划共安排出省列⻋759.5对、同⽐增加20.5对。

乘坐从广州站开往湖南娄底的K6526次列车的乘客准备检票乘车。

去往湖南娄底方向的乘客检票进站。

乘坐从广州站开往四川渠县的K4562次列车的乘客正排队等候检票。

去往四川渠县方向的乘客在广州站站台候车。

一位乘客推着众多行李向列车门口走去。
春运首日的旅客主要为返乡的外来务工人员,在广州东站、广州南站、广州白云站分流大部分旅客的情况下,广州站并无返乡大军熙熙攘攘的盛况,车站稍显空旷,候车环境温暖舒适。工作人员在站内挂起灯笼,在列车的车窗上贴上窗花,增添了不少节日气氛。

一位步履匆忙的乘客在广州站站台上行走,在他身旁是开往湖南娄底的首趟春运列车。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 图、南方周末实习生 杨若曦 文
责编 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