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毛乌素沙漠。
“春天,大风裹着沙尘,就算关着门窗,鼻子里也会充满沙土的味道;夏天,烈日下犹如火炉上的炙烤,灼人的热浪让人喘不过气来;冬天,寒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割一般……”这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科院巴彦高勒项目部经理李少刚2015年初到毛乌素沙漠时的感受。
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这里气候干燥,多风少雨,没有高大繁茂的树木,有的只是一簇一丛顽强生长着的沙柳。煤科院巴彦高勒项目部的技术人员就驻扎在这里。
“刚到这里,条件十分艰苦,周边环境特别荒凉,除了食堂,几乎没有其他吃饭的地方,整个矿区仅有一个不足三十平方米的小卖部,没有村镇烟火,没有城市霓虹,但我们迅速调整心态,作为一名煤科人、一名共产党员,既然驻守,这里就是我们的‘阵地’我们的‘家’。”李少刚的思绪回到7年前。他带领项目部团队离开繁华的首都,坚持七年扎根驻守毛乌素沙漠,用专业的技术服务煤矿防冲卸压工程,解决冲击地压防治难题,打造了国内首个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工程一体化”项目部,实现了技术与工程的有机融合,创新探索出“市场服务专业化,技术工程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以专业技术实时护航煤矿安全生产。
注浆封孔工艺成功实施。
谈及注浆封孔,平时沉默寡言的项目部技术经理莫云龙打开了“话匣子”,“一次在井下等候罐笼升井时,一名矿工讲述了过去井下的恶劣环境,‘矿压显现强烈使得顶板下沉、底板底臌,巷道空间变得狭小,而且闷热潮湿。’我下定决心做好研究,改变井下工人的作业环境,让他们看到井下灾害是可防可治的。”2021年4月,经过数次试验,莫云龙负责的水泥浆凝固试验终于在地面取得成功。5月,第一台注浆泵下井,并成功实施注浆封孔工艺,完成了试验向工程实践的转化。莫云龙与团队还实践摸索出了浆液最佳配比和凝固时间,使注浆封孔工艺逐渐成熟。
“断顶爆破”是项目部的主体工程,但传统封孔方式的人工作业强度高,操作过程炮线易损坏,严重制约着现场的安全高效作业。为克服困难,李少刚带着团队创新思路,果断采用注浆封孔工艺,同时针对井下实际情况,研发出更加高效的注浆材料和适用性更强的1.2米囊袋,让注浆封孔工艺更加完善,施工过程更加安全高效。
临危受命组建母杜柴登项目。
2021年8月,项目部中标母杜柴登矿井3-1煤层顶板深孔爆破工程。因为3-1煤层工作面顶板是强富含水的延安组砂岩,钻孔出水量大。王健达、王宏伟临危受命,组建母杜柴登项目,并分别担任安全经理和技术经理。
他们根据经验把之前的注浆封孔技术用在母杜柴登煤矿,却发现常规的注浆封孔方案效果并不理想,钻孔涌水降低了封孔强度,增加了爆破冲孔的安全风险。他们结合矿井实况,反复摸索、试验,创新提出了双端封堵注浆封孔工艺,有效解决了强富含水顶板爆破封孔难题,同时还将这种工艺方法推行至全矿,为矿井安全高效回采提供了充足的保障,这一举措被母杜柴登煤矿评为年度亮点工作。
2022年5月,母杜柴登煤矿在30101工作面初采阶段首次采用顶板深孔爆破方案。王宏伟从初采开始,连续3天进入工作面盯班,观测支架后方顶板垮落情况。终于,工作面在回采16米后顶板顺利垮落,极大地缩短了工作面初次来压步距,取得了预期效果。
安全管理是基石。
项目部安全经理毕慧杰——一个每年最少300天驻守项目部的29岁小伙子,对于项目部的安全管理他最有发言权。“工程项目稳定离不开安全管理这块基石,但井下工人受教育程度不高,思想水平参差不齐,我们只能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带着这些职工,从技术和理念开始,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学,由个别接受到集体认同,安全管理工作也日渐成熟。”
项目部的辛苦付出和出色施工得到了矿方高度认可,团队先后被授予“特殊贡献集体”“党员先锋岗”“荣誉矿工”等荣誉。“我们还收到过几封感谢信!矿方能授予我们‘荣誉矿工’,这是多大的荣耀啊!”毕慧杰一脸欣慰。
信念与理想是项目部每一名成员坚守的理由。他们不畏艰难不畏苦,扎根驻守大漠煤矿,践行“求实、创新、奋斗、超越”企业精神,用专业技术服务将“巴彦高勒项目部”打造成为中国煤科一张响当当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