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写规则!比亚迪价格屠夫再出鞘:智驾“白菜价”是颠覆还是泡沫?

引擎真探 2025-02-11 16:25:13

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震惊四座:全系10万元以上车型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覆盖21款车型,价格下探至7万元级(如海鸥智驾版),宣称“加配不加价”,表面看是技术普惠,实则暗藏杀机。友商苦心经营的高端智驾溢价(如特斯拉FSD选装价超6万元)被一刀腰斩,市场规则瞬间崩塌。

智驾“白菜价”背后的野心

王传福直言:“智驾普及的最大阻碍是价格,而比亚迪要做的是智驾平权。”然而,低价背后是技术妥协:天神之眼C版本仅依赖三目摄像头+5R12V传感器,成本仅为激光雷达方案的1/3,但暴雨夜间或极端场景下的可靠性存疑。比亚迪的“智驾平权”本质是供应链霸权——依托自研传感器、垂直整合的规模化生产,用低成本方案倒逼行业洗牌,友商若跟进则利润承压,不跟进则市场失守。

比亚迪宣称拥有全球最大智驾车队(440万辆L2+车辆),每月新增数十万公里数据,算法七天一迭代,看似碾压对手。但数据量≠数据质量:一线城市路况与下沉市场的复杂性差异巨大,若数据偏科,算法可能沦为“温室花朵”。更关键的是,数据闭环的垄断性:比亚迪自研传感器、算法、执行器全链路,形成“数据—算法—硬件”闭环生态,友商难以复制。这种“独食模式”虽加速技术迭代,却可能扼杀行业协作创新,最终演变为比亚迪一家独大的数据帝国。

比亚迪的全民智驾战略直接刺破行业潜规则:激光雷达派(如蔚来、小鹏)被迫降价,视觉派(如特斯拉)面临低成本方案冲击;20万以下车型成主战场,合资燃油车份额遭绞杀,新势力盈利模型崩塌。但比亚迪的“阳谋”亦有软肋:华为ADS 3.0、小鹏XNGP已加速下沉,且算法开放性强;特斯拉FSD若放开授权,比亚迪的数据壁垒可能被稀释。

比亚迪代客泊车“成功率99%”的宣传背后,尚有1%的事故风险由谁承担?三目版车型在无激光雷达支持下,能否应对“鬼探头”、道路施工等极端场景?更值得警惕的是,低成本智驾可能催生用户过度依赖:新手司机误将辅助当自动驾驶,事故责任界定模糊,或将引发新一轮社会争议。王传福的“技术平权”若忽视安全冗余,恐成“平民智驾陷阱”。

改写规则还是透支未来?

从刀片电池到DM-i混动,比亚迪屡次用价格战改写行业,但智驾革命的赌注更大:2024年投入333亿,未来五年千亿豪赌AI+汽车,若智驾体验未达预期,巨额投入或成财务包袱;璇玑架构接入DeepSeek大模型,试图构建“车-路-云”帝国,但跨领域协同的复杂性远超造车,比亚迪的终极目标或是以智驾为入口,掌控出行数据霸权,但若用户不买账、政策监管收紧,这场革命恐成“独角戏”。

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发布会,看似技术普惠,实为行业洗牌的宣战书。当智驾从“奢侈品”沦为“日用品”,消费者短期获益,但长期需警惕技术泡沫与垄断风险。王传福的野心不止于卖车,而是重塑智能出行规则——这场革命若成功,比亚迪封神;若失败,则成“伤仲永”式悲歌。 友商的生死博弈,才刚刚开始。

2 阅读:64

评论列表

山中老翁

山中老翁

5
2025-02-11 20:48

小便说的是啥意思?你是新势力的代言人吧?现在的智驾都是辅助驾驶,那个品牌是有L3级的了不都是在吹自己的是L2+++或者说是2.99级的。不要混淆视听。真正的智驾要达到L4级别,L5级才是完全智驾也就任何事情任何时候都不用人去接管 ,打开APP叫车,后排一坐就可以送你到要去的地方。

引擎真探

引擎真探

驷马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