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四绝——国清寺

英杰聊旅游 2023-08-30 11:01:04

国清寺是天台山的第一景观,名气很大。所谓之“天下四绝”,又称是“天下丛林四绝”、“天下四大名刹”、“天下四大丛林”。这“四绝”是四绝之首——山东泰山灵岩寺;隋代古刹——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三论宗祖庭——江苏南京栖霞寺();荆楚第一丛林——湖北当阳玉泉寺()。我从82年到2012年历经30年才走遍了这四绝,要说这是30年的夙愿。82年凑了三天功夫,和我一个哥们第一次去泰山时,就特意跑到泰山后山的灵岩寺去看了看;83年我们去了天台国清寺;2007年我去南京开会,大夏天的我从南京西南角杀到东北角,去了栖霞寺和燕子矶;2012年去宜昌开会,会后和我一个哥们一起跑到当阳,去了玉泉寺。

前年去浙南,又去了一趟国清寺,寺在天台山南麓山下,离天台县城3公里,离现在游客中心1.2公里。可以从中心乘交通车过去。下车要走一段,路边先看见隋塔。再往前就是国清寺。

寺外的路边一溜七个塔,是为七佛塔,俗称“七支塔”,是为纪念“过去七佛”而建。当然原来的老塔早已无存,现在看见的是1973年在旧址上重建的,新塔为石质实心,外面没有装饰。看着有点简单或者说粗糙。

七佛塔的上方的墙后面露出一个不高的塔,是“一行禅师墓”,一行大师,本名张遂,唐高宗弘道元年——唐玄宗开元十五年人(683~727)。魏州昌乐(今河南省南乐县)人。著名的天文学家和佛教密宗大师,其最主要的成就是在世界上首次推算出子午线纬度一度之长,编制了《大衍历》。

这真是要吐槽,塔前面看不见一点说明和指示,好像和国清寺一点关系都没有。塔不说也罢,一行大师怎么也应该表示一下吧,当然也可能就是一个衣冠冢,据说其墓在陕西临潼。

后来我在丽水市万象山看见的灵鹫禅寺塔,也是和这种形式类似的七座塔,但那塔身是空心的,纹饰雕琢那叫一个精美,见下图。(见我帖子“”)

丽水灵鹫禅寺塔

路上有一门,说是“路亭”,为寒山亭,这是纪念寒山和拾得和尚的。

过亭子,路边一小溪,溪边都是古木。那拱桥是封干桥,桥长14.4米,净跨10.7米,宽3.4米,桥建于宋代,清代重修,斑驳沧桑。

走到桥前,桥面铺着鹅卵石。两边还有石狮子,隔溪就看见国清寺那明黄色的院墙了。

正对着桥的院墙上“隋代古刹”四个大字——是许多国清寺照片上的经典画面,彰显其历史厚重。

左边有“双涧回澜”四个大字,溪边还有“一行到此水西流”的碑。“双涧回澜”是著名的天台八景之一,每当暴雨季节,北涧和西涧在丰干桥下游汇合,北涧水清流大,西涧水浑流小,两水相激,形成黄绿相间的大旋涡和西涧回水的奇观。

据说唐开元九年(721),一行奉旨修新的历书《大衍历》,他到国清寺求师请教天文算法。这一天,国清寺的达真和尚忽然对徒弟说:“今日有高僧自远方来求算。门前涧水西流,高僧就到了。”果然,不一会,溪水大作,本来南流的涧水竟突然改向西流。达真对弟子说:“一行千里求算,真感天动地,连涧水都为之西流,何愁新历不成。”从此,一行就在达真的指导下,经过两年刻苦钻研,终于编成《大衍历》。这就是“一行到此水西流”的来由。看来有点凑巧,一行大师赶上了。

过桥,大门在侧面,门上匾额是“国清讲寺”,不要门票,但正是疫情时期,寺里的僧人在登记、测温。

2006年五批国保碑。

进门,一条甬道,尽头是国清寺的山门,也是弥勒殿,单檐歇山顶。一水明黄色的墙,殿门上书“国清寺”。

门口的石狮子是汉白玉的,1973年修复时从北京运来的清代物件。

国清寺的创建者可以说是智者大师(538~597),大师俗姓陈,祖籍颖川(今河南许昌),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生于荆州华容。自幼信佛,投果愿寺依法绪出家。隋初,受隋文帝礼遇,晋王杨广(后来的隋炀帝)为扬州总管,素钦大师德范,屡次礼请下山,均不允,晋王以诚心感之,乃首肯。隋开皇十一年(591),杨广设千僧会,请智顗受菩萨戒,王顶礼领受后道:“大师禅慧内融,传佛法灯,应奉名为智者”,“智者大师”之称,应该始于此。 隋开皇十二年(592),智顗迁栖于湖北当阳玉泉山,创立玉泉寺。开皇十五年(595)九月,辞归天台,筹画建寺,未果而逝。他在临终遗书说:“不见寺成,瞑目为恨”。杨广见书后,极为感动,便命人依据大师亲手所画的样式修造了国清寺,于大业元年(605)赐号“国清寺”。

初建的国清寺寺址在现大雄宝殿后面约100米处的八桂峰前山坡上。唐会昌中(约845年)到清雍正朝的880多年间,国清寺屡毁屡建。规模逐渐发展,位置也越来越往下移至山麓。现在看见的建筑应该是清代的。依山而建,层层上行,拥有2.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按四条南北轴线布列六百多间古建筑,构成分为五条纵轴线。

正中轴由南而北依次为弥勒殿、雨花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观音殿;还有放生池、钟鼓楼、聚贤堂、方丈楼、三圣殿、妙法堂(上为藏经楼)伽蓝殿、罗汉堂、文物室等。

第二层院落正面是雨花殿,两面是钟鼓楼,这雨花殿的名字比较特殊,里面供的是四大天王,别的寺庙是天王殿。相传是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曾在此讲述《妙法莲花经》,其精诚所至,感动天庭,天上下起法雨天花,故得此名。

第三层院落正面是大雄宝殿,院里的大樟树有400多年了,殿为重檐歇山顶,九开间。宽30多米。殿正中设明代铜铸释迦牟尼坐像。

在大雄宝殿东边的院里有隋代的梅树,据说是由隋代高僧、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顶大师手植。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国内三株最古老的梅树之一。看着枝干苍劲,嵖岈丛生,有小20米高。隋梅曾于60-70年代枯死,后经护理,重新发芽抽枝,不过想这寺迁移多次,当年这树应该没在寺里。

报恩塔,这字够花梢,正面是日文“南无妙法莲华经(日莲)”。塔是日本莲宗信徒于1985年捐赠1000万日元建的,正面的字是莲宗的祖师日莲大师的字。 另三面各嵌经文。日莲宗是日本天台宗的支派,日莲大师曾在日本天台宗的祖山延历寺学习过十多年,天台山是日本天台宗祖师最澄大师曾经留学过的地方,日莲僧人非常敬仰这里,以表“知恩报恩”的意思。

罗汉堂。是91年新建的,说天台山是五百罗汉的总道场。

唐大中五年(851年),柳公权在寺后石壁上题写的“大中国清之寺”。

墙角还有,据说寺里的僧人每年还自己种稻子。

0 阅读:0
英杰聊旅游

英杰聊旅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