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旅合编为纵队,旅领导均升一级,两位政工干部没同意,旅长调走

从阳化石 2025-04-04 05:07:11

1945年6月,中原突围时1纵1旅皮定均部奉命牵制敌人,掩护主力部队向西突围,任务完成后自行突围。对于向哪个方向突围,上级让他们自己定夺。旅部一开始选择向北突围,抵达伏牛山,但形势不乐观,最终决定向东突围。

东部也是敌人部署的重点,但经过一边作战,一边急行军,最终突破重围,抵达苏皖地区,部队损失不大,用完完整建制,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军事奇迹。作为旅首长的皮定均、徐子荣、郭林祥功不可没。因为只有通过军事作战,与政治思想集合才能完成此项壮举,二者缺一不可。

抵达苏皖后,华中军区主要领导希望该部编入华中作战序列,让华中一个旅与该旅合编成为一支野战纵队。这样皮旅旅部首长都可以晋升一级,皮定均担任纵队司令,另一个旅主官担任政委,徐子荣担任政委,郭林祥等担任下辖旅政委、旅长等。

面对如此情况,这把旅领导给为难了,部队虽然突围到苏皖,可在建制上隶属于中原军区1纵,而且没有接到上级命令,部队可能要归建,到时候怎么办。徐政委让郭林祥发布一下意见,郭林祥认为合编不妥当,编入华中建制也不合适。部队可能要归建,而且也没有跟上级请示就把部队留下。

华中军区首长对他们的决定很尊重,上级不同意,部队也不好决定去留。因此,该部虽然改编番号,可一直保持独立性,配合协助华中部队作战。

在华东战场上,该旅打不少硬仗,涟水保卫战与兄弟部队歼面敌人9000余人,有效掩护华中后方机关和物资向善的转移。在盐城保卫战中,与兄弟部队歼灭敌人6000多人。此后的鲁南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等一次比一次打得惊险。部队充分历练。

当华中部队与山东部队合编为华东野战军后,该旅改为独立师,而原旅长皮定均调离,到6纵担任副司令。也就是说该部只有他被外调,其他将领继续在该部工作。

1947年底,部队奉命归建晋冀鲁豫军区,奉命正式扩编为纵队,在徐向前领导下坚持内线作战。

徐子荣担任该部后纵队政委,郭林祥担任纵队政治部主任,皮定均留在华东一直担任6纵副司令、副军长。

解放后,按照皮定均的职务可授予少将,上级对他在中原突围的战绩,改为中将。

1 阅读:2
从阳化石

从阳化石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