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开两门,人财皆难存”,两门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开?

正平看历史 2024-09-20 02:50:58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社会活动中,已形成各种俗语、谚语。这些俗语看似简单易懂,但背后却蕴含了人们对既有经验的总结和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俗语,“一户开两门,人财皆难存”,这句里面的“两门”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会影响钱财呢?它的背后有包含什么科学依据吗?

一、“一户开两门”的含义

这里的“两门”指的并不是院子里的门,而是指房子在主街上的外门,也就是大门或者正门。

正门在风水中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家庭的形象和门面,因为外人对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第一印象通常是从这扇门开始的。

一个家族发生什么大事或者喜事等,如婚丧嫁娶等,一般都会从这扇门进。因此,正门被认为是得到好运的关键。

在古时,人们普遍信奉风水,对房屋的建设非常谨慎,因为他们认为房屋的建设关系到家庭的兴衰和后代的命运。

有钱人家的宅院通常内部结构和朝向都经过精心设计。风水大师在房屋的建造或选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会根据房子的具体情况提出一系列注意事项。

好的风水可以让家族繁荣昌盛,也会保佑后代大富大贵、无灾无难。因此,农村人非常重视房屋的布局。每户人家只有一个正门,这样可以防止院子里气场的流失。

而且,如果一个家庭有两扇门,院子里的气场,也会相对较弱。长此以往,家里的气场不足的话,会导致整个家族的整体运势不好,对人体更是有害。

所以,只有在一个家庭中的亲人相处不好时,他们才会选择在一个家庭中开两扇门。所以在古时的农村有这种情况,很可能就是家庭内部不和谐,家庭内部存在分歧。对他们来说,相当忌讳。

二、为什么会“人财皆难存”呢

在当今社会,兄弟分家是很常见的。然而,在商鞅变法前,社会普遍处于“氏族”状态,一个家庭的成员大多住在一起,以确保有足够的劳动力承担家庭生产,共同为家庭的繁荣而努力。

只是这样一来,对赋税和征兵等十分不利,商鞅就提出分家。

子孙后代们虽然分家了,但分家后仍有许多家族住在一起,尤其是大户人家,只是拥有各自的房子而已。

从钱财的角度来看,只要兄弟们心往一处凝聚,力往一处使,不管这个家族曾经多么穷困,经过几代,这个家终究会兴旺起来。但如果“一户开两门”,这意味着兄弟俩存在很大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亲人之间相互躲避,灾难来袭时难以共同抵抗,最终导致家庭破裂和家人之间互相猜忌,产生嫌隙。

由此可见,这句谚语并不迷信,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如果一个家庭中的两个兄弟发生了争吵,自然是不利于家庭的整体发展的。

另一方面,外人发现你的家庭成员不团结、不和谐,然后利用这一点小题大做,挑起兄弟间的矛盾,也是极有可能的。

此外,还有一句老话叫“家和万事兴。”如果一个家庭,尤其是大家族不团结,问题只会越来越多。问题越多,麻烦就会接踵而至,家庭也就很容易走向衰败。

因此,这句古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尤其是它背后的含义,更多的是对后人的一种警示。只有兄弟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合作,才能促进家族繁荣发展。

0 阅读:13
正平看历史

正平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