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风貌是城市气质的直观体现,是城市历史文化、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生态美市”发展战略,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制定了《绵阳市城市风貌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
《导则》
是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批后
第一部城市风貌管理文件
▼
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提供指引,加强对城市风貌的保护和管控,助推提升城市形象与建设品质。
1
理格局 塑风貌
《导则》根据绵阳城市风貌建设现状评析
结合绵阳自然山水格局
以“山水人文韵、宜居科技城”
为城市形象定位
以“科创高地、古城新风、绵山涪水、
诗文雅韵、烟火绵州”为城市意象
以“群山入城、六水润城、
城绿相融、山水相通”为总体理念
统筹山水林田湖全域景观要素
构建“绿楔融城、两带交汇、廊道串联、
四区多点”的城市总体结构
△城市山水格局意向图
2
控空间 展特色
《导则》对绵阳城市重要的公共空间(包括水边、山边、园边、文边、路边城市界面)进行导控, 同时对三江汇、火车站广场、机场等客厅和门户节点,越王楼、富乐阁等地标建筑的风貌建设提出了风貌要求,展现城市窗口形象。
△三江汇、越王楼
滨水空间
对涪江、安昌河、仙海湖、芙蓉溪等紧邻区域的滨水界面、水岸空间、天际轮廓线、滨水建筑、桥梁导控,营造开敞、通透、舒适、宜人、优美的滨水空间环境。
临山空间
对富乐山、西山、南山、老龙山、双包山等依山地块、近山地块、山体边坡进行导控,营造生态、自然、优美的临山空间环境。
公园广场周边空间
对公园广场周边地区交通组织、周边建筑、周边开放空间的导控,营造开阔、疏朗的空间布局,促进人、城、景相得益彰。
历史街区文保单位周边空间
对平阳府君阙、碧水寺摩崖石刻、蒋琬墓、玉女泉及子云亭道教造像等文物保护单位周边建筑高度、屋顶造型、色彩、材质等进行协调,保护并展现绵阳历史文化。
街道空间
结合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不同道路的功能定位,因地制宜进行街道空间分配、立面设计和街道设施指引,高效利用空间,激发街道活力。
3
划区域 提品质
结合《绵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求,将绵阳中心城区划分为科技城都市、核心风貌区、城市宜居生活风貌区、科技创新研发风貌区、创新创业产业风貌区四大风貌区。
结合不通区域特色风貌导控要求,《导则》提出不同类型建筑风格、色彩、立面、材质等引导要求。在四大风貌分区基础上增加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越王楼历史文化街区、沈家坝片区、朝阳厂和126片区、园艺山集中办公区、河边京东方小镇、永兴镇历史风貌街区7个特色风貌区,保留历史记忆,增强城市魅力。
△跃进路历史文化街区
△碧水寺—越王楼历史文化街区
△沈家坝片区
△朝阳厂和126片区
△园艺山集中办公区
△河边京东方小镇
△永兴镇历史风貌街区
《导则》聚焦功能提升、绿色低碳、
以人为本、多元参与理念
为推动绵阳城市建设高质量和
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将进一步延续城市文脉
体现城市精神,展现时代风貌
彰显中国唯一科技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