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旗人是满清八旗的重要组成部分,满清王爷到下五旗任职,满清皇帝都要送给他一两个汉军八旗牛录当奴才(满洲八旗和蒙古八旗自然也有,满洲八旗一次送6到8个牛录,蒙古八旗两个)。汉军八旗在满清入关时作用巨大,帮助了满清坐稳江山,可满清皇室对他们却并不看重,不但频繁羞辱汉军八旗,还对他们卸磨杀驴。
在满清入关之初,由于连年战争,地道的满洲八旗损失巨大,截止到顺治十一年满洲八旗可以动员的壮丁就只剩了4万9660人,加上地道的满洲八旗很难在春季、夏季这些天花高发季节作战,八旗军不得不重用汉军八旗,用汉军八旗监视绿营军稳住形势。在雍正年以前,九成多的绿营军高级军官都是汉军旗人担任的。汉军八旗的成员还有翻译和文化优势,能和汉人官员交流,这是“弯弓强射,国语娴熟”满洲八旗们做不到的,于是汉军八旗成员成了满清初年督抚的首选。从顺治年间到康熙二十年,满清任命了196个总督、巡抚,其中有176人是汉军八旗成员。
不少著名历史事件的背后就是汉军八旗在推动的,比如帮助满清击败大西军、剿灭李自成余部的四川总督李国英就是正红旗的汉军,在江南杀得士绅人头滚滚的朱国治是正黄旗的汉军旗人(吴三桂起兵前就干掉了他),剿灭吴三桂的孙思克是汉军正白旗,帮康熙稳住湖广形势、挡住吴三桂的的蔡毓荣也是汉军旗人。
汉军旗人不但作战能力强,还有满洲八旗官员缺乏的治理能力,是满清夺取天下的重要助手。但到了康熙二十年以后,康熙就对汉军旗人横挑鼻子竖挑眼,把汉军旗人担任省部级官员的比例从八成以上降到5成,到雍正乾隆父子当政时期汉军旗人担任的省部级官员就只占了一成多(雍正时期四分之一,乾隆时期不到10% ),这些空出来的位置都给了满洲八旗。在雍正、乾隆时期,满洲八旗子弟也都是人人一口京片子(甚至出现了多铎的后代不会说“国语”的囧况),满清就不再需要汉人八旗充当中间商。
汉军旗人不但要给满洲旗人让出高级职位,还在乾隆年间让出了很多八旗名额,可谓是损失惨重。满洲八旗抢了这些编制不算,还处处编排汉军八旗,雍正就公开说出了“汉军……做官习气,为人风俗,一无可取”的评价,还要八旗人家“当以满洲旗下旧规训教子孙,不可流成汉(军)习”这样的话,在八旗内部,说谁是汉军习气就是骂人,所谓杀人诛心不过如此。
汉军八旗造反了没有?那自然是没有,因为在满清内部,他们的升迁要比普通人好得多。雍正把汉军八旗骂成了人渣,但全国督抚四分之一左右的职位还是给了八旗汉军,44万八旗军汉军抢到了41个督抚职位,是普通汉人当官机会的N倍。汉军八旗别说职位被抢,就算全家被杀了大半个户口簿,他们也愿意给满清皇帝跪下。汉军三王几乎人人都和满清有血仇,结果还是投降了满清。满清初年李成梁家族被八旗军杀得人头滚滚,部分成员甚至要逃难到朝鲜半岛,李成梁的后人李荫祖25岁当了总督后,李成梁家族的成员也就忘了当年的仇怨。
就因为满清真给汉军旗人好处,他们到了满清末年还是满清的好奴才。辛亥前后,在地道的满洲旗人都要造反时,凤山(广州将军)、赵尔丰(四川总督,他哥哥就是赵尔巽)、赵尔巽(张作霖的上司和亲家,在张作霖的帮助下一度替满清皇室保住了东北)等汉军大佬反而忠心耿耿,凤山、赵尔丰在努尔哈赤子孙都没了多少抵抗意志的前提下,依旧和革命群众奋战到底,做了满清的殉葬品。
奴清就是无智无德的寄生体,它提倡重用那些道德和学识都劣等的奸戾小人,如孙之獬洪承畴 吴三桂晋商等。举个简单的例子说说奴清的文明退步,从先秦开始到明朝,书籍是有标点符号的。奴清搞四库全书把古书的标点符号全去掉了。
明朝皇帝是因为太看得起大臣,才打大臣们的屁股吗?[得瑟]
汉军旗人一直是满清核心主干,打归打骂归骂关起门来还是一家亲
你此任光景立志甚好,闻你甚实心任事,朕甚嘉悦。总之尔等汉军,从前做官习气、为人风俗一无可取,惟将旧染污俗尽情改革,立志做一人物,垂名竹帛,一诚对越神明,自然日增日进,不但一生功名平顺,实遗福于子孙之道也。除此为国为民秉公持正之外,余无良策也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是跟着好处走的,谁给的好处多就会效忠谁。
清朝灭亡的本质是,上亿人口给几十万陪葬,那都是小意思。
汉奸连他的主子都看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