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一年后,才知毛主席1957年的预言精准无误,令人十分感叹

赛买讲育儿 2023-03-01 16:45:06
前言

2022年2月24日,俄乌战争爆发。

军事实力方面,俄罗斯排名世界第2,乌克兰排名世界第24。看起来,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争。

正如专家预料,战争刚开始,俄军占据上风,一路打到基辅。但随着战线拉长,俄军节节败退,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其实早在1957年,毛主席访问苏联时,他老人家就对赫鲁晓夫说过:

“苏军有三大弱点,现在不重视,将来必成大患!”

如今,俄乌战争已经过去一年了,才知毛主席1957年的预言精准无误,令人十分感叹!

那么,毛主席说苏军有哪三个弱点?赫鲁晓夫怎么认为?

别急,咱往下看。

不适合现代战争

苏军第一个弱点是:不适合现代战争。

虽然二战时苏联打败德国,被誉为世界第一陆军,但冷战后战争形势已有所改变。

看到美军的飞机和航母,毛主席大胆预测,未来战争将是海陆空结合的高科技战争。而这恰恰是苏军最薄弱的地方。

苏军不适合现代战争,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过分依赖陆军。

苏军有过两次战争危机。

第一次在1812年,对手是拿破仑的60万大军。

第二次在1941年,对手是希特勒的500万大军。

这两次对手不一样,但救世主都一样:陆军。苏联是陆地大国,各种原因决定它在战争时期过分依赖陆军。

玩过《红警》的都知道,苏联陆军强大,有“天启坦克”、“V3火箭”。相比陆军,除了“基洛夫飞艇”,苏联海军和空军就没什么出名的装备。

1957年,毛主席预感到现代战争主导者将是空军和海军,苏联人不改变陆军为主的思维,将来一定吃大亏。

“未来战争,一定是海陆空结合,光靠陆军,远远不够。”

冷战开始后,苏联虽然制造了高科技海空装备,如“图-160”白天鹅轰炸机、“台风”级核潜艇,但整体方针还是以陆军为主,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苏军的整体实力。

第二,苏军信息化程度低。

早在1958年,美国军方就发明“GPS”定位系统,并在1964年投入使用。

反观苏联,直到1985年才建立“格洛纳斯”定位系统,和美国人差了20多年。

就是这20年,让美苏两军在信息化程度、战争认知上拉开巨大差距。

这20年里,美国人一直朝着新时代发展,电子设备不断更新。苏军虽然有很多高科技产物:核潜艇、核动力巡洋舰,但其实一直在原地踏步。

《红警》中,盟军有间谍卫星,苏联却没有。

拥有间谍卫星,就拥有全图视野,非常方便。苏联没有间谍卫星,只能靠小狗探索,非常被动。

游戏根据现实改编,通过游戏装备,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现实中苏军的弱点。

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继承苏军装备和思维的伊拉克人,在三个月内签订停火协议,震惊世界。输掉海湾战争的不光是伊拉克,还有死去的苏联。

此战之后,世界各国开始建设信息化军队,战争进入新时代。

截至目前,全球共有四大导航系统: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欧盟伽利略和我国北斗。

只要GPS还在,俄罗斯就不可能在美国人身上占到一分便宜。

第三,过于依赖地理优势。

冰天雪地的地理优势,帮助苏联人一次又一次取得胜利。

二战时,德国士兵穿着夏装在苏联过冬。这种条件下,上帝也赢不了苏联。

现代战争是全天候战争,雪地也好,沙漠也罢,只要红外线一扫,就直接锁定目标。

正所谓“慈母多败儿”,苏军被地理优势惯坏,一旦没有这个优势,实力必定大减。

1957年,苏联人刚在匈牙利大获全胜,得意洋洋。赫鲁晓夫完全不把毛主席的忠告放在心上,甚至有点想笑。

1985年,当苏联人决定从阿富汗撤军时,不知道还有没有人记得,1957年有位中国伟人曾给过他们忠告。

苏军打不了持久战

苏军第二个弱点是:不能打持久战。

这个弱点说白了就是8个字:“人口太少,战线太长。”毛主席会这么想,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粮食问题。

苏联虽然是世界第一大国,面积高达2200多万平方公里,但绝大多数国土在亚寒带和寒带,非常不适合粮食生产。

要知道,战争一旦开打,会消耗许多粮食。打一天两天还行,但要打一年两年,没有充足的粮食,必败无疑。

虽然苏联有大量的油气资源,看起来地大物博。但到了战争时期,石油远没有粮食重要。

看看大洋彼岸的美国,虽然面积只有937万平方公里,不到苏联一半,但人家位置好啊,大部分国土都在温带,适合粮食种植,一直是世界第一农业强国。

这就好比买房子,苏联买了套200平的4室2厅,但地段在郊区,要学校没学校,要医院没医院,最近的公交站还得骑单车去。

美国虽然买了套100平的3室1厅,但地段在市中心,附近不光有学校医院,还有购物广场,一出门就是地铁站。

苏联要是和美国换个地理位置,世界格局早就是“一超多强”,根本不可能有冷战。

第二个原因:人口问题。

苏联鼎盛时期,人口达2.8亿。虽然总人口多,但人口密度严重不足。

这种现象在和平年代是好事,人均国土面积大,人人都是地主老财。可一旦开战,人口问题绝对会成为隐患。

《红警》中,相同兵力下,肯定是占地小的一方容易取胜。

占地多的一方战线太长,军队分布不平衡,只要被敌人找到漏洞,就会一败涂地。

占地小的那一方,军队比较集中,操作方便,毫无防守压力,只要等对手失误就行。

第三个原因:经济问题。

不管是以前的苏联,还是现在的俄罗斯,虽然都是军事强国,但从来不是经济强国。战争除了比军事装备,还要看经济实力。没有卢布,就没有武器。

《红警》中,许多大佬上来就打对手矿车,为何?

因为没了矿车,就没钱造资源。开局后,谁能抢到更多经济,就能造出更多坦克,形成蝴蝶效应,奠定胜局。

苏联是典型的“重军轻一切”,为了和美国搞军备竞赛,把大量支出投入到军事上,导致经济建设十分拉跨。

冷战时期,我们经常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苏联拥有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军队,但他们的老百姓却在街上抢面包。

1979年,苏联发动阿富汗战争,一路高歌猛进,势不可挡。

但随着战线拉长,苏联在阿富汗陷入泥潭,最后灰头土脸撤军,让世界看清自己的弱点。

骄兵必败

苏军第三个弱点是:过于自大,骄兵必败。

二战时,苏联打败德国,奠定同盟国胜利,国际地位一跃而起。冷战后,它更是和美国争霸,成为世界第二强国。

一连串的成绩让苏联人飘了,开始不把其他国家放在眼里。我们可以通过三件事,看出苏联人当时有多飘。

第一件事:匈牙利事件。

1956年,苏军进入匈牙利,震惊世界。

按理说,匈牙利是苏联同盟国,战争时帮个忙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匈牙利当时没和北约开战,自己内部出了状况,这时候苏联人过来搅局,完全不把匈牙利当主权国家看。

这件事让苏联失去了人心,其中就包括许多东欧国家。

第二件事:海军基地事件。

1958年,苏联想在我国建海军基地,引来中共高层不满。

在苏联眼中,中国就是随便使唤的小弟,毫无尊严和主权。

苏联人的傲慢最终酿成恶果,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在南方失去一个好朋友,多了一个敌人。

第三件事:布拉格之春。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想建立新的社会模式,遭到苏联当局反对。

同年8月,苏联大军压境,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将新生的社会模式扼杀在摇篮里。

1969年4月,捷克斯洛伐克领导人辞职,苏联扶持傀儡内阁上位。

捷克斯洛伐克是华约国家,最后被华约老大打进国门,真是讽刺。

这件事给所有华约国家敲响警钟,想过好日子就得按苏联人要求来。苏联人一旦不开心,就会翻脸不认人,随时打到你家门口。

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红警》中,再强的玩家,也打不赢七、八个和他水平相同的对手。

八人混战中,想要赢下胜利,必须找到同盟。1V7,只有死路一条。

冷战后,苏联虽然在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大秀肌肉,却失去了人心。

1991年,苏联解体那一晚,在电视机前开心的,不止美国人。

小结

1957年,毛主席说出苏军三大弱点,赫鲁晓夫却不以为意,一意孤行。

现在,时间证明了一切,苏联早已沉睡在历史长河中,俄罗斯现在深陷战争泥潭。

毛主席不愧为一代伟人,以小见大,看透未来。

最后,愿世界和平,没有战争。

0 阅读:10
赛买讲育儿

赛买讲育儿

大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