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将赴大陆祭祖的新闻在两岸引起热议。而他访陆时间正好与据传的蔡英文访美时间重合,再加上岛内各方都在对临近的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年”进行预热。一些大陆学者已经在激辩,到底是国民党还是民进党上台有利于两岸统一。对此,我们不妨跳出“二选一”的务虚,考虑促统的“高颗粒度”问题。
台湾地区县市选举,与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密切相关。鉴于台湾地区政治制度、政党运作的特点,台湾地区执政当局与各县市间的关系复杂微妙。对大陆来说,在压力导入,优化台湾地区政治版图,扩展对台工作回旋空间,加强台湾社会认知引导等方面具有动作空间。
一、机制的背景
台湾是中国的台湾,大陆围绕台湾地区选举开展工作天经地义,我们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打一些明牌。搭建新平台,打造新工具,应坚持以我为主,把握力度、影响可调,时机、对象可控的原则。关于开展对台工作综合升级的适度实践,中央可考虑设计推行“台湾地区县市选举报告机制”。
二、机制的核心内容
要求进行选举的台湾地区县市,在领取当选证书后30天内,提报本县市选举结果的报告。
报告主要内容包含一表一文,一表内容包括县市领导人及所属政党有关信息;一文内容为该县市选举工作情况的介绍,该县市对有关大陆工作的整体规划。
相关举措如下:
(一)未按期提报报告的县市,“由于无法对县市行政长官的施政意图作出有效判断”,暂停审批该县市所属所驻企事业团体赴大陆开展商贸及其他相关工作;对于该县市所属所驻的已经在大陆开展业务的企事业团体启动白名单审核机制;
(二)按期提报报告的县市所属所驻企事业团体可正常审批赴大陆开展业务的申请,且可提出通行、税务等相关方面的便利及优惠申请。制定配套便利及优惠清单,严控审核对象及审批数量,对相关企事业团体发放申请许可;
(三)逾期30天以内提报报告的县市,恢复该县市所属所驻企事业团体赴大陆开展业务的申请,但关闭便利及优惠申请窗口。
(四)逾期30天以上仍未提报报告的县市,该县市领导人任期内暂停县市所属所驻企事业团体赴大陆开展业务的审批。
(五)设立并公布免予报告县市白名单,并依据当选人及所属政党,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将部分县市列入白名单。
三、机制的发布方式
依据现实情况考虑两种发布方式:
(一)若有意突出强势姿态,则直接发布推行“台湾地区县市选举报告机制”;
(二)若有意突出“善意”并霸占道义高点,可依据前述“相关举措”中第(二)条,发布“便利及优惠举措”,将该机制核心内容作为获得便利及优惠举措的条件予以发布。
四、“正反两用”发挥机制作用
台湾地区的政治版图、社会运转及大众舆情有其自身特点。这一机制在不同县市的使用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鉴于台湾选举政治的党争属性,此项机制可以“正用”或“反用”。例如将某些县市加入免予报告白名单,反倒可能恶化该县市的政治稳定环境。在县市选举中大胜的政党,反倒可能不利于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获胜。使用一项工具所产生的正面效应或反面效应都可以加以利用。
开展对台工作重在实践。利用台湾地区县市选举开展对台工作探索实践,既可为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提前布局,增设动作窗口,同时留有两年时间围绕此次实践可能出现的系列效应“查缺补漏”,也可为未来在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中引导社会舆情进行演练,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价值很高。
在台湾地区选举中发挥作用,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课题。在国家发展大势及国际风云背景下,应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九二共识”,守住基准底线,力争和平统一。在向广大台湾同胞和友好团体释放善意的同时,对台岛内部分裂势力破坏两岸和平稳定,制造极端状况的准备越充分、越有力,对台工作工具越丰富,实现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