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宫颈癌早筛的普及,子宫健康受到了更多的重视。可子宫的健康却不局限于宫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副院长王薇教授说:“在这个孕育生命的‘小窝’里,从青春期到生育期,再到绝经后‘退休期’,任何变化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让它的主人安然度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专家简介
王薇,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州医科大学南山学者特聘教授、羊城好医生。担任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妇儿医疗保健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妇产科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妇科内镜分会副主任委员等。
先后承担并参与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行业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省级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主要研究领域为妇科肿瘤学、分子病毒学和肿瘤免疫学。擅长妇科恶性肿瘤的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保留生育功能的宫颈广泛手术、卷地毯式卵巢癌细胞减灭术、高位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盆腔脏器廓清术等。
用爱灌注,在挑战中实现理想
“说起来也算是和医生有缘分,我家长辈晚辈有很多都是医生。但我选择做医生,不全是因为这种‘医学氛围’,也因为我的一个特殊情结。”王薇教授带着一丝遗憾回忆道。王薇教授还在上初中时,家中至亲突发脑血管意外,虽送医抢救但还是不幸离世。从那时起,失去至亲的痛苦激励着她暗自发誓,一定要成为一名专业的医生,能尽自己所能拯救患者。
从业30年来,王薇教授始终把“敏”字记在心头。她表示,“在中国文化里,敏而好学、慧心敏行、敏事慎言、敏行不怠等,都是强调要第一时间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在妇产科,经常会面对各种急重症甚至大出血,医生需要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反应,而正确的反应只能来源于持续深入地学习、一次次的“实战”和及时的思考总结。1994年大学毕业后,临床一线的摸爬滚打让王薇教授打下了坚实的基本功,为她的医学之路铺下了牢固的基础。“像有些臀位胎儿通过手法可以顺利接生,妇科高难度手术及术后淋巴清扫,都对医生的操作技术有着高要求。”但王薇教授强调,动手能力强只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基础,妇产科医生更需要有科学的治疗理念,并精准把握治疗原则,如什么时候该做手术、怎么做手术,以及什么时候选择不做手术,等等。
宫颈癌,已不再是致命威胁
妇科三大常见恶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发病率均位列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前十。总体而言,宫颈癌仍旧是我国妇科三大常见恶性肿瘤中发生率最高的,约为13.8/10万,消除宫颈癌的目标就是将其发病率降至4/10万。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0年要实现“90-70-90”阶段性目标,即90%的女性在15岁前完成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70%的女性在35岁和45岁前分别接受高质量的宫颈癌筛查,90%的宫颈癌患者得到规范诊治。“宫颈表面有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两者交界在宫颈管口,形成‘交界线’。”王薇教授简单地介绍道,“它具体位置与不同年龄和生育状态等有关,而原始位置和新位置之间就叫‘移行带’。”移行带处的细胞增殖活跃,如持续受到HPV的侵袭,便无法正常增生,逐渐形成癌前病变,最终发展为宫颈癌。这也是过早进行性生活和多次妊娠的女性感染风险更大的原因之一。“如果不幸得了宫颈癌,也不要盲目恐慌、失去信心,早期的宫颈癌经治疗后的生存率还是不错的。”王薇教授鼓励道。宫颈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外科手术、放化疗、靶向和免疫治疗等。对于早期无禁忌证的患者,手术治疗是首选。传统开放手术是非常成熟的术式,因其有对肿瘤大小要求低、视野清晰等优势,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也因其“大开大合”的特点,会带来大创伤、恢复慢的特点,对于患者身体基础有更高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妇科手术也基本上都可以在严格遵循无瘤原则的基础上采用腹腔镜进行。并且,腹腔镜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特点,也会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满足了患者希望创口不明显的需求,减少切口是腔镜手术发展的理想方向。王薇教授补充道:“尽管关于选择开放手术还是微创手术,目前还存在争议,但我国妇科肿瘤领域的专家一直在不断探究中,针对微创手术可能存在的弊端进行了优化,落实无瘤原则,以减少及避免肿瘤细胞沿创面、血管、淋巴管等管道扩散的可能性。”
尽管早筛技术趋近成熟,如何防治宫颈癌的转移,这个难题却还需要攻克。王薇教授团队发现了宫颈癌淋巴转移的新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预判”病灶而进行有效清扫。“就好比打仗,肿瘤会派出能躲过免疫系统关卡检查的信使,它们像哨兵先行出发去‘踩点’,到达它看中的转移部位后,就开始与肿瘤军队联系,招呼来更多伙伴,最后迁移过来一支大部队。”王薇教授用生动的比喻描述道。也就是说,现在已经有技术可以对这些“哨兵”进行追踪,术中在示踪剂的指导下可以进行准确的淋巴结清扫,减少复发风险。
子宫健康关乎生育,也关乎生命
继宫颈癌之后,位于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第二位的子宫内膜癌发病率也在近二十年中逐步上升。在部分西方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超越宫颈癌,在我国的发达城市,此现象也有抬头,发病率与宫颈癌持平甚至超过宫颈癌。
然而,不像宫颈癌有便捷的普及筛查,很多子宫内膜癌患者是无法早期发现内膜在悄声“干大事”的。王薇教授近期便接诊过一位子宫肌瘤患者,接诊时经详细询问得知,该患者有反复不规则阴道出血,遂建议她做宫腔镜检查,结果查出子宫内膜癌。王薇教授为其及时进行了手术,术后患者状况良好。
考虑到子宫内膜癌筛查是有创的,一些医院已经开设了宫腔镜中心门诊,在日间病房即可完成子宫体的刮片筛查;超声也是筛查内膜是否有异常增生/癌变的一大重要手段。另外,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的发展也有振奋人心之处,比如,毛刷型宫腔刷及其相关的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的发展,辅以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数字病理”,可以帮助对人群进行大样本、微创、快速、准确的筛查。并且,对于子宫内膜癌基因测序的研究,也有望达到对大规模人群进行筛查分流的效果。
此外,操作精度更高、拥有灵活机械臂的机器人技术应运而生,近年来持续优化,大大帮助了妇科肿瘤病患得到高质量的精准手术治疗,术后康复快、预后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更加灵活的机械臂和更加完美的无瘤原则落地方案,会为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更加精准、前瞻的肿瘤因子识别技术,会让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得到保证,让我们拭目以待!
除了带领团队用心守护女性全生命周期健康,王薇教授还叮嘱女性朋友们要不断提高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女性除了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惜自己,也不要忽视任何一次不规则阴道出血,要常关注、常体检、常安心。”
|本文原创首发:家庭用药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