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27年,秋收起义的烽火刚刚熄灭,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在千里奔袭之后,疲惫不堪地抵达了江西永新镇的三湾村。这个村庄,距离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并不遥远,但此刻的士兵们,却个个衣衫褴褛,面露饥色。
第一师,虽然号称一个师,但实际上,兵力已经锐减到仅剩千人。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境地:官比兵多,枪比官多。每一个战士,都需要背负两三支枪,甚至还需要牲口来驮运多余的枪支。这样的场景,对于亲历者开国上将陈士榘而言,是永生难忘的。
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
面对如此困局,毛主席深知,这样的队伍是无法与敌人有效作战的。更为严峻的是,这样的状态很可能会与井冈山的农民自卫军产生不必要的冲突。于是,在那个夜幕降临三湾村的时刻,毛主席下定决心,要对这支队伍进行彻底的整编。
就在一师进驻三湾的当天,毛主席召开了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提出了就地整编的方案。这就是后来著名的“三湾改编”的起源。然而,改编并非一帆风顺。首先站出来反对的,是第一师的师长余洒度。他原本主张攻打大城市,但失败后却对部队进山充满了悲观情绪。
毛主席
“部队都搞成这个样子了,连连打败仗,人也越来越少,还改编什么?”余洒度抱怨道,“一个师改编成一个团,一个团再改编成一个营,这像什么样子?还有在连队上建立支部,这不是瞎胡搞吗?”
尽管牢骚满腹,但余洒度的反对并没能阻止改编的进行。没过多久,他和三团长苏先俊选择了私自离队。当被哨兵发现时,他们本以为会面临严厉的惩罚,但毛主席却以出人意料的宽容态度对待他们:“他们要走,就让他们走吧,强扭的瓜不甜,不必强留。”
余洒度
余洒度和苏先俊离去后,毛主席召集了全体会议,宣布了“去留自愿”的政策。他给予每个人选择的权利:谁不愿意继续革命,可以领取回家的路费,只是不能带走任何武器。这一政策的实施,让十几名来自旧军队的士兵选择了离开。而那些选择留下的,则是对革命有着坚定信念的战士。
在自愿留下的战士们的拥护下,毛主席全面展开了“三湾改编”。第一师被缩编为一个团,下辖两个营,共计七个连三个队。就是从这支经过改编的队伍中,走出了后来叱咤风云的将领们:罗荣桓元帅、谭政大将、五位上将(张宗逊、陈伯钧、黄叙钱、陈士榘等)、八位中将(杨梅生、郭鹏等)以及六位少将(龙开富、杨世明等)。此外,还有八位省部级干部也出自这个团队。
罗荣桓元帅
陈士榘上将在晚年回忆时提到,“三湾改编”给革命军带来的最大变化并非“支部建立在连上”,而是毛主席在连以上建立了各级士兵委员会。这一创新举措实现了官兵平等和士兵对官长的监督,极大地提升了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力。
陈士榘上将
毛主席曾解释说:“士兵委员会就是‘监督院’,是监督官长的。没有这样一个组织,士兵们就不敢讲话,讲了话也没有作用。士兵委员会的原则是:官兵平等,废除繁文缛节,实行经济公开……”这一制度的实施效果显著。
例如,在江西时期,有一个大队长叫郭天民,他因受旧军队影响而有体罚战士的习惯。士兵委员会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毛主席,随后毛主席在大会上对他进行了公开批评。郭天民从此改掉了这一陋习,并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了一位开国上将。
正是因为确立了“官兵平等”和“士兵监督官长”的原则,红军才能在那样艰苦的岁月里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
谨以此文,纪念历史。
在阅读此文之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