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面积广阔,岛屿众多,最大的岛屿是位于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格陵兰岛的总面积达到了211万平方公里,如果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将是世界第13领土大国,面积仅次于214万平方公里的沙特,大于面积196万平方公里的墨西哥。不过格陵兰岛的人口规模远远比不上沙特和墨西哥。那么格陵兰岛的人口规模有多小呢?
第一,因纽特人迁入。格陵兰岛是丹麦属地,在丹麦主权之下享有高度自治权。格陵兰岛总人口只有5.7万,人口规模可谓非常之小。格陵兰岛80%为因纽特人,丹麦人占13%。丹麦人属于白种人,北欧类型,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金发碧眼。丹麦人使用丹麦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与瑞典语和挪威语十分相近,不过格陵兰岛主要居民为因纽特人,和丹麦人的体貌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因纽特人属于黄种人,材矮小粗壮,头发又黑又直,眼睛细长,鼻子宽大,脸盘较宽。
因纽特人最初生活在亚洲的西伯利亚地区,西伯利亚和北美大陆隔着狭窄的白令海峡。因纽特人通过白令海峡迁徙到了北美,进入北美之后,因纽特人试图向南迁徙到比较温暖的地区,但遭到了印第安人的围追堵截和杀戮。在印第安人的追杀之下,因纽特人只能退到了北极圈之内,印第安人以为因纽特人不久会被冻死,便放弃了追杀。不过因纽特人长期生活在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懂得如何在寒冷地区生活。
因纽特人主要靠猎捕海生哺乳动物和陆地哺乳动物为食,因纽特人的传统食谱全是肉类,包括海洋里的鱼类、海豹、海象以及鲸类,陆地上的驯鹿、麝牛、北极熊以及一些小动物。印第安人因此把因纽特人称为爱斯基摩人,意思是“吃生肉的人”。因纽特人不喜欢这个名字,认为有着嘲笑意味,在因纽特语言之中,因纽特人意思是“真正的人”。
依靠特殊的生存技能,因纽特人在北美高纬度地区站稳了脚跟,现在因纽特人大部分生活在格陵兰岛,还有一部分生活在加拿大的北极群岛。
第二,被殖民。8世纪至11世纪,是挪威航海史上的鼎盛时期,被称为“维京时期”,因该时期海盗猖獗,也称为“海盗时期”。这一时期,挪威人海上活动频繁,982年,挪威人发现格陵兰岛,1261年,挪威人征服因纽特人,开始统治格陵兰岛。1397年成立以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一世为盟主的卡尔马联盟,挪威称为卡尔马联盟的一部分,格陵兰岛开始受到丹麦统治。1814年,丹麦将挪威割让给瑞典,但继续控制格陵兰岛。
1841年,格陵兰岛正式成为丹麦殖民地。丹麦自称最善良的殖民主义者,丹麦人拒绝采取种族灭绝措施,而是试图在文化上同化因纽特人。丹麦人迫使因纽特人学习丹麦语言和文字,并在格陵兰岛传教。在格陵兰岛首府努克大教堂上方的一座小山上,矗立着一座7英尺高的新教传教士汉斯·埃格德的雕像。在丹麦的影响下,格陵兰岛的因纽特人学会了丹麦语言和文字,并且信仰基督教新教。
第三,丹麦的统治。格陵兰岛气候寒冷,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之内。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医疗水平落后,格陵兰岛的人口增长非常缓慢,因此人口规模极其有限。丹麦统治格陵兰岛之后,为格陵兰岛带来了现代医学和良好教育。到了二战之后,丹麦不断加大对格陵兰岛的经济投入,改善格陵兰岛居民的生活水平。1979年5月1日起,格陵兰正式实行内部自治,但外交、防务和司法仍由丹麦掌管。此后格陵兰独立运动逐渐高涨,象征丹麦殖民的汉斯·埃格德的雕像一度被泼上了红漆。
2008年11月,格陵兰岛自治权进一步扩大,得到了天然气资源管理权、司法和警察权,但丹麦王国在格陵兰的防务和外交事务上拥有最终决定权。丹麦每年对格陵兰岛投入约为6亿美元,用于格陵兰岛居民的福利,此外还投入大量资金改善格陵兰岛基础设施,包括医院、学校等等。在丹麦的投入下,格陵兰岛的生活水平和医疗教育水平都在不断进步,人口规模也有了扩大,不过由于人口基数小,直到现在格陵兰岛的人口规模仍然非常小。
TT
丹麦对格陵兰的因纽特人采取了“生育控制(人口灭绝)”~只不过被揭发了~[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