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肉搜索”泄露隐私,危害不小,但现在还有一种相较于“人肉搜索”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网络暴力行为,那就是网络“开盒挂人”。
“开盒挂人”是一种新型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是指不法分子恶意公开他人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码、家庭住址、社交账号等个人隐私信息,煽动网民进行攻击谩骂。
这次央视焦点访谈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相比“人肉搜索”,“开盒挂人”更呈现出产业化的特征。
如从动机看,有的“开盒者”本就是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流量和更多粉丝,由此甚至刻意把名人、网红当作目标,带有明显的利益驱动,成为一条谋求个人“出位”的“捷径”。
此外,还有一些“开盒者”,把“开盒”变成了一门生意,为一些想“开盒”别人又不懂技术操作的人,提供专门的“开盒”服务,收取费用。
这在理论上,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购买“开盒”服务去“报复”、“攻击”他人。所以,不少人被“开盒挂人”伤害后,甚至很难找到原因和“幕后指使”,处于一种更加防不胜防的状态。
这些特点表明,相比过去网络曝光个人信息的行为,“开盒挂人”的危害更大,性质也更为恶劣。而为了让更多网民参与到“开盒”当中来,一些“开盒者”经常在网上制造矛盾、挑起纷争,引诱网民去“开盒”别人。
这无疑是进一步挑动一种肆意“开盒”他人的不正之风,对不确定的个体带来伤害,影响所有人的网络安全感,也会污染网络生态、带偏网络风气。
由此,对这样的网络“黑产”和“黑手”,必须零容忍。
从治理角度看,尽管“开盒挂人”覆盖多个环节,也具有一定隐秘性,但并非无迹可寻。比如,能够“开盒”他人,首先的一点就是以非法获取他人的个人信息为前提。如目前警方破获的相关案件中,就有嫌疑人是伙同他人利用黑客技术,盗取了大量公民个人信息。
这就提醒那些掌握海量个人信息的互联网平台应该守土尽责,切实把好信息安全关。既要从技术上强化信息保护屏障,也要及时将个人信息被盗的情况与监管部门进行共享,以提升跟踪治理的效率,尽量减少个人信息被非法泄露和利用。
同时,“开盒挂人”带来的暴力行为不仅存在于网络上,不少还会延续至现实生活中。如有“被开盒者”的家庭住址被人发布在网上后,陆续收到了一些陌生人寄来的不明物体;有的“开盒者”在清明节时去“被开盒者”家附近,焚烧对方的照片……
鉴于此,加强线上线下的治理联动,监管部门和平台对一些线索加大主动的顺藤摸瓜力度,至于压缩“开盒挂人”的实施空间同样很有必要。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暴力违法犯罪行为,平台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强化与“开盒挂人”相关的防治科普与普法教育,让更多人对此产生警惕意识,并在遭遇相关情况后,能够第一时间向警方求助,以便于相应的执法处置能够及时介入,增强治理效能。
一个正常的网络空间不容肆意网暴他人的不正之风蔓延,对于在网络上非法曝光他人隐私,并将之作为伤害他人“武器”的行为,就该露头就打。“开盒挂人”的出现,提醒网暴及其相关的黑产也在“进化”,相应的治理同样需要及时升级。
撰稿 / 杨末(媒体人)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张彦君
值班编辑 / 胡炜
最后,告诉大家一件事
新媒体文案怎么写才有看头?
辛苦拍摄的短视频为何没人点?
各平台账号涨粉越来越难?
策划方案怎么总是差点意思?
......
针对大家遇到的各种难题,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推出新媒体策划及运营、短视频制作及运营、舆情分析及风险处置等培训课程,去年开班13期,合作单位包括政府机构、媒体、企事业单位等,参训学员500余人,均满载而归。
今年,更多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陆续上线,欢迎前来新京报交流,一起进步。
独家课程 量身定制
提供融媒课程定制服务,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和预期的学习方向,量身打造专属课程。
“沉浸式”跟班学习
培训期间,跟班学员以现场观摩、全程参与、互动交流等方式“沉浸式”跟班学习。
重在实践 不搞空谈
根据培训学习内容,围绕重点工作策划宣传方案、拍摄作品,导师现场点评,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
开拓视野 开放交流
走进互联网大厂,实地参观拓展视野,与行业大咖在交流互动中吸取经验、促进提升。
More
点击查看部分培训实录
吉林省媒体培训班(二期):
吉林省16家媒体,来了
石家庄日报培训班:
凌晨四点还在剪片子,这也太“摇滚”了…… 石家庄怎样再摇滚一些,他们正在琢磨......北京发行集团培训班:
正在刷短视频的我,被灵魂拷问:“你多久没看书了?”
带货直播间,只来了看热闹的同事……合肥日报培训班:
十几年的资深摄影记者,发力做视频了河北省媒体培训班:
五个新媒体策划方案,齐了!
吉林省媒体培训班:
凌晨5点半,策划方案终于好了!
苏州市媒体培训班:
“刚刚,官方正式通报!”算不算标题党
余姚市干部媒介素养培训班:
新闻发言人,感觉回来了!
咨询详情,请添加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微信
标注姓名、单位、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