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公元761年,作者结束了长达数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来到四川定居。他亲自耕种,与农民一起劳作,对春雨的感情很深。
成都草堂落成两年之后,一个春雨的夜晚,作者有感而发,遂有此诗。
整首诗描绘了一个静谧安适的场景,可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夜深人静,细密绵长的小雨悄悄落下,毫不喧闹,毫不张扬,一心一意滋润万物。
云朵厚重,遮盖得野外的小路一片漆黑,放眼望去,只能看见远处江面的点点渔火。
想必明天拂晓之时,经过小雨一夜的浇灌,成都城内一定会草更绿、花更红,枝叶更加青翠。
住有屋,食有粟,生活安定,心情闲适,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春雨声,想象着今年的丰收景象,我们也为诗人感到高兴。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开始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军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湘江途中。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
世界第三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