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为什么越长大,越封闭。即使表面上看起来很热情,其实内心里,依旧很难对人敞开。
就如同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空心病。指的是一个人处于迷茫、焦虑、混沌的阶段,或是在压力之下出现的情感上的冷漠疏离。对任何事都失去热情,不知道该如何与人打交道。
而“间歇性冷漠”这个概念,是2021年心理学界提出的一个名词,引起过无数人的共鸣。
他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要盲目热情。当然,这里的冷漠并非麻木不仁,而是要学会把自己关注的重心从别人那拉回自己身上。
但其实内心有着温暖的人,即使暂时被冰封冷却,在某一个瞬间的触动下,依旧会唤起心中的暖。
可是,当你如此真诚的对待别人的时候,却很难得到相应的回馈。人与人之间都是不同的,有的人习惯生活在热情的氛围中,有的人极其在乎边界感。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与别人相处,要掌握好情感上的尺度。有时候情感上的极简、间歇性的冷漠,并不是一件坏事。
给人际关系“松绑”,保持独立身边有朋友很崇尚一种猫系情感,简而言之就是用人和猫咪的相处模式。当相互想念的时候,就彼此靠近。当交流过感情之后,便给对方空间。
每个人都需要独处的时间,也许在这段时间里,他可以什么都不去思考。因为人的情绪,是需要休息的。
如果把情绪这根弦绷得太紧,精神这把弓迟早也会断掉。
即使是最亲密的朋友,也不可能零距离的彼此完全赤诚。而各自保持独立,才是给人际关系松绑。
在生活中我们要分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懂得什么是别人的事情,哪些是你的事情。也要搞清楚别人的生活与你的生活,之间的分界线。
学会独立,并不意味着互不联系。学会独立不过是让彼此之间的依赖关系,转化为合作关系。如此,才能达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亲疏有度,快慢有致的相处之道,是间歇性冷漠的精髓。
不要过度共情别人,学会拒绝认识一个做医生的朋友,其实是一个眼窝很浅的人。即使是看一个稍有感动的短视频,我们的情绪还没有酝酿出来,她那边已经泪流满面了。
有一次,我去等她下班。却看到这样一幕:旁边的病人家属痛哭流涕,她却能平静、吐字清楚、面部改色的把每一个医嘱交代清楚。之后交接班,拎包走人。
后来我们聊到这件事,她苦笑着说,如果你做了我们这一行,就会懂得不要共情别人是有多重要了。
不说医生这个特殊行业,就拿我们普通的人际关系来讲,适度共情是善良,过度共情就是负担了。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间歇性冷漠有助于我们明确个人边界,将共情力维持在适当的范围内。
可要做到这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人都是情绪的动物,很容易不自觉的与他人共情,把自己拖入情绪的深渊。
所以,在人际关系上,一定要有尺度的学会拒绝。尽量让自己减少作为情绪载体上的消耗,否则连自己的生活都过不好。
过度热情是一种打扰,建立边界感人生最好的关系是双向奔赴,可是每个人的内心又都是不同的,我们很难生活在同一维度中,所以建立好各自的边界感,才更有利于相互之间关系的继续发展。
生活和职场一样,有些不合时宜的热情,在别人看来是一场笑话,甚至会给别人带来困扰。
被读者询问到,成年人世界有哪些需要遵循的社交法则时,连岳老师是这样说的:
对他人的私事不关心,对自己的秘密守口如瓶,为人不要太张扬,处事不要太热情。
一位心理学家在一间座位足够多的阅览室里,曾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
他主动去挨着阅览室中的每一个人坐着,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出了不满。有的选择了默默远离,到别处坐下,有的用质疑的眼神去看他。
陌生人之间有着社交礼仪,朋友之间也有着社交分寸。即使两个人关系再好,“你和我”也不等于“我们”。
人与人之间最舒适的关系,从来不是亲密无间,而是维持恰当的距离,才能久处不厌。关于边界感这件事,你不需要那么好相处,你需要的是被讨厌的勇气。
人和人相处,靠得太近就“失去美感”。适度的冷漠,反倒更有益于我们掌控自己的人生。
《大卫科波菲尔》中,大卫是一个热心的青年。有一段时间,他与米考伯先生一家住在一起。
热情的大卫成了这家人的榕树洞,不厌其烦的倾听安慰,帮他们处理各种杂事,甚至还拿出生活费支援他们。
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大卫的生活完全被颠覆了。他脑子里整天都是米考伯先生说的破事和和米考伯太太的哭诉。
人与人之间,并非不需要真诚和热情。可是过度的热情,会产生两种可能:一是引起对方不适,左右到了别人的生活;二是像大卫一样,消耗掉了自己的人生。
适度的冷漠,可以给双方各自空间,可以把自己从繁杂的人际关系中解救出来。不被热情捆绑、不盲目社交、合理分配精力……
“间歇性冷漠”是一种良好的社交关系,不过度去干涉他人的人生,也不让别人的烦恼填满自己的内心。让生活慢下来,让关系简单一些,也许你会发现人生也可以“很爽、很自在。”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