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六一儿童节,是每个孩子的节日。
虽然说是每个孩子的节日,但其实相当于父母的节日。因为孩子的节日怎么过,是送给孩子玩具,组织儿童聚会,还是另有意义,最终都取决于父母。
以前我很不能理解我的闺密为什么那么重视节日,尤其是关于孩子的节日。
每到节假日,闺蜜不是带着女儿出去旅行,欣赏风景品味美食,就是给女儿准备礼物,打造专属于女儿的节日氛围。
有一次我问闺蜜干嘛这么重视节日?
她说她就想用特别有爱而又浪漫的方式陪伴女儿长大,不错过女儿任何的重要时刻。让女儿知道妈妈很爱她,她值得世间所有的美好。
如今想来,闺蜜做得太对了。
在我们习以为常的节日里,制造一些浪漫,让节日变得有仪式感,过的不仅仅是节日,更是对孩子一份爱的深情告白。
让孩子知道爸爸妈妈很爱她,不只是语言的表达,更有身体力行的满心在乎。
作家林宛央说:
“仪式感,是让我们拥有爱的感知力,并用心地去感知这个世界。”
在节日里,父母营造一些必要的氛围,赋予节日仪式感,于孩子而言,这就是幸福呀!
向心力是家庭里的一股无形力量,向心力强的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往往齐心协力,凝聚力强,任外界风雨再大,都不能动之分毫。
反之,向心力弱的家庭,常常一点风吹草动就能令整个家庭里的成员如一盘散沙,分崩离析。
不知大家有没发现?越是重视节日传统的家庭,父母孩子间的心相连,感情基本都很好,而那些随便过过节的家庭则没什么向心力。
原因就在于他们赋予节日的意义不一样。在重视节日仪式感的父母看来,节日是平凡生活中的一个很特别的存在。
正如《小王子》里说的那样:
“仪式感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为了这特别的存在,父母赋予了节日非凡的意义,他们为孩子共同打造美好时光,让孩子知道这一天是与众不同的。
节日的仪式感不可谓不重要。
《小王子》里,狐狸曾对小王子说了这样一段话:
“你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从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临近,我就越感到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
因为知道它之于自己的意义,所以才无比期待。这和如何陪孩子度过节日其实很像。
当一个家庭里的成员对节日都有着某种意义和同一个憧憬与向往时,成员间的向心力在不知不觉中就凝聚了。
这种凝聚使得家人之间心心相印,彼此温暖。
因此,一对重视仪式感的父母所构建起来的家庭是最有向心力的,孩子也会更幸福。
以前的我对于过节很不在意,觉得也就那样吧!和平常没什么不同。
现在的我之所以重视起节日的仪式感,是因为我确确实实感受和体悟到了仪式感对于孩子和生活的重要性。
身为父母的我们每多一份对节日的仪式感,就是在孩子的内心多种下一次美好的信念。
信念是孩子的精神内核,对美好的信念越坚定,当面对生活的困难时,孩子的内心也将越强大。
张爱玲曾说过:
“生活需要仪式感,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对内心自我的尊重,也让我们更好地更认真地去过属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
生活需要仪式感,节日也同样需要仪式感。
您是怎么陪孩子过节的呢?大家都来说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