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俄合作“北极快线1号”开航,标志着经由北极航道的“冰上丝绸之路”迎来了新进展。
7月5日,中俄“北极快线1号”在莫斯科州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举行开航仪式(图源中青网,侵删)
7月5日,中俄“北极快线1号”在莫斯科州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举行开航仪式(图源中青网,侵删)
“北极快线1号”的线路图如下:
“北极1号快线”线路示意图(图源网络,侵删)
“北极1号快线”线路示意图
如图所示,本次“北极1号快线”的运行线路,大致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从莫斯科州的别雷拉斯特物流中心出发,通过铁路运输至阿尔汉格尔斯克港,里程约1200公里;
第二段,从阿尔汉格尔斯克港出发,经北极航道(东北航道)海运至白令海峡(杰日尼奥夫角),里程约5600公里。
第三段,从白令海峡出发,经北太平洋西海岸航道海运至中国沿海港口(宁波/上海),里程约6600公里。
“北极快线1号”航线总里程约1.32万公里,整体运输时间为20-25天。与经过苏伊士运河的传统航线相比(宁波/上海-圣彼得堡),北极1号快线的运输距离可缩短5000-8000公里,运输时间可减少20天以上。同时,该航道沿途挂靠的港口少,不拥堵,也没有海盗威胁。
一、中俄携手打造北极航线
“北极1号快线”是中国新新航运公司(NewNew Shipping Line)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Росатом/Rosatom)共同开辟的铁海联运线路。中国新新航运公司负责集装箱班轮航行运输,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负责该航线的引航护航。
据悉,中俄两家公司计划在2024年夏季和秋季进行10-12次往返航行,预计将运输超过2万个标箱的货物。
目前,北极航线(东北航路)的“航运季”集中在夏秋融冰时节(7-10月),每年的9月下半月是海冰面积最小的时间,而其他时间,则需要通过破冰船来护航。
北极航线上破冰船引航护航(图源Atomflot Telegram,侵删)
此前,在2024年6月举办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中国新新航运公司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计划组建一支能够常年航行于北极航道的船队,同时将建造首批五艘ARC7级极地集装箱船,首艘船舶将在2027年投入运营。届时,对北极航线(东北航路),中俄将实现从夏秋季航行到全年四季常态化通航。
二、中国战略布局北极航线
这里介绍一下中国新新航运公司(Newnew Shipping Line)。
新新航运公司成立于2022年9月,是乐多可物流集团(Torgmoll)旗下的航运板块,总部设在海南,专注于中俄航运业务,重点发展北极航线。
2017年7月,中俄两国提出开展北极航道合作,共同打造“冰上丝绸之路”。2018年1月,中国首次发布《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正式提出多方共建“冰上丝绸之路”。
2018年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冰上丝绸之路“论坛(图源网络,侵删)
新新航运公司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
2023年7月,新新航运公司推出全球首条北极定期集装箱固定班轮往返运输航线,旗下冰级集装箱船“新新北极熊号”(15950载重吨)搭载1638个集装箱完成首航(上海-白令海峡-圣彼得堡,航期约28天)。截至2024年6月,新新航运公司已成功完成北极航线14个往返航次。
中俄北极航线集装箱班列启动仪式(图源网络,侵删)
根据Alphaliner的数据,新新海运旗下现运营14艘船队,包括7艘自有船舶和7艘租入船舶,船队运力37363TEU,全球排名第37位。
除了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合作,新新航运公司与俄罗斯环球港口公司(隶属于DELO集团)也签有战略合作协议,后者是俄罗斯最大的海运集装箱码头运营商,经营俄罗斯5个集装箱码头(Petrolesport、NO.1集装箱码头、波罗的海乌斯季卢加集装箱码头和白鲸码头、远东东方港码头)与芬兰2个集装箱码头(赫尔辛基码头和科特卡Multi-Link码头),以及拥有圣彼得堡附近的亚尼诺物流园内陆集装箱码头。
值得说明的是,新新航运公司是全球第一家使用北极航线的定期集装箱固定班轮往返运输公司,标志着中企正式进入了北极航运先发序列。此前,集装箱船只在北极航线上只有不定期的试验性航行。
2024年5月,中俄发布《联合声明》,提到:
—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机制框架下,成立中俄北极航道合作分委会,开展北极开发和利用互利合作,保护北极地区生态系统,推动将北极航道打造成为重要的国际运输走廊,鼓励两国企业在提升北极航道运量和建设北极航道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强合作。深化极地船舶技术和建造合作。
三、俄罗斯决心押注北极新通道
北极航线主要有三条,分别是西北航道、东北航道和穿越北极点的中央航道。
北极航道线路示意图(图源网络,侵删)
在这三条航道当中,东北航道条件最好,从俄罗斯/挪威边界的巴伦支海伸至白令海峡,几乎全部位于俄罗斯北极沿海地区,是东亚/东南亚与北欧/西欧海上运输距离最短的航线。
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发生后,受美西方的制裁,国际上的主流航运公司纷纷撤离俄罗斯港口。同时,俄罗斯与世界各港口连接的传统航线,也面临美西方国家的施压和封锁。
因此,俄罗斯非常重视北极航道的开发,其计划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实现北极航线东北航道的全年常态化航行。
根据俄方数据(远东和北极发展部),北极航线(东北航道)沿线的货运量已从2014年的400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3600万吨,主要货物为石油、液化天然气、矿物肥料、金属等。其中,2023年的过境货物运输量212.9万吨。
物流启示录在之前的文章中做了专题说明,俄罗斯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能源资源,以及金属矿产资源、渔业资源,这些资源/货源点位主要包括摩尔曼斯克、萨别塔、季克西、佩韦克等。
根据俄罗斯政府之前批准的《2035年以前北极航线东北航道发展计划》,到2035年,东北航道的货运量将达到2.2亿吨。
四、北极航线的气候条件
近些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北极冰层融化速度越来越快,为北极航道的开发提供了自然气候条件。
根据2023年6月在《自然》杂志上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自1979年有卫星记录以来,北极夏季海冰面积平均每十年减少13%。也就是说,在过去的43年的时间里,北极夏季海冰面积减少了56%。2022年,北极夏季海冰面积创最低纪录,仅有340万平方公里。
北极地区温度圈层(图源网络,侵删)
根据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预测,北极可能将在2030年出现“无冰夏季”,到2040年9月,北冰洋的夏冰可能彻底消失。
北极地区夏冰线(图源网络,侵删)
实际上,在北极航线的东北航道,从2007年开始就已经出现夏季无冰现象,无冰期有30-40天。
自2020年夏季起,俄罗斯将北极东北航道的海冰预报区域,从原来按地理经度划分的7个区增加至更加符合船舶通航习惯的28个区,这为计划航经北极东北航道的船舶提供了更多的自主航行及航线选择。
货运需求量有了,气候自然条件具备了,那么接下来就要建设/改造升级北极东北航道的港口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以及建立一支北极破冰船队。
五、北极航线的技术基础
目前,俄罗斯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破冰船队,俄罗斯也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核动力破冰船的国家。
数据显示,俄罗斯在役的破冰船队有45艘。其中,核动力破冰船有5艘。俄罗斯计划在2035年前,核动力破冰船增至9艘。
俄罗斯“亚马尔”号破冰船(图源网络,侵删)
现在,俄罗斯波罗的海造船厂正在建设第5、6艘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楚科奇号/列宁格勒号),第1-4艘已经投用(北极号/西伯利亚号/乌拉尔号/雅库特号),第7艘也已列入计划。
俄罗斯22220型核动力破冰船是当前世界上最强大的核动力破冰船,以不久前进入海试阶段的雅库特号为例,该船长173.3米、宽34米,排水量3.35万吨,最大破冰厚度3米。
“北极”(Arktika)号核动力破冰船(图源网络,侵删)
此外,俄罗斯红星造船厂已经开始建造能力更为强大的“领袖”(Lider)号重型核动力破冰船(10510型120兆瓦),该船长205米,满载排水量7.1万吨。俄罗斯计划先建造3艘,首艘有望在2027年底投入使用。
除了核动力破冰船,俄罗斯还在实施“北极浮动式核电站计划”。下图是俄罗斯北极地区的佩韦克港,红线圈处是2019年底投用的世界第一座浮动式核电站。
俄罗斯北极地区的佩韦克港口(图源网络,侵删)
该浮动式核电站可以向商船和港口提供电力、热能和淡水,能够保障70兆瓦电力或300兆瓦热量,以及24万立方米/天的淡水供应。
俄罗斯计划在2017年前后,在北极地区布设5座浮动式核电站。值得一提的是,除2座在俄罗斯圣彼得堡船厂建造外,另外的2座在我国惠生重工船厂(南通)建造。
如此,随着俄罗斯核动力破冰船与浮动式核电站的投用,北极航路在航行安全和能源保障两个方面就有了技术基础。
这里多说一嘴。
7月10日,北约成员国发布了《华盛顿峰会宣言》,在这次峰会中,美国、加拿大和芬兰还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要成立一个北极航道联盟,并建造和组建一支破冰船队,加强对北极地区的投射能力。
六、北极时代来临
从全球海运来看,北极航道是连通亚欧美三大洲的最短路径。以北纬30度为界,商船从界北的任何港口出发,相比走苏伊士运河或巴拿马运河的传统海上路线,走北极航道可至少节约40%的航程。
北极航道与传统航道对比(图源网络,侵删)
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化国家,大部份都处在北纬30度以北,这个地区生产了当今世界80%的工业产品,贡献70%的国际贸易市场份额。
因此,一旦北极航道全年常态化开行,必将构建一条连接东亚/东南亚与北欧/西欧的海上运输“大动脉”,并将形成北太平洋(东亚/东南亚/北美)与北大西洋(北欧/西欧)环北极超强经济圈,重塑全球海上路线和世界经贸格局。
北极航道线路示意图(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