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咱们国家有位开国将军,心里一直惦记着老家,特别想回去瞅瞅老爹。于是,他就真的踏上了回乡的路。
不过脑海里回家的那条道儿已经变得迷迷糊糊,我在村子里转悠了好大一会儿,左转右转的,愣是没找到回家的方向。
没办法,他只能去求村里的人帮忙。就在这时,一个头发全白,衣服破破烂烂的老人家从他旁边经过。他就像看到了希望一样,赶紧跑到老人家身边。
我跟老人讲了自己记得的家附近那条路,想让老人领我过去。老人没多想,立马爽快地答应了,路上还跟我聊起了天。
聊着聊着,他突然紧紧抓住老人的手,眼泪哗地就下来了,哽咽着说:“爹,我找您好久了,终于找到了!”
那么,这位建国功臣到底是谁呢?
【郑国仲】
郑国仲,1913年那会儿,出生在湖北省黄安县的一个农民家庭里。
打从郑国仲落地那会儿起,家里头就穷得叮当响。全家老小吃喝全靠那不到一亩的小地块,所以啊,能正经吃顿饱饭,那真是比啥都难得。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成熟”,郑国仲的父母为了让他早点帮忙家里减轻经济担子,就安排他到县城里一户裁缝家去做学徒。
郑国仲特别机灵,没多久就把这门手艺学透了。他心里琢磨着,这下能给家里减轻点经济压力了。可没想到,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
郑国仲学的那手艺,对家里经济状况一点没改善。没办法,他只能丢下这手艺,跟爸妈一起去田里忙活。
1927年,黄麻起义大获全胜,这股革命的热潮也涌进了郑国仲的老家。就在那会儿,工农们举起了武装斗争的大旗,斗争的火焰熊熊燃烧起来。
受到革命思潮的鼓动,郑国仲下定决心,哪怕家里人不同意,他也直奔工农红军征兵的地方,果断报了名,成了红军的一员。没多久,他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这段时间,郑国仲作为共产党员,挺身而出,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对抗敌人的四次大战,还帮着打下了川陕苏区的好几场关键仗。
在这些打仗的时候,郑国仲都真的挺厉害的,显示出了他很棒的打仗本事和带队伍的能力。
不管是排兵布阵还是亲临前线指挥,他总能快速看出敌人的动向,随机应变,让队伍一直保持着能打的状态。
不管敌人在武器装备上多么先进,或者在战术策略上多么高明,郑国仲总能凭借他的聪明才智和雷厉风行的决定,一一化解难题,保证队伍赢得胜利。
他很会利用地形条件,巧妙排兵布阵,把手里不多的资源都用到了点子上。跟敌人打仗时,他总能瞅准时机,找到对方的软肋,给敌人来个狠的。
1935年那会儿,中央红军长征路上困难重重,郑国仲他们红四方面军在党中央的给力带领下,打响了嘉陵江战役,就是为了顶住敌人那铺天盖地的压力。
在四川苍溪的塔子山上,郑国仲带着他的队伍,一举冲过了嘉陵江,那股子猛劲儿,直接把一个川军旅给全歼了。之后,他们马不停蹄,直朝着剑门关冲了过去。
随后,红四方面军顺利拿下了北川县城,从那一刻起,他们正式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途。
他们走的长征路真的特别不容易,一路上碰到了好多难关和挑战。
长征路上,他们一次次被迫往南走,老是被敌军偷袭。而且,红四方面军还得三次翻雪山、过草地,真是吃了不少苦头,牺牲也不小。但就算自然环境再恶劣,郑国仲和他的战友们也一直没放弃,硬着头皮往前冲。
最后,他跟他的战友们靠着超人的胆量和不变的决心,完成了这个了不起的历史使命。
1937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咱们国家就开始打抗日战争了。
按照党中央的安排,郑国仲一步步走上了重要的领导岗位。他先是当上了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七六九团的营长,后来又升为了团长,最后还担任了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的副司令员。
在工作的那段日子里,郑国仲参与了不少有名的战斗和战役,比如阳明堡战斗、狼牙山战斗,还有百团大战等等。要说他打得最出名的,那肯定是“百团大战”了。
狮脑山战役是百团大战的头一仗,那时候,郑国仲团长带着他的战士们,跟比他们人数多出好几倍的日军,硬是拼了七天七夜。
日军一次次猛烈的进攻,都被咱们顽强地挡了回去,这为百团大战头一阶段的大获全胜,可是立了大头功啊。
在百团大战的第二阶段,攻打关家垴那场硬仗里,郑国仲他们部队按照上面的部署,挑起了主攻的大梁。
那时候,通往关家垴就只有那么一条窄路可走,而且敌人还在那条路上架起了重重火力。
战士们冲了好几次,但都没能成功占领,结果部队损失惨重。
就在指挥部的人们一筹莫展,不知道该咋进攻的时候,郑国仲拿起望远镜瞧了瞧敌人那边,嘿,他一眼就瞅见敌人前线的坎子上全是黄土。这下子,郑国仲脑子一转,立马有了主意——挖地道!
在他的带领下,咱们队伍一边假装攻打日军,一边悄悄挖地道。工兵们轮班上阵,动作迅速,没多久就把地道挖到了敌人的地盘里。
之后,郑国仲亲自上阵,带着战士们利用地道,给了日军一个措手不及,狠狠教训了他们一顿。
到了解放战争那会儿,郑国仲已经是第三纵队的副司令了。根据党中央的安排,他跟着刘邓大军作为左路军,一路往大别山进发。在没有后方支援的情况下,郑国仲和其他纵队领导一块儿,筹划并发起了张家店战役。这一仗,把驻守在张家店的国民党军队打得伤亡惨重。
这一仗真是打得太漂亮了,极大地挫了周围敌人的威风,让他们嚣张不起来了。
后来,郑国仲又参与了淮海战役、渡江战斗,还有解放大西南的一系列战事。
【看望家人】
1955年,新中国军队头一回搞授衔仪式,郑国仲在那时被评为了开国少将。
没过多久,郑国仲脑子里突然闪过自己在当兵时一声不响就走掉的事儿,心里觉得挺对不起爹娘的。他琢磨着,正好趁这个机会回家瞧瞧二老。
回到自己以前住过的村子,郑国仲一下子愣住了。二十多年没回来,记忆里回家的路都已经变得迷迷糊糊了。
郑国仲凭着自己那点儿依稀的印象,在村子里转悠了好几趟,可愣是没找到自个儿家的方向。
郑国仲正犯愁呢,不知道该咋办,这时,一个皮肤黑黝黝,头发都白了,穿得破破烂烂的老大爷从旁边经过。郑国仲一看,就像是看到了救星一样,赶紧就凑了上去。
我跟他说了我想去哪儿,想让老人家帮忙带我去。没想到,他非但没拒绝,还特别高兴地答应了,路上还跟郑国仲聊起了天。
聊天的时候,郑国仲特别感激这位老人给他的帮忙,就随口问了问老人叫啥名儿。
一听到老人的名字,郑国仲立马“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眼泪哗哗地流,哽咽着喊:“爹啊,我可算是找到您了!”
郑国仲那一嗓子“爹”,把老人喊得有点发愣。不过,等郑国仲报上自己的名字,老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自家儿子回来了。
父子俩简短聊了几句后,父亲连忙拉着郑国仲回家。一进门,母亲一眼就瞅见了郑国仲,眼泪立马就下来了,哽咽着问:“儿啊,这二十年你跑哪儿去了?”
当妈妈问他情况时,他没急着回答,而是“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先给爸妈磕了几个头,然后才站起来,一五一十地说起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爸妈听完,都直夸他,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结语】
之后,郑国仲就一门心思扑在了咱们国家海军的建设和育人工作上。
到了1992年,郑国仲老人在北京安详离世,那时候他已经79岁高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