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袭,诸葛亮为何不用不是谨慎小心,而是不能用

羊初亨 2020-07-22 11:16:14

这是一个争议超过一千七百多年的公案,至今没人能给出权威的解答,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不能说服彼此。无论是权威《三国志》,还是小说《三国演义》,关于“子午谷奇袭”都有非常清晰的记载。

因此,我们可以说“子午谷奇谋”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魏延的奇袭是这样的:魏延自己亲率一万多名士兵从子午谷快速穿过,出其不意拿下长安和潼关。诸葛亮则率领大军从斜谷出来会合,进而实现北伐之目的。

可惜的是,诸葛亮认为魏延这条计策过于冒险就拒绝了,结果魏延喟然长叹,“恨己才用之不尽。”魏延郁闷可以理解,毕竟自己精心筹划的计策未被采纳,可如果要把这个锅全部让诸葛亮来背,也是不合适的。

无数人讥笑诸葛亮生性谨慎,可大家想过一个问题没有,“子午谷奇袭”成功后,蜀汉能守得住吗?有一点是肯定的,打仗归根到底拼的就是双方的综合实力,谁家底子厚实,谁就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显然,蜀汉是三国中实力最弱的,之所以成为“三足鼎立”势力之一,最大的原因是占据了地利因素。我们从人口来看,蜀汉灭亡时的人口还不到一百万,而曹魏是蜀汉的数倍。

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有很公正的评价,“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我们不能被《三国演义》蒙蔽双眼,诸葛亮并不是神一样的人物,他擅长的是治理国家,是搞经济的一把好手。

诸葛亮不知道蜀汉艰难?之所以坚持北伐也是有苦说不出,只有这样才能仅能减缓曹魏经济的恢复。诸葛亮的几次北伐,只是是曹魏边缘地方进行,而一旦深入可能将有去无回。

我们从《后出师表》中,也能看到诸葛亮深深地无奈,“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都到了这个程度,诸葛亮会采取魏延的“子午谷奇袭”?根本不会,他要保存有生力量,尽可能地通过多次北伐来延缓曹魏经济的恢复。

参考资料:《三国志》、《后出师表》

0 阅读:10

羊初亨

简介:找不到对的人,其实很可能是,改不掉错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