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评价冯玉祥:他很残忍,做的那些事情,我做不出!

一堂过去 2024-03-11 14:50:37

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时间1990年5月,地点台湾省台北市,一代少帅张学良在垂垂老矣之际总算得知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被软禁了半个多世纪的自己总算要重获自由了!闻听此事,一时间堪称举世震惊,为此亦是有多路媒体前来当地采访,而这其中便包括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史学家唐德刚博士。

面对一位历史学家,一向识大体的少帅说得话算是最多的,为了帮助后人正确认识历史,他更是打破惯例,一连评价了多位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名人,包括蒋介石、杨虎城、宋美龄等等等等,对于大部分人,他都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更加偏向于褒奖,可有一人却是个例外,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西北军阀冯玉祥!

当说起冯玉祥时,少帅的情绪明显充满了愤慨,又是说冯玉祥此人极为残忍,又是不屑的表示对方做得事情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出,更有甚者,当提及冯玉祥失败的原因时,他更是毫不留情的表示,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此人谎话连篇,名声臭了自然就失道者寡助了!

直奉恩怨

好家伙,在近代人物中能够得到少帅这般敌视、贬低的,除了冯玉祥此前还从未听说过旁人,要知道,就连囚禁了他半生,下令东北军不许抵抗,执意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进而导致他遭到父老乡亲辱骂的蒋介石,少帅都未曾这般气愤过,这个冯玉祥难道比老蒋还要伤他吗?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而一切问题的源头我们还要从第二次直奉战争开始说起。

众所周知,虽说后续冯玉祥顶着西北系军阀的头衔,但曾几何时他却是个根正苗红的直系,至于他身份的转变或多或少就和奉系脱不开干系了。

当第二次直奉战争开始后,吴佩孚与张作霖在山海关打得那叫一个难舍难分,局势总体上亦是前者的优势更大,可谁知就在这时,身为直系将领的冯玉祥居然背地里联系上了张作霖,他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想要联合奉系打倒吴佩孚,自己再从中争权夺利。

这样的大好事张作霖自然不会拒绝,而在一场紧张刺激的“北京政变”后,他也就这样在冯玉祥的帮助下扭转了战局,一举击溃了吴佩孚的主力部队不说,更是自此成为了北洋政府的主导势力。

对于张作霖来说,这一战他老冯堪称首功,作为奉系的“太子”,张学良自然也是对其抱有感恩的,但令他,令张作霖万万没想到的是,本以为冯玉祥是想弃暗投明,岂料他竟是一个两面三刀、反复无常的阴险小人,甚至说他是当代吕布都毫不为过!

时间来到1925年,此时,距离第二次直奉战争才刚刚结束不久,取大胜的奉系内部还尚未稳定,但岂料就在这时,作为张学良的老师兼心腹爱将,手握七万多部队的郭松龄居然在滦州起兵造反了!

闻听此事,堪称是举国震动,原因很简单,其一,别看郭松龄手中只有七万人,可这七万人却全都堪称是精锐中的精锐,是老张留给小张的最大底牌,不单武器装备远超友军,就连单兵素质也不是那群老奉系的兵痞们能够比拟的。

其二虽说郭松龄的举动就是造反无疑,但为了名正言顺,他竟然将这场兵变中的矛盾转移到了张学良与张作霖父子二人身上,不仅美其名曰称,自己的目的是想扶持少帅执政,甚至还大肆离间起了奉军中的少壮派与元老派将领。

如此手段、如此强大的实力,也难怪彼时的国人不看好张作霖,而是看好郭松龄这个后起之秀了,当然,若是不出意外,郭松龄击败张作霖并取而代之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老谋深算的张作霖竟只用两招便化解了这场危机。

首先,张作霖找到了日本人,通过“口头承诺”东北三省的一系列权益与利益换取了关东军在装备与战略上的帮助,其次,他又将计就计派出了张学良前去游说反叛军将领,毕竟你郭松龄不是说要扶持少帅上位吗?如今少帅都亲自来到战场上了,你要是不听话岂不是就自相矛盾了吗?

果不其然,在这两招过后,很快失去了法理支持和军力优势的郭松龄便兵败身亡,那么这又和冯玉祥有什么关系呢?

仇恨的开始

1925年,在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张学良的恩师郭松龄率部发动叛乱,此战局势之危急远超以往,所幸张作霖老谋深算,这才靠着日本人的帮助和舆论的压力勉强击败了郭松龄,重新稳定住了东北三省以及直系地区的局势。

从表面来看,这完全就是奉系内部自己的矛盾,与外人无关,但实际上在郭松龄倒奉的背后却始终有一双黑手在默默操控,而此人不是旁的,正是之前与奉系亲如一家的冯玉祥!

话接上文,在郭松龄兵败身亡后,少帅张学良算得上是既恨又痛,这也难怪,毕竟郭鬼子算是他的恩师加挚交好友,被最亲近的人背叛,这让他如何能不痛苦,如何能不愤恨呢?

可与此同时,有一个问题却始终萦绕在少帅的心中挥之不去,那就是郭松龄反叛的真实原因!

为此,张学良赶忙派遣心腹前去调查,不料这不查不知道,一番调查后竟让他得知了一个惊天内幕!原来,郭松龄选择反叛不单单是为了一己私欲,与什么所谓的革命思想也没什么关系,最大的诱因其实正是源自冯玉祥的撺掇。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彼时的冯玉祥对天津出海口的所有权堪称是垂涎三尺,于是,待得知郭松龄与张作霖之间的矛盾后,他便派出妻子李德全暗中找到了郭松龄的夫人韩淑秀,经过一番交流后,李德全亦是成功说服了对方,这才让原本犹豫不决的郭松龄下定了决心,并最终促成了《郭冯密约》的签订。

有着冯玉祥的支持,郭松龄很快就举兵打到了山海关,可谁知就在此时,冯玉祥竟再度叛变了,而他给出的理由也着实令人唏嘘,即,担心李景林强大后会吞并自己!

那么这个李景林又是谁呢?简单来说,此人同样是一个直系军阀,本来他并不想参与郭松龄与张作霖之间的争斗,但奈何郭松龄屡次三番的劝说,这才总算将他拉入了反奉阵营,这对于郭、冯二人来说本来是好事,可谁知冯玉祥由于忌惮李景林的实力,居然在战争开始后悍然向这位盟友发动了进攻。

这可着实气坏了李景林,因此误以为是郭、冯联手欺骗自己的他当场就倒戈了,不单切断了郭松龄的后路,随即更是火速同张宗昌联合组建了一支联军,对抗起了前来入侵的冯玉祥。

让冯玉祥这么一闹,郭松龄原本天大的优势瞬间烟消云散,为了处理后方的矛盾,他这才耽误了许多的时间,这才让张作霖有了喘息之机,而这也正是他之后兵败身亡的根本原因。

冯玉祥的这一来一去,着实害惨了不少人,虽说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出在郭松龄自己身上,但在感情的驱使下,少帅又怎会怪罪这位曾经的恩师呢?当然了,这也就是他将全部责任都归结到冯玉祥身上,并对其产生了不良印象的原因所在。

不过很显然,单单这一件事还是不至于让少帅对冯玉祥恨之入骨的,后续的问题才是关键。

自郭松龄死后,经过两年的休养生息奉系势力终于是缓过了一口气,但谁知还没等他们有所行动,蒋介石率领的北伐军就已经势如破竹的平定了南方,并很快将矛头对准了北京与关外。

见此情形,为了自保张作霖亦是赶忙调兵遣将,准备与老蒋决一死战,多年盘踞关外,他老张的底蕴也不是盖的,短短月余就让他搞出了五六十万人马,兵力远远超过了国民革命军的三十万人。

如此局面,奉系军阀虽说不敢保证完胜,但守住北方还是绰绰有余的,然而,就在此时,让蒋介石与张作霖两方都没想到的是,一个人的决定竟瞬间改变了战局。

此人正是冯玉祥,不知为何,军阀出身的他居然投奔了北伐军,并直接率部对直鲁联军发动了攻击,他这一倒戈,山西的阎锡山顿时嗅到了不对劲,本来他是比较看好张作霖的,可眼见局势有变,善于见风使舵的他居然也紧跟冯玉祥的步伐投奔了广州方面。

没了冯玉祥、阎锡山这两大助力,在此消彼长之下,蒋张两军的局势当即发生了逆转,前线的奉军全线崩溃,而为了保全实力,张作霖也只好在1928年6月2日发表了大名鼎鼎的“出关通电”,并于当月4日乘坐专列撤回了山海关以外。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1928年6月,伴随着冯玉祥、阎锡山两大势力的接连倒戈,原本实力强劲的奉系瞬间败北,无奈之下,为了留得青山在,张作霖也只好率部准备返回关内,然而局势在此时却再度发生了反转,就在6月4日当天,待张作霖乘坐的专列行至皇姑屯之际,一场有预谋的炸弹袭击瞬间夺走了他的生命,一代枭雄就此陨落,国内的局势亦是自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作霖的死着实令东北三省的父老乡亲万分悲痛,当然,这其中还要数少帅张学良最为痛心疾首,他的心中满是仇恨,而他最恨的人自然是幕后真凶,也就是日本关东军,不过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少帅对另一人的恨意甚至丝毫不逊于前者,那就是冯玉祥!

试问大家一个问题,最终造成张作霖兵败返奉,且被日本人暗杀的始作俑者是谁?

相信一定会有人说是蒋介石,也有人认为是郭松龄,没错,这些答案都不无道理,但在笔者看来,在少帅心中冯玉祥的责任显然要更大!

至于原因也很好理解,一来,前文提到过,冯玉祥的撺掇算得上是替郭松龄下定了反奉的决心,若是郭松龄不反,日本人就没有机会趁虚而入,张作霖就不会出卖东北三省的利益,并最终在不愿当卖国贼的情况下被关东军杀害。

二来,在北伐战争期间,奉军本来也是有机会取胜的,就算不胜守住北方亦是绰绰有余,但冯玉祥的反叛却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这才导致奉系最终败北,而奉军的惨败才是老帅张作霖匆忙逃回东北的直接原因。

这两点都和冯玉祥脱不开干系,再加之碍于大局,张学良无法向日本人报仇雪恨,最大的仇家就在面前却无法出手,在内心饱受折磨的情况下,他能将冯玉祥视为最大仇人也就不难理解了。

并且这还没完,在之后又有一件事成为了少帅心中永远的痛,那就是九一八事变,而细细思考,这其中的责任依旧有冯玉祥的身影。

众所周知,日本关东军之所以胆敢发动九一八事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一年之前,少帅张学良将十万东北军精锐调去关内,并参与调停了中原大战,而这场战争的发起者正是冯玉祥。

为了满足一己私欲,不愿交出权利的冯玉祥联合阎锡山、李宗仁等人于1930年5月向蒋介石政权发动了战争,期间双方的实力算得上是五五开,于是为了改变战局,蒋介石与反蒋联军便相继找到了少帅,希望能求得东北军入关帮忙。

为了国家的统一,少帅亦是不遗余力,可谁知此举却恰恰被日本人钻了空子,这让他怎能不恨,并且和之前一样,由于无法真刀真枪的与日军对战,也无法指责身为领袖的蒋介石,憋屈无比的他不去恨冯玉祥又能去恨谁呢?

综上所述,冯玉祥的三次倒戈间接害得少帅失去了恩师、父亲和故乡,这也难怪即便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少帅也依旧对他充满恨意了!

0 阅读:16

一堂过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