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年前,9位专家坚决反对修三峡大坝,邓公坚持要修,专家却表示:
一旦建成,将带来一场大灾难,到时候谁也阻止不了。
为了阻止修大坝,9位专家还拒绝在报告上签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290e1fc656bff7d245698cb0be2e553.png)
如今30多年过去,专家们的担心有没有应验?三峡大坝究竟带来了怎样的风险?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e8986df955888df322c5e84f945c113.jpg)
三十年前,九位专家联名反对修建三峡大坝,这是为何,其中担心是否应验?
若想搞清楚这件事,那咱们还是需要从三峡大坝的历史背景开始说起。
开篇曾提到过,早在建国初期,毛主席就曾计划过这件事,但实际上,修建三峡大坝却并不是他老人家首次提出,其实早在一百年前就有人想到了,此人不是旁的,正是大名鼎鼎的国父——孙中山先生。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f702237e191dacc59004b41a318f3bf.jpg)
众所周知,孙中山先生除了一心为国,想要谋求民主共和的新社会之外,最为在意的就是民生工程了,例如铁路、公路便是如此,但却鲜有人知,其实对于水利工程他也同样重视。
从很早开始,孙中山就注意到了三峡地区,并提出了修建一处大型水坝的设想,届时,国家既可以通过大坝发电,也能够促进交通,更有甚者还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困扰了长江沿岸百姓成百上千年的水患问题。
要知道,就因为汹涌的长江水,历朝历代,哪怕是近代都有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甚至丢掉性命,无奈,每次水位上涨之际,沿岸百姓就只能提前做好准备,或是逃离、或是加固房屋,费时费力不说,作用亦是微乎其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08220bcaa42f2042088e4625c0adc3f.jpg)
而孙中山先生正是在游历四方的过程中得知了这一情况,故而,为了让百姓们免受水患之苦,他这才在自己的旷世巨作《建国方略》之中加上了有关修建三峡大坝的方案。
按理来说,有人提出,自然就要有人负责实现,更何况此人还是国父,但很遗憾,后面的事情人尽皆知,先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再是孙中山去世,国民党内展开权力斗争,汪精卫、蒋介石势同水火。
后续,好不容易张学良改弦易辙,中国名义上进入了大统一时代,日本侵略者又杀了过来,先占东北,使得中国只能将精力用在国防建设,后侵略全国,八年战争打得昏天黑地。
并且最重要的是,等到日本投降之际,国民党也早已不是当年的国民党了,他们还哪有心思去为生民立命,要么是内部斗争,要么是谋取私利,再加上解放战争很快爆发,这才让三峡计划耽搁了将近三十年。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3a339cf7b5bb4c048edc470c8efe146.jpg)
所幸最终,共产党取得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修建三峡大坝一事才再度被提上了日程。
当时的情况大致是这样的,在一五计划完成之后,新中国已然拥有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再加上苏联过去的技术援助,我们完全有信心去进行一些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公路、铁路,水利工程都是如此。
在这一基础上,党中央和毛主席便想到了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为此,伟人更是即兴作诗一首,写下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名句!
既然他老人家都发话了,国内相关的专家学者自然不敢耽搁,立刻就三峡大坝的修建计划展开了讨论,对此,国内也衍生出了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坚决支持,希望举全国之力,建成这一功在千秋的水利项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93ef3354b899348c7ef6c78535af964.jpg)
这并不是盲目自信,毕竟当时的国家有这个能力。
却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这其中以张爱萍将军为首,在面对毛主席的询问之际,他当即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大致意思很简单,就是说三峡大坝可以建,国人也有信心能够建成,可建成之后怎么办?我们该如何防范外部势力的破坏呢?
闻听此言,毛主席的表情立刻变得严肃,原因很简单,他听明白了张爱萍的担心,要知道,彼时的国际形势怎叫一个危机四伏,一方面是中苏关系已然出现裂痕,虽然还未彻底撕破脸皮,却也不似建国初期那般友好。
另一方面,美国对华依旧敌视、孤立,为此他们甚至还制定出了一套核打击计划,其中包括了113座城市。
再加上中印就边境问题一直闹得很僵,以及越南战争仍在持续,就这么说吧,三峡大坝不建则已,一旦建成恐怕立刻就会沦为各国的主要打击目标!
不仅如此,这可不单单是毁掉一座大坝那么简单,倘若三峡有失,那么自这以下,长江沿岸都将变成一片泽国,这样的损失无论哪个国家都是承担不起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1184224f5a59d5a6ed7a4bf3ec81bea.jpg)
所以思虑再三后,毛主席深知目前的新中国并没有防范他国打击的能力,于是这一计划也只能暂且搁置。
总结来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没有建设三峡大坝主要就是担心安全,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如此,后续邓公又为何会旧事重提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bfa27e24041e23fc27800a0f6bf9bf2.jpg)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尚在发展之中,国防实力,尤其是海上、防空实力十分落后,根本防不住敌人的大范围打击,而这也正是三峡计划被搁置的原因所在,那么后续邓公又为何会再次提起呢?
答案显而易见,正是因为威胁消失了,并且我们已经有了保护三峡大坝的能力!
道理不难解释,一方面是八十年代,中美已经进入了蜜月期,欧洲各国对华也不再敌视,在中美合作的基础上,苏联也不敢以一敌二,再加上印度、越南刚刚经历大败,外部威胁基本已经消失。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0d06a50aec456c1d8af8530e9089152.jpg)
另一方面,1964年,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枚原子弹,后续氢弹、导弹也相继面世,截止至八十年代,我们已然不会再被动挨打,如有侵犯,完全有能力自卫反击。
二者结合,再加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国家需要电,长江中下游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邓公这才敏锐的意识到,如今正是修建三峡大坝的最佳时机!
在他的鼎力支持下,仅在1986年,国家便召集了四百多名权威的水利、工程、地质专家,希望大家伙能够尽快商量出一个章程来,把三峡的修建提上日程。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接下来也就发生了开头时提到的事情,以黄万里先生为首的一众专家竟当即提出反对意见,甚至还在论证报告上拒绝签字,直接就让计划搁置了下来,那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博主归纳总结,这些专家之所以坚决反对,原因主要有四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9a7f2e24195e417c664e18ec2303654.jpg)
第一点还是老生常谈的国防问题,刚刚已经详细介绍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第二点则是有关泥沙堆积的客观问题,他们担心,一旦三峡大坝建成,储蓄了大量的水,改变了河流流速、流量,势必会改变长江上游、下游的河道走势。
河流一旦改道,其后果难以预测,有可能在上游形成巨大的堰塞湖,进而引发洪涝灾害,也可能让下游许多鱼米之乡变成旱地,对人民群众、对城市的生活发展造成影响。
打个比方,一个城市本来是靠着河运生财,百姓靠水吃水,突然间河流却从他们的眼前消失了,他们能不能理解政府是一回事,就算理解,习惯和产业结构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
并且最重要的是,针对这一问题,在相关方案中并没有给到有效的解决方案,这让他们如何能不担心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9bfc03b2d77701643b58be94b8ece48.jpg)
第三点是有关生态环境,的确,在许多人看来,人总归是比动植物高等、重要,可站在国家的层面考虑,长江流域其他生物的生存也是不可忽视的,三峡大坝建成后,肯定会破坏当地生物的生存环境。
就比方说很多鱼类都有去上游产卵的习惯,如今却被大坝拦截,它们很容易就会灭绝,一种生物灭绝事小,问题是这可是一个完整的生态链,再举个例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一旦小鱼没了,不但大鱼会没了食物,虾米也会大肆泛滥,很有可能会导致一场生态灾难。
至于第四点则是基于技术方面的考量,在这些专家看来,彼时的中国并不具备建设三峡大坝如此巨大工程的能力,若想兴建也不是不行,怎么着都要多考察考察、多试验试验,千万不能心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7ba90d5156829f567c073fee81555fe.jpg)
综上所述,这也就是九名专家拒绝签字的原因所在,可以说,他们完全没有私心,也不是存心和其他人作对,实在是为国为民,担心国家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最终适得其反。
不过后面的事情大家都清楚,即便存在阻力,三峡大坝却依旧拔地而起,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专家们担心的问题又是否应验了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5de758acab77d17217e9189b4619337.jpg)
专家们的担心是多方面的,一是国防问题,二是河流改道,三是生态环境,四是技术难题,这些问题在今天应验了吗?
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
自1994年动工,2009年全面竣工以来,在无数专家学者、工作人员的齐心协力之下,以上的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充分解决。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1f7a0d49a27d6ec4b2b5e9ebe488f55.jpg)
我们一个一个说,首先是国防问题,为了预防外国觊觎,三峡大坝无论是在建造过程中,还是在周边都安排、布置了全方位的防御力量,上到导弹、下到卫兵,基本算是万无一失。
再加上国家的综合军事实力愈发强大,没人能承受得起中国的反击,这一顾虑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其次是泥沙堆积、河流改道的问题,自三峡大坝兴建以来,国家和专家就一直在关注着这一情况,而结果也十分喜人,由于大面积的植树造林,以及对河道的人为控制,前人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没有大面积的洪涝灾害,下游城市的生态也没有出现显著变化。
然后是技术层面,虽然建成时间为2009年,但三峡大坝的防洪能力还是很强的,基本属于世界最高标准,就这么说吧,目前人类已知的洪涝灾害等级都不是它的对手,这可不是吹,而是有实例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b89d0ab49a6ee0ba805ca06258d2518.jpg)
就比方说,2022年,由于降水量激增,三峡大坝便遭遇了建成以来的最大危机,彼时,上游的流速已经达到了每秒七万立方米,但你猜怎么着,三峡不但抗住了冲击,还将下游的流速降到了每秒四点九万立方米!
这样的成绩正是源自于先进的工程技术,即,三角切面重力坝!该结构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自身重力来维持坝体的稳定,说白了,三峡大坝与其他大坝相比,就是一座山和一面墙的区别,洪水能冲垮一面墙,难道还能冲垮一座山不成?
还不仅是洪水,就连地震都无法将其撼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51101b1747c43ffa9910e85ba9ca44f.jpg)
最后是生态环境问题,不可否认的是,三峡大坝的建立的的确确是破坏了一部分长江流域生物的栖息环境,但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为了保护他们,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投放鱼苗、保护种群,甚至是定期禁渔。
综上所述,专家们曾经的担心基本上都没有应验,相反,三峡大坝的建立好处亦是数不胜数,截止至2023年度,大坝已经累计发电五千多亿千瓦时,就拿一千瓦时电五毛钱计算,这就是足足两千五百多亿人民币啊!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6ebb0c616d7df6153b858733018a4e4.jpg)
不仅如此,三峡大坝同时还促进了长江上下游的航运交互,极大的促进了沿岸经济发展,再加上对洪涝灾害的防护作用,可以说,完全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也足以说明,当面邓公的决策是正确的,当然那些专家也在为国效力,众志成城,才有了我们今天屹立不倒的三峡大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