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钱币为宋代崇宁通宝,距今近一千多年历史,铸行于公元1102年,年号钱。有 崇宁通宝、崇宁重宝和崇宁元宝三种。首先此钱“宁”字心外点长且无回笔,类铁母宁;其次,“通”头呈三角状,又称“三角通”者;还有“崇”字示部“小”中间竖勾细且向右斜。重量符合当时铸币局要求,是一枚不可多得的真品,钱文由北宋徽宗皇帝赵佶亲笔所书,人称“御书钱”。宋徽宗在政治上并无建树,但是 “性甚机巧,优于技艺”,“能书擅画,名重当朝”,他所写的“瘦金体”,有“铁划银钩”之评。该钱字体结构疏朗,笔划犀利,骨秀格清。千百年来,古钱币历经沧桑,存世数目越来越少,极具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6e36a97689a1a8d6538e65c5873b50d1.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3/17235941566a62a526eec7a8a5f56daf.jpg)
宋代皇帝宋微宗赵佶1082年到1135年,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是著名的书画家。在即位之初便启用新法。重要蔡京等人,导致后期的农民起义蜂拥而起,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先后爆发。导致北宋王朝逐渐没落。宋徽宗虽不是合格的帝王,但是在艺术上的造诣极高,本身对书画特别爱好,便利用皇权推动书画发展。在宋微宗时期的书画发展到顶峰。并且还自创书法“瘦金体”,还有采用瘦金体专门的崇宁通宝。后来在1126年时期因金兵兵临城下,让位与太子赵恒,后被带至金朝的地盘,于1135年死于五国城。
宋微宗赵佶因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荡的性格。据野史记载在生宋微宗之前其父亲宋神宗曾观看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世人即认为其为李煜的转世。这种传说虽然不足为信,但纵观宋微宗的一生与南唐后主李煜较为相似。宋微宗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看宋微宗的结局也与南唐后主李煜相似。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祖赵匡胤囚禁,最后被赐予毒酒而亡。在看宋微宗被金军绑走,最后不堪受辱,亡于异国他乡。
崇宁通宝目前在市场上作伪较多,方式也较为普遍,一是改刻,就是用普通钱币改刻成珍贵钱币;另一种就是臆造钱币。崇宁通宝作为宋微宗时期比较重要的钱币之一,因此仿制较难,前市场上作假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改刻,就是用普通钱币改刻成珍贵钱币。另外一种就是造假。如是用假币跟真币比较,就不难发现首先从文字上看,就没有瘦金体的刚劲有力,也缺乏御书体的那种大气。再一个是看它的铸造,真钱币铸工精湛,在放大镜下也很难看出砂眼,而假钱币的质地比较粗糙,没有质感,就是不用放大镜也能看出它的砂眼。假钱币也有批量做锈的,但其绿锈通常附于表面,未深入到钱币的骨子中去。假钱的地章与真品有较大的区别,比较好识别。同时通过对钱币的声音可以识别出真铜钱与假铜钱。真铜钱声音较哑,因其铜质在多年交易流传中铜质的火气已慢慢散去。而假钱在铜质上因其火气较大。从高处扔下后声音较响,比较好分辨。宋徽宗在政治上并无建树,但是 “性甚机巧,优于技艺”,“能书擅画,名重当朝”,他所写的“瘦金体”,有“铁划银钩”之评。该钱字体结构疏朗,笔划犀利,骨秀格清。千百年来,古钱币历经沧桑,存世数目越来越少,极具收藏价值和历史价值。