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缅北诈骗绑架系列事件一直是网络热点,随着频发事件愈演愈烈,近日中、泰、缅、老四国警方展开了联合行动,打击跨国犯罪分子越来越嚣张的气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1dfa410a60c8b707c44330e30773b40.jpg)
但有一些自媒体账号为了蹭热点,利用网络传播“吉林电信向缅北诈骗集团提供8000多万个手机号码”等一系列未经证实或不实信息。
如果仅仅只讨论“吉林电信向缅北诈骗集团提供8000多万个手机号码”这一个话题的话,那我可以完全肯定地说,定属不实信息。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672e23dc5387ac0ef94def4e4590368.jpg)
首先,“电信诈骗”中的“电信”并不是仅仅指中国电信,而是包括所有通信运营商,就是说所有通信运营商的电话卡都有可能被诈骗集团利用,另外通过网络、微信、QQ等途径的诈骗都可以归纳为电信诈骗。但有的人完全曲解了或者故意曲解电信诈骗的“电信”二字,既然如此,那么某些人把矛头指向中国电信甚至直接指向吉林电信实属妄下定论无疑,更有蹭热点之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93b262d053e256070b91dd5647628db.jpg)
第二,一个吉林省多少人口?一个吉林电信多大规模?我不相信一个吉林省的人口和吉林电信的规模能超过广东或江苏?再者,吉林移动、吉林联通等运营商在吉林没有市场份额吗?所以,我根本不相信吉林电信能独家提供8000多万手机号。
第三,虚拟手机号码问题。有人说吉林电信提供的是虚拟手机号。笔者查了一下资料,发现整个中国电信只有3个或4个虚拟号段,试问,区区一个吉林电信何德何能能够独家提供8000多万虚拟手机号?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799aafb5bacb987f9397eec70e2a260.jpg)
相关资料截图
虽然笔者不相信8000多万手机号是由吉林电信独家提供的,更讨厌某些“一切向流量看齐,不管有没有,热门才是王道”的自媒体,但有一个事实摆在我们面前,缅北的电力和网络通信大部分来自我国,所以面对日益猖狂的诈骗集团,我国政府应该从源头上严管这些电话的入网,还有就是严查是否有人为他人提供过我国公民的入网资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8fa27c08a6049fb2b54ee7bea5e8bab.jpg)
相关资料截图
本文没有替吉林电信说话的意思,只是笔者对某些自媒体张口就来的8000多万手机号的谬论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
吉林电信在处理这次网传事件中的做法,笔者认为也有所欠缺。既然被人质疑了,吉林电信难道不应该首先进行自查然后才公布结果吗?况且吉林电信下属各级分公司那么多,这么短时间内是如何断定结果的?
纵观国内电信诈骗案件,利用中国移动电话号码实施诈骗行为的要比利用中国电信电话号码的多,原因很简单,中国移动占有的市场份额要高于中国电信,所以由中国移动提供给市场的手机号相对其他通信运营商会更多,手机号可能会被犯罪分子利用的概率也就相对更高,包括可能被缅北诈骗集团这样的特大犯罪群体利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b868cd70526f5f5f19708385631a6b0.jpg)
四大运营商政企市场份额占比(2023.8统计)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9f3e78d00044dd698b9ec6f7ffac5d8.jpg)
三大运营商多项运营数据对比
笔者在此呼吁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包括占有市场份额相对小一点的中国联通,在今后用户入网资料审查中能做到严之又严、不给任何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同时也希望某些公民不要为了蝇头小利替别人办理手机号业务和提供他人隐私资料!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ba9fa14f5fbc15e03a6200815cda3f2f.jpg)
电影《孤注一掷》情节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有什么想法可以留言。
(原创文章,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