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乡村:一个中国农大研究生的回乡日记

历史有小狼 2024-09-28 03:56:57

2020年的春天,一位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回到了那个他出生长大的小村庄。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曾经的泥泞小道如今变成了崭新的柏油马路,村子边缘多了几家现代化的工厂和农产品加工厂。而那些熟悉的老屋、低矮的土墙,却已经变得寥寥无几。村子看似繁荣了起来,但为什么街上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

变迁中的乡土情愫

2020年春,那位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回到家乡时,发现了许多变化。乡村的道路较以往铺设得更加整齐,新建的砖房取代了旧有的茅屋。村庄的边缘,新建的工厂排放的烟雾时而在天空中形成一片阴影。乡村的合并使得原本散落的小村庄现在变得密集,一些家庭不得不迁移到更为集中的居住区。

他走在村中的小路上,可以看到不少外来的机械在耕作,这些大型机械在田间来回穿梭,与曾经人力驱动的犁具形成鲜明对比。村里的老人们围坐在树荫下,观看着这些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操作,他们之间讨论的话题多是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农作方式。

此外,一些原本由村民直接耕作的土地,现已租赁给了几家农业公司。这些公司不仅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还引进了高效益的经济作物。村中的一块大田地被整理成了大片的蔬菜和水果种植园,周围装上了自动喷灌系统。农业大学的这位研究生见到,有专业的农业技术人员在田间巡视,他们检查着每一株植物的生长情况,并用手中的电子设备记录数据。

当地的农民现在更多是在这些农业企业中担任工作,而不再是自己管理土地。他们在企业的指导下进行作业,学习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技术。虽然这种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但也减少了他们对自家土地的直接联系。

在这一连串变化的见证下,那位研究生在日记中记录着自己的所见所闻。他用“哭泣”来形容自己对这些变化的感受,虽然变化带来了发展,但传统的乡土情感和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正逐渐被稀释。

土地承包的转型

自改革开放初期以来,农村的土地经营模式经历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过去,农民家家户户都承包着一小块地,依赖传统的耕作方式种植粮食和蔬菜。然而,现在这一模式正逐渐被企业化农业所取代。

在村边的一大片田地中,可以看到企业运作的迹象非常明显。那里种植的不再是传统的小麦和玉米,而是转向了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如蓝莓、草莓和有机蔬菜等。大型机械在田间行走,进行土地的整治、播种、施肥和收割。这些作业大多由企业雇佣的专业操作员完成,他们操作着先进的农业设备,效率极高。

在一个典型的工作日,这些雇员会早早来到田间。他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戴着帽子和手套,携带着各种测量和监测设备。他们中的一些人负责调整灌溉系统,确保每个作物都能均匀地得到水分;另一些人则在巡视作物生长情况,及时记录数据并上报给管理层。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企业化农业模式对村庄的影响日益显著。原先独立管理土地的农户现在变成了企业的雇员或是合作社的成员。他们每月从企业或合作社领取固定工资,而不再直接从土地上获得收入。

年轻人的转移与乡村空心化

随着农业生产逐渐企业化,乡村的景象开始发生明显变化。过去,在农忙时节,村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年轻人挥汗如雨地在田间劳作,收割、播种、灌溉,彼此协作,农田里总是充满了活力。然而,随着企业化的推进,机械和专业人员逐步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劳作,年轻人对这片土地的依恋感越来越淡薄。

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择去城市谋生。他们看到了城市中的机会,无论是工厂还是服务业,都比在农村耕作的回报更高。村口的老茶馆曾是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如今却冷冷清清,老人们坐在一起聊着天,少见有年轻人参与这些闲谈。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庄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多数还在从事农业的劳动力都已经上了年纪,他们没有年轻人的体力,也无法轻易适应那些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和技术。田间再也看不到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干活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少数老人艰难地继续打理他们的自留地。

随着这种劳动力的流失,乡村面临了老龄化和空心化的严重问题。田地仍在,但许多已经荒废,因为再没有人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耕作。这种现象使得村庄的农业传承遇到了巨大挑战。过去,农业的技艺和知识是代代相传的,父辈教导子辈如何看天、看地、看水,教他们如何在不同的季节里种植、收割。而现在,这种传承链条正在断裂。

乡村的社会结构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许多原本依赖农业生计的家庭,因为年轻劳动力的离开,逐渐转变为依赖城市打工收入为主。村里的人际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过去邻里之间互相帮衬,农忙时节一起出工的场景已经很少再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疏离感,村里的老年人依靠子女打工寄回来的钱勉强生活,村里的集体活动也变得越来越稀少。

文化生活同样受到了影响。过去,村里每逢节庆或婚丧喜事,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也是热闹非凡。可是,现在许多年轻人不在,婚礼上也不再有太多亲戚朋友参加。村里的大戏台依旧矗立在那里,但已经多年没有唱过大戏。过去那种热闹的场景,似乎随着年轻人的离去也渐行渐远。

村里的学校已经关闭了,曾经满是孩童的教室现在被锁了起来,操场上空无一人。年轻人不再愿意回到农村,甚至很多人不再将农村视为“家乡”,他们的生活和未来都已经与城市紧密相连。

土地用途的多样化与市场活力问题

近年来,一些企业看中了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租用土地,发展起了以旅游业为主的新型产业模式。这些企业利用村里的古建筑、田园风光,甚至是农耕文化,打造了一些特色景区,吸引了不少城里游客前来观光、休闲。然而,虽然这些项目为农村经济带来了一些新的活力,但直接参与其中的农民并不多,更多的是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

有时,企业会安排一些“农家体验”活动,游客可以花钱体验一下插秧、锄地等传统农活。然而,实际操作的还是村里的老人们,而这些体验对于游客来说更多是一种摆拍形式,并没有太多实际的农业生产意义。游客来了,体验一两小时就走,村民们则继续守着自己的田地,日复一日。

一些老村民还负责扮演“导游”的角色,带领游客在村里走一圈,讲述村子的历史和当地的风土人情。由于这些村民对村子的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他们可以详细地向游客介绍村里的古老建筑,讲述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或者带游客去参观那些被保护下来的老房子和村中的祠堂。然而,虽然这些活动吸引了一些人流量,但村里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因为旅游业的兴起而获得实质性的经济收益。

随着市场经济的波动,旅游业本身也面临着不稳定的风险。村里的旅游景区一旦遇到淡季,客流量锐减,相关的服务工作也随之减少。村民们只能暂时停工,等到旺季来临时再继续工作。这种不稳定性使得村民的收入来源不稳定,村庄的整体经济状况也无法得到长足的发展。

乡村振兴与未来展望

尽管乡村发展面临了许多困境,国家对农村地区的关注却从未减少。从脱贫攻坚到如今的乡村振兴,政府在各个层面为农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近年来,国家针对农村经济、基础设施、文化建设等多方面推出了具体的政策措施,力图解决乡村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早在脱贫攻坚阶段,国家就为贫困地区的农村提供了大量资源和政策支持,帮助无数贫困户实现了基本的生活保障。随着这些工作的顺利完成,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下一阶段工作的核心。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策层面提出了从农业现代化到农村社会全方位提升的具体措施。

为了支持这些产业的发展,政府还出台了多项金融和技术支持政策。农民可以通过贷款、补贴等方式获取资金,用于扩大生产或引进先进技术。各类农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政府项目的合作,使得现代农业技术逐步推广开来。

此外,文化振兴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村庄通过政府的支持,修复了古老的建筑,保护了历史遗址,传承了地方传统文化。各地还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将自然风光与文化资源结合,吸引更多的游客到农村参观,进一步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分为几个阶段: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全面振兴。

从实际情况看,虽然很多村庄仍然面临着发展上的困境,但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落实,乡村的发展方向已经更加明朗。通过基础设施的改善、产业的升级、文化的复兴,乡村逐步从困境中走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资料:[1]李志强,戚柳燕,王鹏.新农村房屋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4,26(5):47-49

0 阅读:153

历史有小狼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