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安妇韦绍兰,不幸怀了日军的孩子,婆婆:生下来吧,当个寄托!

青陌读史 2025-01-26 19:12:19

2023年12月7日,一位名叫罗善学的老人因病去世。其实,罗善学只是一位普通的农民,他之所以引发人们的关注,是因为特殊的出身。

罗善学的父亲是一名侵华日军,母亲是一名命运悲惨的慰安妇,通过纪录片《三十二》,国人知道了这对“可怜”母子的故事。

罗善学的母亲名叫韦绍兰,她人生的转折点发生在1944年。这年,日军集合重兵疯狂进攻桂林。

时年24岁的韦绍兰就是桂林荔浦县人,此前她只听过日军的暴行,还感受不到日军到底有没人性。

不过韦绍兰听说日军见到女儿就抓,内心有些害怕,但她转念一想,自己家地处偏远,只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村庄,应该不会被日军发现。

事实证明,韦绍兰低估了日军的“扫荡”能力,1944年冬,在韦绍兰背着女儿上山干活时,不幸被一队日军发现。

看到侵华日军那一刻,韦绍兰两腿发软,她本能想跑,却被日军紧紧包围住,其中一个日军还挑断了她背女儿的绳子,听到女儿的哭声,韦绍兰浑身颤抖着。

十几分钟后,韦绍兰母女二人被日军押到了车上,从这一天起,她沦为了毫无尊严、备受日军侮辱的慰安妇。

当天晚上,韦绍兰就被四五个日军侵犯,她本能反抗却被扇耳光,韦绍兰还是不屈服,日军却将锋利的尖刀对准了她年幼的女儿。

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为了保护女儿,韦绍兰只能选择屈服,此后长达三个多月的时间里,韦绍兰每天遭受着不同日军的欺负。

在纪录片的采访中,老人家含泪说:“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日军都不放过我,我想死,可为了女儿我只能活着!”

既然死不成就要想办法逃生,韦绍兰装作顺从的样子,任由日军摆布,但趁着日军不注意,她一直在寻找逃跑的机会。

终于,那天趁着日军外出扫荡的时机,韦绍兰背着女儿跑回了阔别三个月的家,因为中途不敢停歇,到家时韦绍兰的双脚都是血泡。

本以为家是避风港,没想到丈夫竟然冰冷地问:“你还知道回来?”显然,丈夫已经知道了她的遭遇,可她有什么错呢?

此后几日,虽然夫妻俩同床共枕,但丈夫对她的嫌弃却未曾减少,心里委屈的韦绍兰,因为经常半夜哭泣,眼睛都红肿了。

但命运的残忍超出了她的想象,不久后,心爱的女儿又 因病夭折,这双重打击,让韦绍兰彻底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她想到了自杀。

万幸邻居发现及时,才救了她一命,韦绍兰想死的心却没有动摇,就在她觉得生活无望时,婆婆心疼地说:“活下去,就有希望!”

除此外,婆婆还劝自己的儿子,韦绍兰是受害人,要怪也是怪日本人,谁知丈夫的态度刚有缓和,韦绍兰却发现自己怀孕了。

根据时间推算,孩子是侵华日军的,韦绍兰无法接受自己怀上日本人的后代,丈夫更是暴跳如雷,要求她打掉孩子。

关键时刻又是婆婆站出来分析利弊,婆婆说:“你遭受了三个月的羞辱,身体受伤了,要是再放弃这个孩子,恐怕以后很难怀孕了,留下吧,当个寄托!”

婆婆的一番话,让韦绍兰决定生下这个孩子,毕竟他也是自己的骨肉。就这样,历经十月怀胎,韦绍兰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叫罗善学。

从儿子降生那一刻起,丈夫就仇视他,甚至都不正眼看一下,每当罗善学叫:“爸爸”时,父亲就狠狠地瞪着他。

父亲的排斥,导致罗善学性格内向、自卑,韦绍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她又无力改变这一切。

在10岁之前,罗善学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他只知道父亲不喜欢自己,但喜欢弟弟,而且,村里同龄的孩子也很讨厌他。

直到有一天,罗善学和弟弟发生了争吵,弟弟指着他说:“你不是爸爸的孩子,你是日本人的孩子!”时,罗善学才跑去问母亲。

可回应他的却是母亲的沉默和眼泪,罗善学仿佛知道了答案,这些年的备受冷落也终于有了解释。

除了在家里不受待见外,在学校的罗善学也遭受着同学的冷嘲热讽和排挤,这也导致罗善学早早地走出了校门。

放弃学业的罗善学,每天拼命地干活,希望可以得到父亲的认可,可父亲的态度始终没有改变,这让罗善学很苦恼,毕竟他无法选择自己的血统。

终于,在一次又一次的被藐视中,罗善学爆发了,他愤怒地问母亲:“为什么要把生下来?”母亲除了叹气还是叹气。

转眼罗善学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但相亲了五六次都没有成功,这导致罗善学的自卑达到了极限,他干脆放弃了结婚的念头。

此后罗善学的生活进入了很单调的状态,每天就是干活,很少和外界人接触,韦绍兰也曾后悔过,但一切都无法重来了。

虽然父亲不承认自己,但罗善学却很孝顺,在父亲病重的时候,都是他床前床后的伺候着,慢慢地父子俩才和解。

父亲去世后,弟弟也选择搬离了家且极少回来,只剩下母子俩相依为命。

罗善学慢慢理解了母亲的难处和内心的痛苦,他不再和母亲较劲,他们的生活终于进入了一种很平和的状态。

随着记录片《三十二》拍摄,韦绍兰和罗善学也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原本导演担心采访韦绍兰时,她会情绪失控。

但真正接触后,导演发现韦绍兰已经选择和过去的苦难和解,阐述那些经历时,她语气平静,内心毫无波澜。

反倒是罗善学显得有些过激,提到那个“日本父亲”,他说:“如果知道他是谁,我会杀了他的!”

而且他很悲观,直言:“母亲要是不在了,他就自尽!”韦绍兰听后却说:“好好活着!”这四个字她说的很轻,却是她对儿子的叮嘱。

2019年5月5日,内心备受煎熬的韦绍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她走时没有什么遗憾,唯一不甘的是,没有等到日本人的到道歉,还有找回自己的尊严。

母亲去世后,罗善学没有自尽,反而说:“只要给我一碗粥,我就可以活着!”每次有志愿者来看望他时,他都笑呵呵地接应,他终于学会了像母亲那样看待人生的不公。

如今罗善学也离开了人世,母子俩终于可以团圆了,其实他们都是战争的产物,不应该被歧视!真正应该被批判的,是那些发动战争的人,而不是受战争摧残的百姓!

0 阅读:5
青陌读史

青陌读史

欢迎关注!欢迎点赞青陌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