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生出身于一个保守的中产家庭,他七岁进入私塾读书,十三岁转往县里的师范学校进修,十六岁以优异的成绩顺利结业,随后返回老家,在一个乡村小学担任国文教员。不久之后,父母托人为他寻了一桩亲事,女方姓陈,是大户人家的二小姐,读过书、会识字,而且也懂得操持家务,照顾家小,堪称秀外慧中。
但康生是个“新青年”,他向往自由的爱情,对于包办婚姻极其厌恶、反感,为了推脱这桩婚姻,他狠下心来和父母对抗,一再找借口拒绝迎亲。然而父母根本不吃康生这一套,不断利用孝道打压他,他最终不得不选择屈服,被迫和陈小姐结婚。1916年,陈小姐怀孕产下一子,取名张子石(康生原名张宗可)。
康生对这个孩子既不怜爱、也不讨厌,始终抱着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度,1925年康生南下上海参加革命,自此与家人失去联系,陈小姐只得独自抚养张子石,含辛茹苦将他一点一点拉扯大。直至抗战爆发后,康生这才与家人恢复联系,他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给陈小姐写一封信,顺道问候一下张子石。
而张子石在得知父亲是革命志士后,不禁也对红色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主动翻阅马克思和列宁的著作,1941年,他报名参加共青团,自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中共党组织对张子石这个“红二代”很是关照,不仅安排他到军政学校进修,而且还定期对他进行思想疏导,进一步强化他的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至解放战争时,张子石已然成为地方党委的骨干成员,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建国后,张子石转往教育部门工作,历任某中学副校长、青岛教育局长等职务,动荡爆发后,张子石迅速与青岛市长王效禹一起,组织居心叵测者大搞阶级斗争,肆意批斗、迫害老同志,犯下了不少错误。1969年,他被调往浙江,担任省革委会副主任,官至副省部级。
另外一边,康生也在中央胡作非为,他炮制伪证污蔑少奇同志、邓公是所谓的“右派头子”,最终导致刘、邓双双被革职,其中前者在1969年被强制“疏散”到河南,最终因为身患重病不幸离世;后者则被下放到江西劳动,期间受尽了委屈和折磨。
而在1970年,康生为了帮助林彪谋取政治利益,居然在庐山会议上“大放厥词”,宣扬所谓的“天才论”,并且还要恢复已经被废除的国家主席一职。此举引发了毛主席的强烈不满,主席随后严厉批评了康生。康生眼看形势不对,马上转变态度和立场,又坚决的反对“天才论”,同时将所有责任和错误一股脑全部推卸到陈伯达的头上,把自己择得干干净净。此后,康生几乎不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他谎称自己生了病,一直闭门不出,也拒绝会见客人。
1974年,康生因为长期抑郁、恐惧,患上了严重的肝病,身体状况由此急转直下,1975年,他突然病逝,走完了饱受争议的一生。张子石得知这个噩耗,不由得悲从中来,他连忙赶往北京替父亲办理后事,以表孝道,随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回杭州,秘密策划新的阴谋活动。1976年,江青派人秘密拉拢张子石,准备和党中央搞对抗,张子石欣然应允,并暗中成立所谓的第二武装,培植私人力量。
万幸的是,华国锋同志和叶帅及时出手粉碎了“四人帮”,终止这场荒唐的闹剧,让国家重新恢复和平与安宁。1977年,中组部派人逮捕了张子石,1979年,他被正式撤销公职,并交由政治监狱看押。张子石此时方才如梦初醒,他对自己当初的行为很是懊悔,于是便主动撰写了悔过书提交给党中央,以争取宽大处理。1982年,张子石恢复了自由,他随后返回山东老家定居,过着平淡、低调的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康生后来和陈小姐离了婚,又娶了曹轶欧为妻,此人在动荡时期也闹出了不少乱子,给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动荡结束后,曹轶欧被解职,晚年她定居在西城区一座偏僻胡同中,与侄子、侄女共同生活。80年代中旬,曹轶欧甚至还给党中央写过一封申诉信,为自己“喊冤叫屈”,结果却并未收到任何回复,1989年,她因为心脏病去世,时年八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