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嫌妻丑不愿娶,大婚当日甩脸要出走
江南水乡,有一座被云雾缭绕的青山,名曰翠微峰。
山脚下,有个小村庄,名叫柳河村,村里住着一户姓李的人家,家中有个年轻的书生,名叫李慕白。
这李慕白自幼聪慧过人,满腹经纶,是村里出了名的才子。
然而,命运弄人,他的人生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婚姻,而变得波诡云谲。
李慕白的父亲早年因病去世,留下他与母亲相依为命。
母亲张氏是个勤劳善良的女子,为了儿子的前程,她日夜操劳,积攒下一些银两,打算为儿子寻一门好亲事。
村东头有个王老汉,家中有个女儿,名叫王翠花,虽生得不算绝美,但也是端庄贤淑,勤劳能干。
张氏与王老汉商议后,便为李慕白和王翠花定了亲。
然而,李慕白却对这桩婚事极为不满。
原来,他自视才高八斗,总想着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娶个如花似玉的贵女为妻。
而王翠花,虽然贤惠,但相貌平平,根本入不了他的眼。
每当夜深人静时,李慕白便对着窗外的明月唉声叹气,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与对现实的无奈。
转眼间,到了大婚之日。
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喜气洋洋,张灯结彩,为这对新人祝福。
而李慕白却一脸愁容,仿佛要参加的不是自己的婚礼,而是别人的葬礼。
他心中暗自盘算,趁着夜色,偷偷溜走,去寻找那心中的“真爱”。

夜幕降临,月华如水,李慕白趁着宾客们酒酣耳热之际,悄悄溜出了新房。
他沿着村后的小路,一路狂奔,心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
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他。
就在他即将逃出村庄的那一刻,一道黑影突然从路边的树林中窜出,拦住了他的去路。
“何人在此装神弄鬼?”李慕白吓得倒退几步,大声喝道。
“哼,我是你师娘,你竟敢不认识我?”那黑影冷哼一声,露出了真面目。
原来,这黑影竟是李慕白的师娘,翠微峰上清虚观的道士之妻,人称“玄机子”。
李慕白心中一惊,连忙躬身行礼:“师娘,您怎么在这里?”
“我若不在此,岂不是要错过你这场好戏?”玄机子冷笑一声,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李慕白的心思。
李慕白心中一紧,他知道师娘精通玄术,自己这点小心思恐怕早已被她识破。
于是,他强作镇定,道:“师娘,您误会了,我只是……只是想去村外散散心。”
“散心?
我看你是想去寻那别家的贵女吧?”玄机子冷笑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嘲讽。
李慕白脸色一变,心中暗叫不好,但嘴上仍强硬道:“师娘,您别乱说,我……我没有。”
“哼,有没有你自己心里清楚。”玄机子不再理会他,而是转身向村中走去,“跟我回去,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李慕白无奈,只好跟在师娘身后,回到了村庄。
此时,新房内,王翠花正独自坐在床边,心中忐忑不安。

她听说新郎在婚礼上失踪,心中既惊又怒,但又不敢声张,只能默默祈祷新郎能早日归来。
李慕白推开新房的门,只见王翠花一脸惊愕地看着他。
他心中一软,但随即又想起了自己心中的“真爱”,于是硬起心肠,道:“翠花,对不住你,我心中已有他人,不能与你共度此生。”
王翠花闻言,泪水夺眶而出,她颤抖着声音道:“慕白,你……你怎么能这样?”
李慕白不忍再看,转身欲走。
就在这时,玄机子突然出现在门口,她冷冷地看着李慕白,道:“你若敢踏出这个门,我保证你会后悔莫及。”
李慕白心中一惊,他知道师娘的手段,不敢贸然行事。
于是,他强压下心头的怒火,道:“师娘,您这是要逼我与翠花成亲吗?”
“逼你?
哼,这是你自己的选择。”玄机子冷哼一声,不再理会他,而是转身对王翠花道:“翠花,别怕,有我在,他不敢欺负你。”
王翠花感激地看着玄机子,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自己虽然相貌平平,但善良贤惠,定能赢得婆婆和师娘的欢心。
于是,她擦干眼泪,坚定地点了点头。
然而,李慕白的心中却充满了不甘与愤怒。
他暗自发誓,一定要找到那心中的“真爱”,逃离这个束缚他的牢笼。
于是,他开始暗中打听那别家贵女的消息,希望能有机会与她相见。
一日,李慕白在村口偶遇一位游历四方的道士,那道士自称“云游子”,精通奇门遁甲之术。

李慕白心中一动,觉得这是个机会,于是上前请教道:“道长,您可曾听说过江南有一位贵女,生得如花似玉,才情出众?”
云游子闻言,微微一笑,道:“江南之地,才女如云,贵女更是数不胜数。
不过,若要说起生得如花似玉,才情出众的,我倒是想起了一位。”
“哦?
是谁?”李慕白迫不及待地问道。
“此人乃是杭州知府之女,名叫赵婉儿。
她不仅生得貌美如花,更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江南有名的才女。”云游子缓缓说道。
李慕白闻言,心中大喜,仿佛看到了希望。
他连忙向云游子请教如何才能见到赵婉儿。
云游子沉吟片刻,道:“你若想见赵婉儿,需得先通过她的考验。
她常年在西湖边设下诗谜,能解开诗谜者,方有资格见她一面。”
李慕白闻言,心中虽有忐忑,但更多的是兴奋。
他觉得自己才华横溢,定能解开那诗谜,见到心中的“真爱”。
于是,他辞别了云游子,踏上了前往杭州的路途。
一路上,李慕白风餐露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杭州。
他直奔西湖,只见湖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原来,今日正是赵婉儿设下诗谜的日子。

李慕白挤入人群,只见湖边挂着一幅锦缎,上面写着一首七言绝句:“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丝柳如烟。
画舫轻摇碧波上,佳人何处觅芳颜?”
李慕白沉吟片刻,心中便有了答案。
他走上前去,对守在一旁的丫鬟道:“这位姑娘,在下愿一试身手,解开这诗谜。”
丫鬟闻言,微微一笑,道:“公子请。”
李慕白提笔蘸墨,在锦缎上写下自己的答案:“佳人就在此舟中,笑语盈盈暗香浮。
若问芳名何处觅,且看湖畔柳丝柔。”
丫鬟看了答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转身离去。
不一会儿,她回来对李慕白道:“公子才华横溢,请随我来。”
李慕白心中一喜,知道自己终于有机会见到心中的“真爱”了。
他跟着丫鬟,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了一座精致的楼阁前。
丫鬟停下脚步,道:“公子,小姐就在里面,您请。”
李慕白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推开了楼阁的门。
只见屋内烛光摇曳,一位身着红衣的女子正坐在窗前,背对着他,手中拿着一卷书。
那背影,那气质,仿佛画中的仙子,令李慕白心驰神往。
他轻咳一声,道:“在下李慕白,特来拜见小姐。”
那女子闻言,缓缓转过身来。

李慕白定睛一看,只见她生得果然如花似玉,眉眼间带着几分娇媚与灵动,正是他朝思暮想的赵婉儿。
赵婉儿看着李慕白,微微一笑,道:“李公子,你的诗才果然名不虚传。
不知你可愿留下,与我共赏这西湖美景?”
李慕白闻言,心中大喜,连忙点头答应。
于是,他与赵婉儿并肩坐在窗前,一边品茶,一边赏景,谈笑风生,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然而,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只见一位身着黑衣的男子闯了进来,他脸色铁青,看着李慕白,眼中充满了愤怒与杀意。
“婉儿,此人是谁?
你为何要与他在一起?”那男子大声喝道。
赵婉儿闻言,脸色一变,她看着李慕白,眼中闪过一丝歉意与无奈。
李慕白心中一沉,他知道,自己恐怕是卷入了一场复杂的纷争之中……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李慕白看着突然闯入的黑衣男子,心中一阵慌乱。
他虽是个书生,但也知道眼下的情况不妙。
赵婉儿的脸色变得苍白,她轻轻咬了咬嘴唇,似乎想要说什么,却又犹豫不决。
“这位公子,你是何人?
为何擅自闯入?”李慕白强作镇定,试图打听对方的身份。

“哼,我是谁?
我是婉儿的未婚夫,杭州城有名的富商之子,赵子轩!”黑衣男子冷哼一声,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与傲慢,“你一个穷酸书生,也配和婉儿在一起?”
李慕白闻言,心中一沉。
他没想到赵婉儿已经有了未婚夫,更没想到这个未婚夫竟然是个有权有势的富商之子。
他看了看赵婉儿,只见她低着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显然对这个未婚夫并不满意。
“赵公子,我……”李慕白刚想说些什么,却被赵子轩打断。
“你什么你?
我告诉你,婉儿是我的未婚妻,你休想染指!”赵子轩瞪着眼睛,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李慕白心中怒火中烧,他觉得自己被耍了。
他看了一眼赵婉儿,只见她微微摇了摇头,眼中充满了哀求。
李慕白知道,自己此刻若是强行留下,只会给赵婉儿带来更多的麻烦。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道:“赵公子,我李慕白虽是个穷酸书生,但也知道礼义廉耻。
既然婉儿已经有了未婚夫,我自然不会强求。
告辞!”
说完,李慕白转身就走,没有一丝留恋。
他心中明白,这场突如其来的爱情,不过是一场美丽的泡沫,一触即破。
赵婉儿看着李慕白离去的背影,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

她知道,自己虽然生在富贵之家,但心中所爱,却是个无权无势的书生。
她曾试图反抗,试图说服父亲取消与赵子轩的婚约,但每次都以失败告终。
她看着李慕白消失在门外,心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奈。
而赵子轩看着李慕白离去,心中却没有一丝得意。
他知道自己虽然得到了赵婉儿的人,却得不到她的心。
他瞪了赵婉儿一眼,冷哼一声,转身离去。
李慕白离开了赵府,心中一片茫然。
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该做些什么。
他觉得自己像是被命运捉弄了一般,从高高在上的才子,变成了如今这般落魄的模样。
他漫无目的地走在杭州的街头,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充满了孤独与无助。
就在这时,一阵悠扬的琴声传入了他的耳中。
他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白衣的女子正坐在街边的茶馆里,手指在琴弦上跳跃,弹奏出一曲动人的乐章。
那女子生得清丽脱俗,眉眼间带着几分温婉与柔情,正是他曾在梦中无数次见过的模样。
李慕白心中一动,他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心灵的慰藉。
他走过去,坐在女子的对面,静静地听着她弹奏。
那琴声仿佛有魔力一般,让他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姑娘,你的琴声真美。”李慕白由衷地赞叹道。

那女子微微一笑,道:“公子过奖了。
小女子名叫柳如烟,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在下李慕白。”李慕白回道。
“李公子,小女子观你眉宇间带着几分忧愁,可是有什么心事?”柳如烟轻声问道。
李慕白闻言,心中一暖。
他没想到这位素不相识的女子,竟然能一眼看出自己的心事。
于是,他将自己与赵婉儿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柳如烟。
柳如烟听罢,沉默了片刻。
然后,她缓缓说道:“李公子,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无法改变。
你不如放下心中的执念,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李慕白闻言,心中豁然开朗。
他觉得自己仿佛从迷雾中走了出来,看到了前方的希望。
他感激地看着柳如烟,道:“多谢姑娘指点迷津。
在下一定铭记在心。”
柳如烟微微一笑,道:“李公子客气了。
若是有缘,我们或许还会再见。”

说完,柳如烟起身离去,留下李慕白一人在茶馆里回味着她的话。
李慕白知道,自己不能一直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
于是,他收拾心情,决定回到柳河村,面对现实,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当他回到柳河村时,已经是数月之后。
他推开家门,只见母亲张氏正坐在院子里,手中拿着针线,为他缝补着衣物。
看到他回来,张氏惊喜交加,连忙放下手中的针线,迎了上来。
“慕白,你可算回来了!
这些日子你去哪里了?
可让娘担心死了!”张氏拉着李慕白的手,眼中充满了泪水。
李慕白看着母亲苍老的面容,心中一阵愧疚。
他知道自己这些日子让母亲操碎了心。
于是,他跪在母亲面前,道:“娘,孩儿不孝。
让您担心了。”
张氏闻言,连忙扶起李慕白,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娘不怪你。”
李慕白看着母亲慈祥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感激。
他知道,无论自己走到哪里,母亲都会是他最坚强的后盾。

于是,他决定放下过去的执念,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他回到村里,重新拾起了书本,开始专心读书。
他知道自己虽然错过了科举,但还可以参加乡试、会试,只要努力,总有一天能够金榜题名。
而王翠花,也在他的努力下,渐渐原谅了他。
两人虽然没有了爱情,但却有了一份深厚的亲情。
他们一起孝敬母亲,一起经营着这个小家,日子过得平淡而幸福。
多年后,李慕白终于金榜题名,成为了一名官员。
他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赢得了百姓的尊敬和爱戴。
而他也终于明白,真正的爱情,不是建立在美貌和金钱之上的。
而是两个人相互扶持、相互理解、共同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
而那个曾经让他魂牵梦绕的赵婉儿,也早已成为了他生命中的过客。
他偶尔会在梦中见到她,但醒来后,却只剩下淡淡的忧伤和无尽的感慨。
他知道,自己已经放下了那段感情,开始了新的生活。
而柳如烟,那个曾经给他指引迷津的女子,也成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他不知道她去了哪里,是否安好。
但他知道,自己永远都会感激她,感激她让自己走出了那段迷茫的时光,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这日,他办完公事,打算回老家探望老娘。

一回到村里,他发现村里头热闹得很,张灯结彩的,家家户户都忙着办喜事。
李慕白心中纳闷,便拉住一个村民问道:“这咋回事儿啊?
村里咋这么热闹?”
那村民一看是李慕白,笑着说:“慕白啊,你可算回来了!
咱们村啊,出了一个大才子,人家可是考上了状元,今天是大喜的日子,全村都在给他庆祝呢!”
李慕白一听,心中一震,问道:“状元?
谁啊?”
村民笑道:“还能有谁,不就是你那自小一起玩到大的铁哥们儿,李大山嘛!”
李慕白一听,愣住了。
李大山?
他记忆中那个和自己一起摸鱼掏鸟窝、总被村里人笑话的小子,居然考上了状元?
他赶忙往李大山家赶去,到了他家门口,只见那里围满了人,都是来道喜的。
李慕白挤了进去,一看,还真是李大山,穿着大红状元袍,戴着金花乌纱帽,一脸喜气。
“大山!”李慕白喊道。
李大山一看是李慕白,高兴得从椅子上蹦了起来:“慕白!
你可算回来了!
来来来,快坐快坐!”

两人一坐下,李大山就连忙给李慕白倒茶:“慕白啊,你这些年在京城过得咋样啊?”
李慕白叹了口气:“也就那样吧,当了个小官,混口饭吃。”
李大山一听,连忙摆手:“慕白啊,你这话可就不对了。
咱俩从小一起长大,我还能不知道你的本事?
你要是只混口饭吃,那这天底下还有谁能当大官啊?”
李慕白一听,笑了:“哈哈,大山啊,你这嘴皮子还是这么溜。
对了,你这状元是咋考上的啊?”
李大山笑了笑:“慕白啊,不瞒你说,我其实这些年一直在用功读书。
我知道自己没你有天赋,所以我就只能拼勤奋了。
这些年,我几乎每天都在读书,没日没夜的。
这次能考上状元,也是侥幸。”
李慕白一听,心中感慨万分。
他这才明白,原来自己这些年虽然做了官,但却失去了当年的初心。
他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勤奋努力,而是开始享受起权力带来的好处。
他觉得自己应该向李大山学习,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两人在屋里聊了一会儿,李大山就拉着李慕白出去喝酒。
村里人一看是李大山和李慕白,都纷纷过来敬酒。

两人一直喝到半夜,才醉醺醺地回家。
第二日,李慕白在李大山家吃了顿早饭,就打算回京城了。
他知道自己不能在家里待太久,不然的话,会耽误公务的。
临走的时候,李大山给了他一个包裹:“慕白啊,这是我这些年攒下的一些钱,你拿着。
我知道你在京城开销大,这些钱你先用着。”
李慕白一看,连忙拒绝:“大山啊,你这是干啥啊?
我不能要你的钱。”
李大山一笑:“慕白啊,咱俩啥关系啊?
你还跟我客气啥?
再说了,我这钱也是你给我的。
当年你要不是借给我钱让我上学,我现在还只是个种地的。
这些钱就当是我还你的吧。”
李慕白一听,心中一阵感动。
他没想到李大山还记得当年的事情。
他想了想,也就收下了那笔钱。
他知道,这是李大山的心意,不收的话,反而会伤了他的感情。
回到京城后,李慕白开始更加努力地工作。

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想着升官发财,而是开始关注民生疾苦,为百姓办事。
他的官职也因为这些功绩而不断提升。
一日,他在朝堂上提出了一项改革方案,得到了皇上的赏识。
皇上让他全权负责这项改革。
李慕白心中大喜,他知道这是自己多年来努力的结果。
他回到家中,开始着手准备改革的事情。
他日夜忙碌,废寝忘食。
终于,在他的努力下,改革取得了圆满成功。
他也因此得到了皇上的嘉奖,被提拔为朝中重臣。
这一日,他收到了家中的来信。
信中说他老娘病了,希望他能够回家探望。
李慕白心中一震,连忙收拾东西,准备回家。
他回到了柳河村,一进家门,就看到老娘躺在床上,脸色苍白。
他赶忙跑到老娘身边,问道:“娘啊,你这是咋了?
咋病成这样啊?”
老娘一看是李慕白,眼中流下了泪水:“儿啊,娘没事。
娘就是想着你,想着你能回来看看娘。”

李慕白一听,心中一阵愧疚。
他知道自己这些年光顾着升官发财,却忽略了老娘的感受。
他坐在老娘身边,拉着她的手,说:“娘啊,对不起。
这些年孩儿光顾着工作,忽略了您。
孩儿以后一定常回家看看。”
老娘一听,笑了:“儿啊,你能这么想,娘就心满意足了。”
李慕白在老娘身边陪了几日,等她病情好转后,才返回京城。
他知道自己不能一直在家里待着,还有很多公务等着他去处理。
回到京城后,他更加努力地工作。
他不仅关注民生疾苦,还开始注重官员的选拔和考核。
他提倡“任人唯贤”,让有才能的人得到重用。
在他的努力下,朝廷的政务开始变得更加清明。
而李慕白,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
他从一个只想着升官发财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心系百姓、为国为民的好官。
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那个在柳河村等他回家的老娘,还有那个一直激励他前进的铁哥们儿李大山。
岁月如梭,李慕白在朝廷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但他始终记得自己的初心,记得那个在柳河村等他回家的老娘。

每当有空闲的时候,他都会回到村里,陪老娘聊聊天,吃吃饭。
他知道,这才是他最幸福的时光。
故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咱们说书人讲究的就是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你看李慕白,他虽然一开始嫌妻丑不愿娶,但最终还是明白了生活的真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而那些一直努力向上、不忘初心的人,也终将得到属于自己的回报。
咱们每个人啊,都应该向李慕白和李大山学习,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