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那神秘而宏大的世界里,鸿钧道人宛如一座难以逾越的巍峨高山,屹立于众多人物之上,其修为深不可测,以他为核心的道门势力更是强大到足以翻云覆雨。
这份强大赋予了他无与伦比的底气,让他敢于直面昊天上帝的权威,与其针锋相对,毫不退缩。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对一位女性,鸿钧道人却陷入了无奈的境地,甚至不得不为她改变天道的运行轨迹。
昊天上帝,作为封神世界中天地的主宰,掌管着天庭,尽管其具体实力在书中并未过多展现,但一句 “昊天上帝命仙首十二称臣”,便已彰显出他的霸气与底气,仿佛在宣告着天上天下、三界十方,唯我独尊。
但鸿钧道人对此却毫无惧色,毅然选择与昊天上帝分庭抗礼,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全然不顾昊天上帝的命令。这一行为看似大胆至极,却也反映出鸿钧道人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

有人或许会质疑,鸿钧道人真的如此大胆吗?虽无直接证据,但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事件进行合理推断。在封神的开篇,纣王前往女娲宫降香,偶然间看到女娲娘娘的圣像,竟心生不敬,在墙壁上题下一首亵渎之诗。
女娲娘娘得知后,顿时怒不可遏,即刻前往朝歌,欲取纣王性命。然而,在途中她却发现,天道注定纣王还有二十八年的气运,无奈之下,只能愤愤回宫。回宫后的女娲娘娘,怒气未消,转而祭起 “招妖幡”,召集天下群妖,并从中挑选出 “轩辕坟三妖”,命她们前往朝歌,潜入宫院,惑乱君心。
仔细分析女娲娘娘的这一系列行为,便会发现其中存在着明显的逻辑矛盾。既然纣王尚有二十八年气运,女娲娘娘为何还要派遣三妖去惑乱君心呢?这看似多此一举的行为,实则隐藏着深层次的原因。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二十八年之后,纣王的气运未必会终结。

这表明,所谓的二十八年气运,极有可能是鸿钧道人与昊天上帝共同协商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刚性,女娲娘娘也不敢轻易违背。而二十八年之后的事情,显然是鸿钧道人的安排。
我们不妨进行反向推理:如果二十八年气运不绝,那么封神运动便无法顺利开展。由此可见,鸿钧道人并未理会昊天上帝的封神要求,而是按照自己既定的天道运行轨迹进行安排,根本没有将昊天上帝的命令放在眼里。
然而,女娲娘娘的介入却打破了鸿钧道人的计划。她果断派遣 “轩辕坟三妖” 前往朝歌,这一行为实际上确定了商纣的气运只有二十八年,不存在二十八年之后的延续。
如此一来,天道轨迹被重新确定,封神运动变得势在必行。女娲娘娘的这一无意之举,却在无意间帮了昊天上帝一个大忙,迫使鸿钧道人不得不改变原本的天道运行轨迹,违心地开启封神之路。

按照常理,以鸿钧道人的地位和修为,面对女娲娘娘这种打乱自己计划的行为,理应不会轻易放过。然而,事实却令人惊讶,鸿钧道人不仅没有对女娲娘娘进行惩处,甚至连最基本的责怪都没有。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女娲娘娘绝非等闲之辈,她本身修为深厚,作为上古正神、大地之母,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立下了无量功德。更为关键的是,她并非孤立无援,在她的背后,还有 “火云三圣皇” 伏羲、神农、轩辕的支持。这三位同样是实力超凡的存在,他们的影响力不容小觑。鸿钧道人即便再强大,也不敢轻易与这样一股强大的势力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