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交部网站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在国际舞台上就中美关系等重要议题发声,引发全球关注。同一会议上,美国副总统万斯的发言却意外“翻车”,欧洲各方反应强烈,一场国际关系的风云就此掀起。
慕尼黑安全会议自1963年创办以来,已然成为国际战略和安全领域的关键年度论坛。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俄乌冲突、中东地区动荡、贸易保护主义等诸多难题亟待解决,中美欧三方的态度与互动对全球格局影响深远。
慕尼黑安全会议(资料图)
王毅外长在会议中针对中美关系表明立场。中国对美政策展现出稳定性与连贯性,始终遵循中国领导人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中美两国社会制度差异是各自国情与人民选择的结果,企图改变对方并不现实。相互尊重作为交往前提,和平共处是大势所趋,全球面临的众多挑战需要中美携手应对,合作共赢是中美应承担的国际责任。中方积极寻求构建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双边关系,探索大国相处之道。
然而,若美方执意打压遏制中国,中方绝不退缩,必将坚决回击单边霸凌行径,捍卫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正当发展权利。这不仅是维护自身利益,更是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与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发展壮大,面对外部压力,始终秉持坚定信念,“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尽显大国气度。
反观美国副总统万斯在会议上的表现,却与中方形成鲜明对比。万斯声称欧洲面临的威胁并非俄罗斯或中国,而是所谓放弃保护言论自由的基本价值观以及移民问题,甚至称移民问题在欧洲“失控”。这样的言论无视欧洲实际情况,充满民粹色彩,被英国《卫报》评价为“伪善而冷漠”。
万斯的演讲不仅歪曲事实,还试图号召欧洲民粹主义右派夺取权力,这引起欧洲各国强烈不满。演讲结束后,他拒绝德国总理朔尔茨的会面邀请,却与德国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领导人私下会面,进一步激怒德国。德国副总理哈贝克愤怒斥责,众多欧洲领导高层也纷纷发文抨击。欧洲此前对特朗普政府虽有疑虑,但仍存一丝幻想,万斯此次发言彻底打破幻想,美欧关系陷入紧张。
美国副总统万斯(资料图)
美欧之间出现如此严重分歧,背后有着深层次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在国际事务中常常从自身利益出发,忽视盟友诉求。在北约框架下,美国要求欧洲增加军费开支,自身却在贸易、外交等领域不断给欧洲制造麻烦。此次万斯的发言,更是将美欧在价值观、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差异暴露无遗。美国企图将自身政治理念强加于欧洲,而欧洲国家有着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发展道路,难以完全接受美国的“指挥”。
此次慕安会上中美截然不同的表现,对国际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秉持和平、合作的理念,积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展现大国担当,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而美国因万斯的不当言论,进一步加剧与欧洲盟友的矛盾,其国际形象受损,单极霸权的野心也愈发难以实现。
欧洲在此次事件中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欧洲与美国长期保持盟友关系,在军事、经济等领域联系紧密;另一方面,美国的做法让欧洲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国存在风险。欧洲开始重新审视自身战略,思考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平衡与美国的关系。部分欧洲国家更加积极地寻求战略自主,探索与中国等其他大国开展合作的可能。
慕尼黑安全会议(资料图)
在国际关系进入充满不确定性新阶段的当下,中国始终保持清醒与坚定。在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发展利益的基础上,积极推动多边合作,为解决全球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与力量。未来,国际社会期待中美能够理性对话,共同应对挑战;也希望欧洲能够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发挥积极作用。这场在慕安会上引发的国际关系风云,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沉稳与担当,也让各方更加深刻地思考未来国际关系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