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清翰林嫌弃共产党没文化,拒绝团结抗战,毛主席:让舒同写封信

若尘看文化历史 2024-09-30 17:32:36

前清翰林嫌弃共产党没文化,拒绝团结抗战,毛主席:让舒同写封信

1936年,陕北旬邑县。一位前清翰林拒绝与共产党合作,理由令人震惊:“共产党都是没文化的土包子。”这话要是传到现在,恐怕会引起轩然大波。然而,一封信却改变了这位翰林的看法。这封信的作者,就是后来被毛泽东称为“党内一支笔”的舒同。

舒同是个什么来头?说起来,他的故事简直像是从民间传奇里走出来的。

想象一下,在21世纪的今天,一个农村娃没钱买笔墨纸砚,就用嫩竹做笔杆,黄麻当笔尖,红石粉磨墨汁,芭蕉叶当纸张。这不是在拍古装剧,而是舒同小时候的真实写照。

这个穷孩子硬是靠着这套“土方法”,把字练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十几岁就成了方圆百里有名的“神童”,连县长都对他赞不绝口。要搁现在,这孩子怕是要上“最强大脑”了。

人家说,英雄不问出处。舒同就是从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一步步走上了革命道路。1926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家乡第一个共产党员。这在当时,可是要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啊!

舒同的才华很快就被毛泽东发现了。有一次反“围剿”前的誓师大会上,毛泽东写了一副著名的对联。舒同受到启发,也在村里墙上写了不少鼓舞士气的标语。毛泽东看到后,连连称赞。

从此,舒同就成了毛泽东的“御用书法家”。长征时期,这位“书法家”的装备可有意思了:马背上还带着文房四宝。一边行军,一边在马背上练字,被毛泽东称为“马背书法家”。这画面,怎么看怎么像武侠小说里的绝世高手。

话说回来,就是这么一个“马背书法家”,用一封信改变了那位看不起共产党的前清翰林的看法。

当时,共产党急需团结各界人士共同抗日。可那位叫萧芝葆的前清翰林,对共产党的印象就跟现在有些人对“网红”的印象差不多——觉得都是没文化的土包子。

毛泽东知道后,二话不说,让舒同写封信给这位翰林。结果呢?萧芝葆看完信后,惊得下巴都要掉了:“这封信不仅字写得漂亮,文笔也比我好!”

这下可好,萧芝葆彻底改变了对共产党的看法,痛快地答应出任边区参议员,支持抗日。这一手,要搁现在,怕是要被称为“神级公关”了。

舒同的才华可不止于此。他还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题写了校名和校训。1937年,他当上了八路军总部秘书长。到山西宣传抗日时,不仅口才了得,还现场挥毫泼墨,吸引了一大批热血青年参军。这阵势,简直就是古代才子参加科举考试时的盛况。

在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舒同用一支笔,不仅写出了优美的书法,更书写了革命的篇章。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共产党不光有勇敢的战士,还有满腹经纶的文化人。

舒同的故事,从“马背书法家”到“党内一支笔”,用他的才华为党和人民服务。有人说,真正的才华不在于炫耀,而在于为人民服务。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每个人都能找到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舒同用笔墨写就了自己的人生,也为中国革命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 阅读:38

若尘看文化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