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诗词最好的十首,都是经典佳作,但能背完的没几人

诗词人柳月青 2024-10-20 14:46:34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

他是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挟天子以令诸侯”,虽为世人诟病,但他的雄才大略依旧能够担得起“一世枭雄”的称号。他自陈留起兵,随后逐鹿中原,经过著名的以少胜多的“官渡之战”后一统北方。他虽未称帝,却为儿子曹丕称帝铺平了道路。

而在文学上,他则是著名的建安文学的领袖。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兴起并形成独特的“建安风骨”,与曹操的重视与推动是密不可分的。当时的主要作家,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建安七子”及蔡琰等,也都得到过曹操荫护。

曹操自己也用深挚的感情、沉雄的气韵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诗文。现存的曹诗有20多篇,全部是乐府诗体,本文便分享十首最为著名的诗作。

1. 《观沧海》

• 原文: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解析:

建安十二年(207 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而归,经过碣石山时,看见日出东山,豪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

这首诗借景抒情,把登山所见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融合,日月在四季变迁中轮回,灿烂的星河不就是诗人心里的宏伟蓝图么?诗人也通过描绘大海的雄伟壮丽,表达了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胸襟。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 《短歌行》

• 原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 解析:

这首《短歌行》与其说是一首诗,但不如说是意思求贤歌。

曹操作为政治家,深知人才的重要性,此诗展现的正是他求贤若渴的心态。人生短暂,壮志需趁早方能实现,故而诗人希望天下人才都能为自己效劳,实现“九合诸侯,一统中国”的政治理想。

诗歌巧用典故,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等,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与敬重。

3. 《龟虽寿》

• 原文: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解析:

这是暮年的曹操人老心不老的豪情壮志,历来被人尊为励志的典范。平定乌桓后曹操已经五十三岁,回首人生路程,他感慨万千而作此篇。

诗人将自己比喻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这也正是曹操不甘衰老、不信天命、奋斗不息、对伟大理想追求永不停止的壮志豪情。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成为千古名句,激励着无数人不服老、追求理想的心志。

4. 《蒿里行》

• 原文: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 解析:

此诗堪称“汉末初录”的“诗史”。汉末军阀混战,百姓苦难深重,曹操在诗中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表达了自己对百姓的同情。

整首诗犹历史长河中的一曲沉郁悲歌,诉说着乱世的苍凉与英雄的无奈。义军揭竿而起,皇室内部纷争四起,更有野心家趁势而起自立为王。战争的残酷,最终导致尸骨曝露于野、千里无人烟的惨状。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读来让人泪目,体现了曹操悲天悯人的情怀。

5. 《苦寒行》

• 原文: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

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

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

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

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 解析:

这是曹操在征讨高干时作的一首乐府诗,生动地描写了行军的艰苦和冰天雪地中的自然景象,流露了厌战情绪,但主要反映了诗人不畏艰苦、积极向上、充满胜利信心的奋发精神。

开篇便以山势之巍峨,喻征途之不易,随后写了远行之路的艰难。诗人心里也会怀念温暖的故乡,但那份对天下苍生的责任与担当却让他不得不一路向前。

全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展现了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的深邃情感与博大胸怀。

6. 《度关山》

• 原文: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于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 解析:

《度关山》是一首抒情诗,着重表达了诗人的政治理想。

诗中从“人为贵”入笔,表现了诗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接着写了“立君牧民”“俭为共德”的主张,希望君主贤明,制定法规,全国统一,以奢侈为大恶,以俭朴为美德。“让”与“兼爱”的大同思想,正是曹操所推崇的。

此诗体现了曹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对国家统一、天下安定的渴望。

7. 《薤露行》

• 原文:

惟汉廿二世,所任诚不良。

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犹豫不敢断,因狩执君王。

白虹为贯日,己亦先受殃。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

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

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薤:xiè)

• 解析:

这首诗与《蒿里行》为姊妹篇,明代的钟惺在《古诗归》将两者并称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值得一提起的是,这两种题裁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曹操却一反常态,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

诗中写了汉末董卓之乱的前因后果,犹如一幅汉末的历史画卷,将当时重大的历史事变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缓缓呈现在后世读者面前,表达了诗人对汉室倾覆、人民遭受乱离之苦的悲伤和感叹。

此诗一改“悲凉慷慨的格凋”,风格古质朴茂,高度概括了数年的社会变革。

8. 《谣俗词》

• 原文:

瓮中无斗储,发箧无尺缯。

友来从我贷,不知所以应。

•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诗,揭示了当时百姓艰难困苦的生活状况。

诗中用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了战乱时期一位贫穷之士的窘境。他家里已经没有一粒米,没有一尺缯(古代对丝织品的总称),生活在饥寒交迫之间。从“友来从我贷”这一句可知,他的朋友也已经走投无路了。

曹操通过这样的描写,表现出对下层民众生活的关注,也体现了他希望统一全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愿望。

9. 《冬十月》

• 原文:

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天气肃清,繁霜霏霏。

鹍鸡晨鸣,鸿雁南飞,

鸷鸟潜藏,熊罴窟栖。

钱镈停置,农收积场。

逆旅整设,以通贾商。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解析:

曹操的组诗《步出夏门行》共分五部分,开头是序曲"艳",下面是《观沧海》《冬十月》《土不同》《龟虽寿》四章。

十月也称孟冬,初冬,诗中描绘的正是初冬的气候和景物。鹍鸡晨鸣,大雁南飞,猛禽藏身匿迹,熊罴入洞安眠,收获的庄稼堆满谷场,农人收好农具,等待来年耕种,肃杀的初冬透出一派平和安宁。北方冬季的景色以及人们的生活状态,在作者笔下一一呈现。

这也正是曹操渴望国家统一、政治安定和经济繁荣的理想。

10. 《却东西门行》

• 原文:

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冬节食南稻,春日复北翔。

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

长与故根绝,万岁不相当。

奈何此征夫,安得驱四方!

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

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

神龙藏深泉,猛兽步高冈。

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

• 解析:

这首诗也是曹操按旧题写的新词,是曹操的传世名篇之一。

诗中采用了比兴的手法,鸿雁万里远征,蓬草随风飘荡,它们都远离故土或者是无法回归故土。随即再引出征夫的出征之遥,出征之苦,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诗中以鸿雁、转蓬等为喻,表达了征夫们背井离乡、征战四方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

0 阅读:32

诗词人柳月青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