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业,前瞻性眼光、及时的经营战略是屹立潮头的关键因素之一。高度重视特色化经营的江苏银行在2024年一如既往的“靠谱”,这也让诸多资金看到其真实价值。」
吉姆·柯林斯在《卓越基因》一书中详解了为什么有些企业能在初创阶段脱颖而出并持续成长,有些企业却没有。
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柯林斯阐释了企业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路径,其中自强与创新成为吉姆·柯林斯笔下的高频词汇。
2024年,江苏银行在银行业逆周期下,依旧稳扎稳打,步履稳健的密钥就是改革与创新。无论是置顶智慧化,还是高度重视特色化经营,无不体现了江苏银行极致的前瞻性眼光。
从业绩来看,去年其营收同比上涨8.78%,归母净利润再次实现双位数上涨,其余多项经营指标也极为亮眼。
特色化经营卓有成效1月23日,江苏银行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去年整体依旧是毫无意外的稳定。
从具体的数据来看,报告期内,江苏银行实现营业收入808.15亿元,同比增长8.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8.43亿元,同比增长10.76%。综合来看,江苏银行2024年保持稳健良好的发展态势,整体业绩位居第一方阵。事实上,江苏银行的优秀在业内是出了名的,将时间拉长来看,抛开2020年,其归母净利润在9年中均保持着双位数上涨的好成绩。
业绩一路昂扬向上之际,江苏银行的总资产也再度迈上了一个台阶。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3.9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12%。其各项存款余额21,158.5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83%,各项贷款余额20,952.0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67%。
总资产一路拔高的同时,江苏银行的资产质量在业内也仍旧处于较好的水平。报告期末,该行不良贷款率0.89%,与上年持平,拨备覆盖率350.10%,这两项数据在业内处于较好的水平。
出色的业绩表现引得一众券商喝彩,其中浙商证券在研报中指出,江苏银行2024年营收利润增速均较前三季度回升,业绩表现好于预期。
从二级市场来看,去年江苏银行极得资金青睐。Choice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江苏银行的股价涨幅为56.49%(前复权)。公开数据显示,公募基金、保险等主流机构共702只产品持仓江苏银行,在42家上市银行中排名前6位。作为唯一一家入选中证A500指数的城商行,江苏银行吸引了众多ETF基金跟投。除中证A500以外,该行还入选沪深300、上证180、MSCI中国A股等61个指数,相关挂钩产品规模高达1.6万亿元,在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前8位。
经营战略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江苏银行稳扎稳打、为资金趋之若鹜的背后,与前瞻性的眼光不无关联。据悉,江苏银行致力于打造“智慧化、特色化、国际化、综合化”的服务领先银行。在特色化经营方向上,江苏银行将绿色金融、科技金融作为特色化经营的重要方向。
走好科技金融“先手棋”当今中国,实体经济正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正引领着国家发展潮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科创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却长期遭遇传统金融服务难以有效覆盖的困境。
面对这一挑战,如何有效引导金融信贷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流动,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精准、优质的服务,成为银行业必须正视并解答的重要课题。
江苏银行作为科技金融领域的先行者,自2009年起便将科技金融确立为全行特色化经营的重要方向,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了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政策,踏上了科技金融的探索之路。
在具体实践中,江苏银行从获客、贷前审查、授信审批到贷后管理等各个环节,深入剖析传统信贷模式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流程,优化服务机制。该行成功落地了首批“两新”科创票据、江苏首笔“苏质贷”风险补偿专项贷款以及首笔科技创新企业首贷贴息贷款等创新产品,并创新发布了“苏孵贷”、“苏股e贷”和“凤还巢”等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科技企业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近年来,江苏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召,紧密结合地区经济特点和自身资源优势,积极投身于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以及未来产业培育的浪潮中。该行以科技金融为重要抓手,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科技企业提供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
在报告期内,江苏银行推出了“科创e贷”等创新产品,利用数智化技术实现科技企业授信的自动审批和直通放款,极大提升了服务效率。自上线以来,该产品已服务超过3000家科技企业,并成功构建了“苏银金管家”等数智化平台,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据统计,江苏银行服务科技企业的数量超2万户,科技贷款余额超2200亿元。
与此同时,江苏银行深知,作为资金的主要供给方,金融机构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更应精准对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以满足其独特的融资需求。为此,该行近期推出了全新的“科创融”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方案,旨在为科技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个性化的金融支持。
具体而言,针对孵化器内的初创企业,江苏银行推出了“苏孵贷”产品;对于高技术制造业领域的企业,该行则提供了“设备担”和“仪器贷”等创新产品;而对于成熟且优质的企业,江苏银行则通过科创票据、科创债等直接融资方式,为企业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资金支持。
总体来看,江苏银行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探索与实践,不仅为科技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也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科技金融的不断深化和创新,江苏银行将继续发挥其先行者的优势,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携手更多科技企业共同成长,共同推动中国科技创新事业迈向新的高度。
握住绿色金融“方向盘”自2020年中国提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目标以来,绿色金融在银行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成为各家银行竞相发展的新业务领域。江苏银行作为将绿色金融置于重要位置的城商行,其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成就尤为引人注目。
从2013年起,江苏银行就将绿色金融作为特色化经营重要方向,并在总行设立了绿色金融专营机构,成为国内较早采取这一举措的商业银行之一。此后,该行在绿色金融领域持续深耕,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在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江苏银行也取得了显著成果。该行不仅优化了多元绿色金融产品供给,还推出了多项创新产品,如“环基贷”、“水权贷”、“ESG低排贷”、“绿电贷”和“绿色工厂贷”等,这些产品有效满足了不同客户的绿色融资需求。
此外,江苏银行还构建了以负责任银行原则(PRB)和ESG“双轮驱动”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以特色化经营、精细化风控、低碳化运营、专业化研究、体系化信披为“五大支柱”,为绿色金融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金融科技的浪潮中,江苏银行也积极拥抱科技,推动绿色金融的创新与发展。该行启动的“苏银绿金”系统经过五年的优化,已成为集数据管理、客户管理、业务管理及ESG风险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平台。该系统不仅支持绿色金融的有序发展,还实现了绿色业务的智能识别、环境效益的自动测算以及客户的精准分层管理,大大提高了业务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至2024年末,江苏银行绿色投融资规模已突破5500亿元,绿色贷款占比在央行直管的21家商业银行中排名前列。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证明了江苏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卓越贡献。
展望未来,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绿色金融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江苏银行作为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将继续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